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政协 不怨不悔
——记贵定县政协主席方昌国
□本报记者 蒋兴华
从“半脱产”干部到盘江公社党委副书记,沿山区团委书记,从沿山区团委书记到团县委副书记,又到沿山区委副书记,从沿山区委副书记再到团县委书记(其间挂云雾镇党委副书记)、县土管局局长,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国土局局长、党组书记,从国土局局长到县政府办、县委办主任,从县委办主任、机要局长、县委常委到县委副书记再到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方昌国一生中,经历了许多岗位,在贵定县政协主席的职位上,工作时间最长,任职时间最久,对政协工作感情也最深。
于是,有人说,方昌国与政协结缘,似乎天生注定,否则,他不会如此地深爱政协并出色地做好政协工作。
一
在方昌国的人生履历中,不经意间,有三段年份值得一提:1955年11月出生,1975年11月回乡当知青和半脱产干部;1996年11月担任县委常委;2003年3月任县政协主席,2015年11月将退休——满打满算,正好40年。
从某个角度来说,方昌国的人生是顺利的,尽管换了许多个单位,尽管在这些单位干得很不错,但方昌国并没有丝毫自满。由于岗位的频繁更换,方昌国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在干好工作的同时,他开始了有意识的读书和学习。这期间,他先是参加了国家土管局在上海同济大学特办“土地管理大专班”学制两年的学习,只算行业“粮票”。继而读了省委党校的大专和本科函授班。每天夜晚,当别人打牌娱乐时,他却翱翔于书海中,他先是获得“土管”专科、“法律”专科,最后才获得“经管”本科文凭。
2003年,方昌国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为加强政协工作,方昌国从县委副书记岗位转到政协担任主席、党组书记至今。
一到政协,方昌国似乎换了个人。一方面刻苦钻研政协理论,另一方面深入实际调研。他调研的内容很广泛,既有经济方面的,又有社会方面的,还有农民如何脱贫致富的,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方昌国认为,身为政协主席,自己不只是一个单位主要领导,更要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带头献计出力。
勤读书,喜专研,爱写作,出成果,是方昌国的一面,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又是方昌国的另一面。
省政协原副主席吴嘉甫这样评价方昌国:首先,昌国同志虽然只是个基层领导干部,但在贵定却是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人生的舞台及角色一旦敲定,就不怨不悔,努力把自己的角色演到位。其次,昌国同志不尚空谈,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心中流淌出来的文章,有一种清风扑面之感。其三,昌国同志的论文,充满朴实平淡之气,他在真诚地践行“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人生理念,值得称道。
如同吴嘉甫所说,记者了解到,勤学习,爱动笔,是方昌国的一大特点。而尤其可敬的是,他的文章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对症下药”。读方昌国的文章,无不让人感觉到,他的赤子之情溢于言表。通过对他发表的文章梳理,记者注意到,他的文章总是蕴藏着一份沉甸甸的爱和责任。在他的文章中,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深度思考和对贫困地区百姓疾苦的担忧,跃然纸上。
二
写消息,写通讯,甚至写诗弄散文,写歌词,方昌国的文章无所不包,而最能体现他水平的是政协理论和茶业的专研。
问为何如此热爱写稿,他对记者说,许多人对此不理解,的确,在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当今,有谁还能静静地奋笔疾书呢?但他是政协人,他从事的是政协工作,为何会深深地爱上政协并且对政协充满感情?首先,是热爱,其次,是觉得政协是很有作为,第三,政协最需要建言献策,需要沟通,而要建言献策,要与人沟通,那就得有水平,水平是怎么来的,是多学习,勤写作才能提高的。
在方昌国的影响下,贵定县政协写稿蔚然成风,涌现出了李一平、邓述刚、欧昌盛、蒋天宏等一批写作者。方昌国及他们不同角度的建言和宣传贵定县的稿件,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
记者了解到,方昌国的学习,包括许多方面,诸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统战理论、政协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还有党的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多年来,他更是加强对法规、经济、社会和政协专业知识及技能的系统学习和研究。
