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 科技惠民
2015年贵州省科技活动周“让科技走进生活”
本报讯(记者 李 丽)5月16日,以“创新创业、科技惠民”为主题的2015年贵州省科技活动周正式启动,在贵阳筑城广场开展的科普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与。
活动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宣传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创业成果服务改善民生,让科技贴近大众生活,提升科技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民众参与科普宣传和科普活动积极性,不断扩大活动影响力和覆盖面,提高科学传播速度和质量。通过举办各项群众性科普活动,进一步提高公众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在全社会营造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为贵州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后发赶超、同步全面小康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期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六大系列十九项活动,让科学走进生活、贴近群众,让群众感知创新圆梦、体验科学让生活更美好:2015年贵州省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大型科普宣传活动;2015年贵州省科技活动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组织相关单位参加由科技部主办的2015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推荐等系列活动;举办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贵州赛区)暨创客贵州大赛、贵州省第二届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贵州省第四届产品创新设计大赛、贵州省第四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贵州省第七届省科研成果推介会“四赛一会”系列活动;开展“众创空间”展示、优秀科普影片展播、科普基地和科普场馆开放、科普主题讲座、龙里县青少年科普体验、剑河县科技下乡、青少年志愿者进社区进校园、优秀科普图书展等系列活动;各市(州)同步开展2015年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
其中,广场科普活动打破以往展览展示的单一格局,设计了四大板块:一是“众创空间”。由“众创空间”团队、往届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团队、大学生创业公司、创新型企业、创业服务平台、科技特派员企业展示其人才团队及创新创业成果、创业案例;二是科普互动。开展无人机应用展示、旧书换新书、模拟地震监测、互联网便利店体验、互联网就医新方式体验等多样化科普互动,特别邀请国家天文台贵州射电天文台对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和天文知识进行宣传普及,并在筑城广场架设天文望远镜,让天文爱好者一睹奇妙的太空风采;三是科技惠民。组织动员省市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相关单位在广场开展科技咨询、科普宣传、义诊等活动,让科技真正走进生活、贴近民众,营造“创新创业、科技惠民”良好社会氛围;四是文艺汇演。省文化厅组织大型文艺汇演,将文化融入科技活动氛围中,让群众在参与科普宣传的同时享受丰富的精神大餐。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展出的花溪天河潭航拍风貌、罗甸沫阳大井航拍图片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看。去年,郭文与三位从贵州大学机械学院毕业的同学因热爱无人机研究走到一起,并创办了贵州知多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座落于花溪区贵州大学科技园,以贵州大学强大的科研力量和人才资源为依托,是一家以无人机定制研发、无人机应用(航拍、航测、侦查、巡线、搜救、安防等)、无人机销售为主的科技型企业。从4月底开始,公司开始接到业务,现已有包括婚庆、影视拍摄等几份订单。“我们会用心服务好每一位客户,同时不断吸收和融合新技术、改进和创新原有技术,从而使公司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阵线上,做到立足贵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郭文信心满满地说。
贵州知多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在广场科普活动现场展示无人机模型。(记者 李 丽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