贵阳市政协:提升政协协商民主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本报记者 刘启靖
去年以来,贵阳市政协共开展各类协商63次,市委、市政府领导参加重要通报和重点协商32人次,协商成果得到省、市领导批示40余次,其中主要领导批示25次,5项协商成果转化为党政文件。具体实践中,贵阳市政协主要做到“五坚持五突出”
坚持服务大局,突出协商的资政性
在中共贵阳市委的领导下,市政协充分发挥政协站位独特、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聚焦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开展议政协商、资政建言。围绕“十三五”规划编制,先后组织委员、专家开展5次视察调研、咨询座谈和专题商讨,从“形势把握、目标制定、路径选择”等方面建言献策。围绕大数据突围战,先后组织开展6次调研视察、3次专题培训、提出17项政协提案,广泛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助推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围绕大扶贫攻坚战,深入贫困乡村调查研究,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市直相关部门共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路径和措施,牵头实施“7+2”同心扶贫工程,协调落实资金3397万元帮助花溪区高坡乡脱贫。围绕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精心组织3个调研组,由主席、副主席带队赴深圳、武汉、南京等8个城市考察,深入各区(市、县)、企业和科研单位调研,就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和载体抓手提出了具体建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吸纳。
坚持广泛多元,突出协商的统战性
按照中央实施意见提出的关于强化政协开展统战工作的职责要求,市政协采取横向联、纵向延等方式,灵活运用专题协商、界别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团结和引领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凝聚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定期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沟通交流,主动邀请各族各界人士参与政协视察、调研、协商议政等活动,先后召开23次党派团体和界别座谈会,在广泛协商中寻求最大公约数,增进最大共识度,形成最大凝聚力,筑牢团结奋斗思想政治基础,使“一个目标、三个建成”成为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各党派、团体、界别的重点提案,均由主席、副主席领衔督办。如对农工党贵阳市委提出的“在西二环杨家山隧道附近修建过街天桥或设置红绿灯的建议”,由市政协主席牵头督办,反复协商论证,科学比选方案,多方筹集资金499万元修建人行天桥,有效消除了花果园、蔡家关片区20多万居民出行的安全隐患,在回访中,提案者、驾驶员、交警和附近居民都感到非常满意。开展政协委员进社区(乡、镇)活动,在社区(乡、镇)设立政协委员联络组,省、市、区(市、县)政协委员三级联动,定期“坐诊”、主动“出诊”、适时“会诊”,自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有效拓宽了协商的广度和密度,群众普遍感到政协委员就在身边、政协工作很“接地气”。
坚持包容互动,突出协商的平等性
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 “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充分尊重和包容不同意见,积极营造畅所欲言的宽松氛围,让各方的愿望呼声、意见建议都能充分反映、系统表达,广大委员和界别群众普遍感到,在政协协商平台上,顾虑少,可以大胆亮观点、说真话、谏诤言。如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县政协常委会视察协商中,参会委员单刀直入、各抒己见,针对“规划滞后、投入不足、重整治轻长效”等突出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引起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要求市政协继续深入督促、持续给力助推。在“上学难、上好学难”主席约谈会上,教育界委员、群众代表与市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加快我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行交流碰撞,曝露问题、找出短板,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加教师编制、确保刚性投入、合理布局学校、引进优质资源”等对策建议,有效助推“教育立市”战略深入实施。今年省政协全会上,贵阳市政协以此为题作大会发言,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相关建议已被吸纳到省委、省政府支持贵阳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中。
坚持重在转化,突出协商的实效性
按照中央实施意见关于“提高政协协商能力,提高协商成效”的要求,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充分吸纳有思想、有特长、有研究能力的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组建政协智库,对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生态环境、民主法治、规划建设等重点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加大对协商成果及领导批示的跟踪问效,将政协协商成果转化工作纳入全市综合目标考核,推动政协协商成果转化纳入全市综合目标考核,目前形成的60多项协商成果,均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委员们感到意见没白说、建议没白提、努力没白费。在开展“三区两县融合发展”专题协商中,牵头组织相关区县和市直有关部门召开9次协调会,在推动成立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建立长效推动机制、编制发展规划、同城大道建设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开展的“出行难、停车难”专题协商,市政协智库通过深入调研、外出考察、座谈研讨等,提出组建市交通委员会、建设智慧交通云平台和富有山地特色的“公交都市”等建议,市委、市政府认为建议质量高,抓住了问题关键,已采纳实施。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专题协商成果直接转化为政府文件后,及时对有关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视察,民营企业普遍反映的审批难、用地难、融资难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坚持建章立制,突出协商的规范性
为了从制度上保障协商成果落地,推进协商民主常态化、规范化,主动代市委草拟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协商内容,规范了协商形式,建立健全了协商议题选取、组织实施、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工作机制;修订完善《委员履职管理办法》《主席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委员联系各族各界人士“三联系”制度》等5项制度,形成了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年度协商计划制定实施机制,强化与党委政府工作的有效衔接,畅通协商沟通渠道,通过党政出题、委员点题和政协选题,科学制定《年度协商计划》,经市委常委会审定后,率先在全省以市委、市政府、市政协三家办公厅联合行文下发实施。争取市委出台了《提案办理绩效考评办法》,扩大了考评范围,由政府系列扩大至党群口,实现了全覆盖;提升了考核规格,考核机构改由市委副书记牵头,政府、政协参与进行专项考核;增加了考核权重,由5分提高到15分,有力促进了提案协商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