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步伐
□郭正良
乌蒙山片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十市州38个县(市、区),是我国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贫困人口分布广、少数民族聚集多的连片特困地区。如何实现乌蒙山片区跨越发展,与全国同步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基本概况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乌蒙山片区的贫困状况和关心乌蒙山片区的发展。2012年2月23日,在云南省昭通市召开的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启动会拉开了推动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大幕。2012年9月,作为牵头单位,国土资源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部际联系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部际联系会议制度》。根据《国务院关于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2011——2020年)的批复》,2012年3月,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就如何落实好《规划》提出了具体要求。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及所涉及的市州、县(市)区相继制定了相应的《规划》。2014年12月5日,由国土资源部组织召开的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部际联系会议在毕节市召开,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毕节试验区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介绍推广毕节经验,研究解决面临的重要问题,统筹推进规划确定的任务举措及重大项目落实,并制定了《关于支持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若干意见》。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三省省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加快落实了一批片区扶贫攻坚重大工程项目,实实在在地打造了一批促发展、惠民生、利生态的精品项目,使片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乡面貌明显变化、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民生事业明显进步、减贫脱贫稳步推进,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毕节样本
毕节市作为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所辖8县区中就有7个纳入片区规划,贫困人口占乌蒙山片区的一半以上,贫困密度大,贫困面广,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面对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三大难题,毕节试验区在党中央、国务院、全国政协、国家有关部委、中央统战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及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践行“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毕节模式”,创造了一个个扶贫攻坚的奇迹,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反贫困的一个样板,经济社会得到了持续、快速、跨越发展。
毕节市委、市政府加大了沟通衔接力度,“跑部到省”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国发[2012]2号、国办函[2013]35号等文件从政策、项目、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国家有关部委先后出台了26个支持毕节试验区的差别化政策,为毕节试验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增添了强大动力。三年多来,毕节市积极倡导搭建区域合作交流平台,2012年4月,由毕节市倡导,乌蒙片区16个市(州、区)在毕节召开了首届乌蒙片区旅游联盟合作峰会,通过了《乌蒙片区旅游联盟毕节宣言》,共同打造乌蒙片区旅游品牌。2013年4月,由毕节市政协倡导,乌蒙山片区10个市州政协在毕节召开了乌蒙山片区市州政协助推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确立了联席会议制度。2013年9月,以“深化合作、共谋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川滇黔十二市州合作与发展峰会在毕节召开,签署了一系列增强区域发展整体实力的合作协议。2014年12月,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第二次部际会议在毕节召开,统筹推进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毕节市还先后分别与云南昆明、四川泸州等15个市州(区)签署了《乌蒙山片区旅游联盟合作框架协议》,与四川泸州、云南昭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强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双向投资等方面增进合作,共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扶贫攻坚、互利互赢”。
毕节市市级和7个县区在分别编制了《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20年)》的同时,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分别与国开行等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或银政战略合作备忘录,改善农村金融服务,采取“农户贷款、财政和扶贫资金贴息”等办法,为扶贫攻坚增添了活力。制定了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支柱、以“集团帮扶”为抓手的扶贫攻坚行动推进计划。在全市推行精准扶贫“四法”(即力量法,以改革的力量拨穷根;十子法,推动形成扶贫攻坚合力;抓手法,扎实深入推进“六个到村到户”;产业链法,引导群众在产业链上脱贫致富奔小康),有力持推进了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进程。2011年到2014年,生产总值从737.4亿元增加到1265.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从831亿元增加到2100亿元,财政总收入从181.7亿元增加到365亿元,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75万余人,实现了5个扶贫开发重点县84个重点乡镇“减贫摘帽”的目标,为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作出了典型示范。
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存在的困难和对策建议
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任重道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对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艰巨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搭建片区合作交流的平台有待进一步发挥;三是推动制定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差别化政策“红利”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片区重大项目纳入国家规划的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速;五是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为此,建议:一是切实增强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的紧迫感。云、贵、川三省要在党中央、国务院、国家有关部委的关心和支持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要求,自我加压,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把扶贫开发与加快区域发展结合起来,与生态文明建设和控制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好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瓶颈制约和突出矛盾,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带领各族人民苦干实干,加快脱贫致富、同步小康步伐。二是切实加强片区交流合作的力度。要在片区省与省之间,本省的市州之间,跨省的市州之间搭建好合作交流平台,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架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抱团共同向上级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三是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出台差别化政策。三省可通过整合各省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资源,以议案、提案等履职形式,促成国家有关部委出台支持推动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差距化政策,努力把乌蒙山片区建设成为扶贫、生态与人口统筹发展创新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通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四是争取更多重大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加强“跑部到省”工作力度,对已列入国家规划的片区重大项目,要争取优先立项、优先审批、优先安排,尽快开工建设、尽早建成发挥作用,提前统筹谋划做好相关工作,争取更多一批重点项目进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五是切实开展好精准扶贫工作。片区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好精准扶贫的方案和具体措施,强化工作力度,着力加快推动进度,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倡导和调动巨大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当地的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工作中去。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毕节市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