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踏雪来 民企向阳开
——贵州民营企业家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记者 董 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重要论述,给我们吃了‘定心丸’;针对民营经济面临的困难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极大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和决心。‘走老路一定到不了新地方’,民营经济是创新的主题,企业要结合自身加大创新力度,为贵州经济大发展作出更多贡献。”贵州省工商联副主席、贵州长通集团总裁张钊掷地有声地说。
紧接着,贵州省工商联副主席、贵州神奇集团总裁张涛涛,贵州省工商联副主席、贵州利美康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骆刚等数十位企业家也争相发言,直抒胸臆。
这是3月9日贵州省工商联组织召开座谈会的一幕。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别联组讨论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民营经济的‘春天’来了”,这是与会企业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讲真情 谈实感
张涛涛是一位“民营企业家二代”,年轻的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政商关系的论述印象深刻。他说:“总书记提到的‘亲’、‘清’两个字让我倍感亲切和温暖,这对构建公平的竞争环境至关重要。希望政府部门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困难、支持企业发展;我们也会积极讲真话、说实情、建真言,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张涛涛表示,要发扬父辈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不断创新创业,实现自身从“民二代”向“创二代”转变。在提升自我价值的同时,推动企业发展、回报社会。
“我申请发言,”“我也要发言,”“我先举手的,”……会场气氛越来越热烈。未待大家反应过来,骆刚已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人心、提振信心,特别是新提出的政商关系是‘亲’、‘清’两个字,可以说让民营企业家扬眉吐气了。”说到激动之处,骆刚不禁拍案称赞。他的发言把座谈会的气氛推向高潮,全场响起持久热烈的掌声。
骆刚表示,要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表达自己的信心,利美康计划用八年时间实现“333”目标——到2023年发展300家连锁店,年产值30亿元以上、市值达300亿元。
抓商机 闯新路
张钊介绍说,贵州长通集团原来主要从事电力器材生产,近几年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逐步涉足大数据、大健康等产业,且已走出国门,与印度企业密切合作。
“我们将保持一如既往的发展热情,更好地发挥企业在创新、管理方面的主体作用,杀出一条血路来,助力贵州经济发展。”张钊表示,该公司尤其期待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闯出一片新天地,为中国企业争光。
贵州省总商会副会长、贵州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何方洋及贵州省粮油流通商会会长胡建祥,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不仅收获了信心,更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大健康产业,信心十足地表示要在“黔货出山”的旅途中大显身手,实现“群众赢健康、企业赢发展、社会赢和谐”的目标。
树信心 谋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说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这从根本上打消了我们的种种疑虑,大家可以放开手脚干事创业了。”贵州省工商联五金机电商会会长张蔓霞表示,将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不断推动企业转型、顺应发展需要。
贵州省工商联副主席、贵州泉州商会会长、绿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金桦认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是市场的主体、创新的主体、产业转型的主体,政府要亲近民营企业,才能推动经济发展。“同时,我们也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抓住这个机遇做大做强企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着力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着力开放市场准入,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让我们感受到民营企业大发展机遇即将到来。这真是一支‘强心剂’,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商会发展的信心和希望。”贵州省农产品产业商会会长杨昌文说。
座谈会上,安之忠、林坚强等企业家先后发言。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传递了明确导向、回应了思想关切,体现了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殷切关怀和厚望,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必将鼓舞贵州民营企业家努力实现长远发展,为全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是指导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纲领性文献。”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李汉宇在座谈会总结发言时指出,广大民营企业家要充分看到贵州当前发展的强劲势头,看到贵州后发赶超的优势所在,看到省委、省政府“补短板、优长板”中满满的发展机遇,勇敢地担当起非公有制经济在贵州跨越发展中的历史使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努力实现企业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