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廉”想到“福”
□罗 妹
不久前,人民网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一项汉语盘点2015 年活动,“廉”字当选年度国内字,而2014 年的国内词是“反腐”。不管是“反腐”还是“廉”,表明社会对反腐败斗争的关注,说明人民对廉洁政治的向往始终不变,可以说既充满信心,又不无期待。
“廉”字的本意是指堂屋侧边、棱角。取其方、直之意,以此喻人正直,因此,人有高行称之为廉,后人以方正、正直来喻人清正节俭、严于律己的品德。
廉洁一词最早出现于屈原的《离骚》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廉洁。其意即当政之要在于兴一方,为政之要在于创新,治政之道在于求平安,施政之要在于洁身,简言之讲正气。古人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可见廉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给予今天的馈赠。
在2015 年,《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相继出台,“廉”更是成为当代中国政治伦理对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刚性要求。十八大以来,反腐斗争以高压姿态对不廉洁官员的果断处理,对制度笼子的建设,已使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廉”字当选是在2014年“反腐”一词基础上的进化,说明人们对净化社会风气、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迫切期待。
在国人热议“廉”字的同时,我想到了百姓日思夜想的“福”字,每当新春佳节来临,不论城镇还是乡村,人们都要在大门上倒贴一个硕大的“福”字,人们相见都要拱手贺“福”,这亦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习俗。“福”是我国的最古老文字之一,约有三千年的历史。甲骨文中的“福”字是装酒器具立在神前的形状,因为古人以酒象征生活富裕。现在的“福”字是由一口田组成,示指神祇;田指耕田、打猎,一口人所言食也。这个福字寄托了百姓祈求得到田地满足温饱需求的愿望。
在现代人心目中,“福”字理解为幸福、过上好生活,而古代则解释为福气。古人期盼世世代代有福气,家业兴旺,为了让福气到来,就把福字倒过来贴。传说贴“福”之风起源于周朝姜太公分封各路山神之后,当时他的妻子也要讨封,姜太公就封妻子为穷神,并告诉她凡是贴有福字的门户她都不能进去,于是家家户户在贴福字的同时,还要燃放烟花爆竹,以示福到,并驱赶不受欢迎的穷神。
当今社会,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福”字的图案新奇多彩、富丽精美,如“寿星献桃”、“龙凤呈祥”、“五谷丰登”、“鲤鱼跃龙门”等等,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祝愿。
“廉”即“福”,廉是基础,福是结果。廉先立,福才至。廉让人们享受到反腐红利,感受到干部作风改进,社会风气好转,也是百姓对执政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的支持。有了这个基础,人们所期盼的福气、幸福也才会如愿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