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4期 本期2028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6-09-02

回访·追踪·落实

——红花岗区政协提案工作一瞥

□本报通讯员 涂 静 黄 芸

  近年来,红花岗区政协积极探索提案回访追踪工作新路径,每年都从上一年办理的提案中,选取涉及城市建设、交通管理、社会管理等民生方面的提案,通过实地调研、上门走访、“回头看”视察等方式进行回访追踪,进一步加强追踪协商办理提案的力度,有效地促进了提案办理的落实。

  探索工作新路径

  在以往的工作中,提案工作一直是由征集提案、审查立案、交办督办、组织协调、承办单位答复提案人这几个环节构成,最终的落脚点就是“答复”。一个提案走完这几个环节,一经有关部门答复,尤其是态度诚恳的答复,提案的使命似乎已经完成,至于答复是不是意味着落实和解决,落实和解决是否真的让人满意,承办单位一般不再关注。正因如此,提案办理的有关部门也就以答复来应对提案。从态度上看,答复往往是真诚的,重视的,高调的,行动也是及时的,但落实却经常是推诿的,拖沓的。事实上,一个提案得到相关部门的答复,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距离落实和解决还很遥远,因此,一个提案的使命,仅得到承办单位的答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锲而不舍地去追究,去监督,去回访,看落实的措施与答复的承诺是不是吻合,落实的行动是不是及时,才能算是正真意义上的办理提案。

  为了走出这种困境,区政协加强了提案回访追踪力度,由区政协领导带队,对往年提案的办理情况进行复查和走访,着重了解承办单位对答复委员给予解决的问题是否抓好了落实,对答复列入规划解决的问题是否在按计划实施,在提案办理中是否存在重答复轻落实,解释多措施少的现象,并对承办单位存在的困难给与帮助和协调解决。

  回访追踪见实效

  2015年7月,区政协副主席周浩带队,对在区政协四届三次会议召开期间叶凯委员提出的《关于规范门牌号的提案》办理情况进行了回访追踪。在该提案提出时,红花岗区95%的街道都没有门牌号码,经过一年的时间,承办单位已经完成了门楼牌的摸底、统计,正在进行编制工作(初步统计需要定制28万余块门楼牌),但是由于规范门牌号具有国家标准化要求,加上红花岗区街、路、巷的变化较大,有的道路命名比较混乱,这就为提案主办单位开展工作提升了难度,因此,区政协副主席周浩在座谈会上提出由区公安、规划、住建、民政等部门联动,统筹协调,系统性地落实该提案。截至目前,全区已命名道路门楼牌的安装将于9月底全部完成,剩余未命名的几条道路,待市级部门批复后即可将门楼牌安装完成。

  今年8月,区政协对四届四次会议期间李小跃委员提出的《关于增加中心城区文化娱乐体育公共用地的提案》进行了回访追踪。承办单位区文广局在2015年办理提案时做了大量工作,提案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同时,红花岗区由区林业局牵总正在全区各社区进行“小微花园”建设,共计24个点,目前已建成21个点,剩余3个点正在建设中。区文广局了解此情况后,决定向上级部门争取在“小微花园”里匹配健身器材供居民使用。虽然区林业局不是该提案的承办单位,但是“小微花园”这项工程与该提案的内容不谋而合,同时,区文广局又积极利用打造“小微花园”的契机,为居民增添健身器材,可以说,此提案的办理已经不是停留在答复完就结束的状态,提案的办理也远远超出了仅靠承办单位独立完成的格局,而是延伸成了一项长期性的民生工作,形成了多部门联动,共同办理提案的良好局面。

  “通过提案回访追踪,承办单位将所做的工作进行梳理,与提案人及相关单位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在办理思路上再次碰撞出新的火花,使提案得到了长期性、延续性的落实,提高了提案办理的质量,增强了提案办理的实效,丰富了提案办理的内涵,更促进了提案办理成果的向深层次、多方面的转化。”区政协副主席周浩在接收采访时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