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创新经验 助推商会发展
——2015全国晋江商会秘书培训会小记
□本报记者 李 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全国各地商会日新月异、蓬勃崛起的今天,商会建设成为值得探讨的课题。初夏的贵阳,在2015全国晋江商会秘书培训会上,来自五湖四海的晋江商邦深入交流创新经验,推进商会共同发展。
引导行业 助会员企业发展
成立于1913年的安海商会已是百年老商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正常的会务活动。该商会加强同业公会建设,完善自身工作职能,先后组建成立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第二个协会,服装纺织同业公会等八个同业公会,两个村级商会、女企业家协会和安海青年中心,基本覆盖安海地区主要行业。该商会及时把握各公会的任职换届工作,在二次创业转型升级中,各公会狠抓自身主导产品的发展。
据介绍,近几年,由于受到市场疲软、员工短缺的影响,资金周转困难,玩具行业会员企业经营压力较大。该公会积极谋划,破题困局,助力会员企业万代好公司和兴安集团产品转型至光电照明产品,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该公会多方协调,在北京理工大学的支持下,会员企业嘉利儿童玩具公司进行了晋江儿童产品“文创园”的建设……该公会还根据行业特性,把各企业的产品从规格、功能、形态进行严格区分,使各家产品不会重复出现,有效制约市场不良竞争。该公会还积极扩展市场,组织会员开展抱团展销,招揽海内外客户,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皮业公会制定行业行规,确保各企业不互相竞聘各自的技术人才,促企业共同发展。会员企业兴业皮革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备更新和污水治理,并已成功上市,成为行业发展典范。机械五金公会晋工机械公司通过开发自身产品的同时,把所需配件、配套优先给公会其他企业生产,为行业共同发展尽心尽力。
谋变创新 商会“中枢”新格局
作为确保商会正常运转的“中转站”、“编组点”和“连接点”,秘书处肩负着上下通达、联系左右、协调各方的作用,是商会真正意义上的“中枢机构”,对于商会的各项事务,秘书处也是商会的“办事核心”,构成了商会良好运作的载体。
南京晋江商会成立至今已近2年,今年,该商会秘书处加大了工作的创新步伐,结合以往的办公经验,紧抓新时代商会发展规划蓝图,从而总结出秘书处“三位一体”的新布局:即作为商会的中枢机构,应该更好的起到“中转连接机构”、“建设执行机构”和“监督审查机构”的作用,来保证商会的良性运作。作为“中转连接机构”秘书处应更好地履行到桥梁纽带、上下通达的作用,做到及时通知传达,及时总结汇报并保持好商会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间的信息沟通;作为“建设执行机构”秘书处应更好的配合制定各项章程和规定,执行好商会的各项要求,组织配合好各项事务、活动,本着“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从而保证其操作性和执行性。
通过对其他商会的观察了解,该商会发现大部分商会的秘书处作为“监督审查机构”的职能并不强,而大部分商会又没有设置专门的监督审查机构,从而导致了“监察职能”的缺失。作为商会的中心枢纽,秘书处不仅需要联系左右,还需要融入其中,自然而然成为当选“监督审查机构”的最好“人选”。
作为新一代的商会“监督审查机构”,其具有三个功能:一是预防功能,即通过监督及时发现问题,防止各个部门在工作重心和制度落实上出现偏差,从而保证商会各项事务进展的速度。
二是校正功能,即通过监督及时纠正问题,对于各个部门人员以及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通过强制改正或引导纠正的方法,使其回到正确运行的轨道上来。
三是警戒功能,即通过监督及时制约问题,对违背商会规章制度或者偏离商会工作目标的人员予以批评,并及时上报,执行好处理意见,以防止错误进一步地扩大。
在赋予秘书处“监察”职能后,商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确保了商会事务的良性运作。
此次培训会,成为展示贵州的良好契机。(记者 李 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