为做好政协工作,方昌国要求政协全体工作人员加强思想建设,增强政治敏感性,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在开展“贵定提速发展,我该怎么办?”和“凝心聚力谋发展,只争朝夕拼赶超”等活动中,他反复强调:身为政协人,一定要增强宗旨意识、大局意识、统战意识、发展意识、民主意识、团结意识、创新意识、勤政意识、廉洁意识。从事政协工作,只有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州、县委决策部署上来,才能牢固树立同心思想的理念,才能同心同德共谋发展,才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策出力。
在班子内部,方昌国营造了团结、民主、和谐、干事的工作氛围,在政协系统,他非常注意加强与委员的联系,认真听取委员的意见与建议,积极为委员提供服务和帮助,从而调动了委员参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014年6月,黔南自治州政协工作创新座谈会在都匀隆重召开。会上,作为会议安排的第一个发言人,方昌国热情洋溢地谈了创新政协工作的体会。
的确,要使政协工作出彩,必须要在创新上下工夫。多年来,方昌国在创新政协工作方面,积极大胆探索创新,以创新打造品牌,进一步理清政协工作思路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在县政协开展创“八型”组织和做“六好”政协工作者的活动;二是在全体委员中开展争做合格委员,争当优秀委员的活动,要求委员做到“五个一、四个参加”;三是对专委会室和委员活动组进行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考评,以奖代拨;四是开展了交朋友、连真心、谋发展、促和谐”“四进四送”、寒窗基金助学、老年节活动;五是开展“六讲六比”等活动。
四
用心、用脑、用情、用力,不断开拓政协工作新局面,是方昌国到政协后真实写照。
有为就有位,有位,就更能进一步为地方经济、社会的科学、跨越、和谐发展献策出力。
方昌国撰写的《提升六种能力,践行群众路线》;《织牢服务网,建好小康村——助推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思考》等文稿在《贵州政协报》刊发后,广受好评。如何提升政协工作能力?他用几句语言概括为:提高政治把握的能力、服务大局的能力、合作共事的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联系群众的能力、参政协商的能力、为民办事的能力,创新品牌的能力。他撰写的《实施黔茶品牌战略、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等一批文稿刊发后,更是获得了一片赞扬声。省有关茶叶专家认为,该文是促进“贵定云雾贡茶”产业跨越发展的指路灯。
为聚力打造“贵定云雾贡茶”品牌,作为贵定县茶产业领导小组的主要负责人,方昌国牵头筹办9年的中国苗岭贡茶之乡·“贵定云雾贡茶”开采祭祖仪式和贡茶文化、云雾山文化旅游节会活动,全国中职手工制茶大赛,全省手工制茶选拔大赛及参评参展等茶事活动,促使贡茶产业形成“三乡、三品、三标、三地、三合”的新业态。在他的努力下,贵定县喜获“中国苗岭贡茶之乡”、“贵州最美茶乡”、“贵州十大古茶树之乡”、“贵州十大茶旅目的地”称号,“贵定云雾贡茶”被评为“贵州五大名茶”,并参加国际国内绿茶评比屡获金奖,获农产品保护地理标志认证,手工茶工艺列入“非遗”名录,“贵定鸟王种”被省评为地方优良品种。现又研发出“贵定苗岭红”,被茶专家称为“红茶极品”。
新形势下的政协工作怎么做?方昌国用20个字诠释了这个问题,即:适应新常态,凝聚新能量,紧扣新目标,再谱新作为。
而具体如何操作,方昌国认为,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国和省、州、县“两会”精神,着力“四推进、四创新、四提升、四协抓”,即:用心用脑用情用力,凝聚正能量,助推改革发展新跨越。
按照有关规定,今年,方昌国要退休了。对于一个以工作为全部生活的人会习惯么?对此,方昌国笑笑,说,也该歇歇了,几十年来,为了工作,在家的日子屈指可数,陪同家人更是少得可怜。退休后,他要好好陪陪夫人,享受人生一点闲暇生活。
话是这样说,方昌国能做到吗?
就在采访中,方昌国的手机响了。电话意思是:关于筹划协商如何保护与利用好贵州古茶树资源的人都到“聚福轩”了,作为发起人,他什么时候过去……
忙碌的人似乎总是忙碌。古老茶树资源,不仅是贵定,也是贵州的活历史、活化石、基因库,如何打造好古老茶树品牌,他正在思考……原来,方昌国已经有了新的打算——发挥余热,为保护利用好古老茶树资源,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建设美好贵定贡献有生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