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财富“摇篮” 助力微企“掘金”
——六盘水钟山经开工商创新履职服务“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侧记
□本报记者 索小军 董 瑶
日前,位于六盘水市钟山经济开发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迎来了第一批(6家)企业入驻,这标志着红桥新区优化运营机制,创新服务创业业态的开始。
企业家家有“新意”
“这是我们制作的六盘水中心城区3D街景,这与现实景物仅有0.1米的差距,真实感非常强。”在“科技企业孵化器”内,一台大屏幕上展示了整个钟山区的3D图景,“我们还可以进入人民广场凉都宫内部,站在屏幕前就像站在凉都宫里,墙面、地板、石柱跟真实场景毫无差别。”点激科技文化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严格向记者介绍道。
“以后,您点餐付款,只需要扫一扫微信二维码就可以了。”在共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只需点击电子屏幕上的图标,就可以实现点餐,包括包间大小、菜品种类、订餐位置等信息,一目了然,非常方便,且能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付款等。
蓝卡智能公司的智能停车场、智能卡门禁、智能停车场、智能楼宇对讲、智能家居、考勤、巡更等职能设备,让记者对该公司“科技为人服务,科技改变生活”的企业理念,有了深刻的认识。
6家科技型企业,各有千秋,让人眼前一亮。
新区打造新“平台”
据了解,“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是红桥新区立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为培育和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而搭建的创业创新服务平台。长期以来,红桥新区作为六盘水市定位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在突出抓好装备制造、商贸物流、仓储加工,做大做强新型产业的同时,始终致力于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的培育和发展。
为配套 “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新区划拨1.8万m2标准化厂房,组建了相应的服务团队,搭建了为小微创新企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具备了空间共享、服务共享、资源共享的集聚效应和创新创业规模优势。
第一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入驻,标志着红桥新区优化运营机制,创新服务创业业态的开始。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入孵企业提供高新技术认定、科技成果转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证照代办、创业培训、政策咨询等“保姆式”服务。
红盾服务助“成长”
六盘水市钟山经济开发区工商分局局长刘远志表示,下一步红桥新区将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载体,进一步完善支持创业就业的措施。
一是优化孵化模式。在现有孵化模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在落实好创业带动就业“五补一贴”、扶持微型企业发展“3个15万元”、“万户小老板工程”等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新区实际适时出台鼓励创新创业的措施。三是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发挥政府创投引导基金和财税政策作用,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给予支持。设立新区政府性小额贷款担保机构,为入孵企业提供科技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服务。四是打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健全创业辅导指导制度,支持举办创业训练营、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培育创客文化,让创新创业蔚然成风。
六盘水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孵化器”及入孵企业的发展,并逐步完善各项措施,助力科技创新小微企业成长。
( 滕小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