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17708版 当前B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05-19

“酿”葡萄美酒 “创”专利技术 “谋”产业联动

——记石阡县黔纯浆葡萄酒厂

□本报记者 董 瑶

  “蒲桃一杯千日醉,无事九转学神仙。定取金丹作几服,能令华表得千年。”已过而立之年的石阡县黔纯浆葡萄酒厂负责人任伦谈起葡萄酒,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中国人常说“无酒不成席”,葡萄酒以其众多医疗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在,我们已经改进了传统葡萄酒的酿制工艺,摒弃了欧美葡萄酒生产采用二氧化硫、亚硫酸等添加剂杀菌、防腐、保质的工艺,生产出了无添加的原浆葡萄酒。” 任伦笑着说。

  精心研发 创新工艺

  “要酿造好的葡萄酒,首先要选好的葡萄品种,有了好的品种,还需选好的地理、土质种植,再加上好的酿造工艺。”任伦介绍说。

  2009年,任伦在石阡县种植了葡萄100亩,2010年,任伦在葡萄园进行栽培管理并对原有葡萄酒的酿造工艺进行探索和研究,旨在酿造出一种保质期长且不添加任何防腐剂、添加剂的原浆葡萄酒。“2010年—2013年,在历时四年几十次实验后,我们改进了传统葡萄酒的酿制工艺。”任伦表示。“在我国食品卫生指标中,二氧化硫、亚硫酸等都是致癌物,一款好的原浆葡萄酒,最主要不能添加对人体有害的各种物质,纯原果浆发酵,不添加其他物质,才是优质原浆葡萄酒的最高标准。”

  走入市场 大获青睐

  2014年初,任伦向辖区工商局(现市场监管局)提交了微型企业创业申请,成功通过评审获得了扶持资格,创办了石阡县黔纯浆葡萄酒厂,得到了财政扶持资金,并顺利贷款5万元,通过一年多的发展,企业逐步壮大,所酿造的原浆葡萄酒,也逐步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2014年元月,石阡县黔纯浆葡萄酒厂在重庆参加《2014年中国西部(重庆)农产品交易会》,一位70岁老太太品尝了该厂生产的原浆葡萄酒后赞不绝口,“我自己酿葡萄酒20 多年了,你们这个酒是怎样酿的?真是酿造的太棒了。”“展会上,一位在重庆有上千亩葡萄园的客商出一万元现金让我转让酿造技术给他,我没有答应。” 任伦说。

  2015年元月,该厂在铜仁参加《2015年第三届农产品交易会》,第一次将“黔纯浆”商标介绍给消费者,受到热捧。2015年春节前,“黔纯浆”在石阡县城及超市进行宣传,得到广大市民及商家的充分认可。“从2009年至2014年种植100亩葡萄,2014年产鲜果250吨,销售到广西南宁等城市收入75万元;加工原生态黔纯浆葡萄酒25吨,其中散装葡萄酒15吨,精装葡萄酒3吨,平装葡萄酒7吨,总产值约360万元。”任伦说。

  小小葡萄 潜力巨大

  “我国葡萄产业的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葡萄酒消费大国,根据英敏特最新发布的行业分析报告,目前中国葡萄酒市场能力达到8.424亿升,总额超过463亿元人民币,以前严重依赖外国进口,而目前进口红酒不断在减少,国产红酒销量不断地飚升,国产葡萄酒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葡萄酒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于葡萄酒业的发展,任伦做足了功课。

  任伦表示,未来五年,自己的企业可带动石阡县刺葡萄产业发展5000亩,以每亩12500元的收入计算,可实现石阡县葡萄鲜果产值6250万元,解决3000人就业,预计年产“黔纯浆”葡萄酒500吨,以产值8万元/吨计算,加工总产值4000万元,按投资利润率40%,税率20%,财政收入可达320万元。因此,开发刺葡萄及葡萄酒产业能有力地促用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

  以农促旅 闯出新路

  任伦的梦想并不止于此,“石阡县是国家级‘温泉之乡’、‘苔茶之乡’、‘矿泉水之乡’,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有国家级佛顶山自然保护区,石阡温泉、鸳鸯湖、欧家湾、木瓜溪、楼上古寨等20多处旅游景点。现在,‘黔纯浆’葡萄酒,拥有生态刺葡萄基地200亩,位于欧家湾湿地,海拔1200米,四周五公里无交通主干道,无任何工业污染,年均气温15—25度,自然气候,土壤条件较好,一方面是生产原浆葡萄酒的最佳原料基地,另一方面地处欧家湾湿地旅游景点,开发葡萄酒庄园旅游,以农促旅是必由之路。”任伦说。

  “下一步,我们将抓住石阡县刺葡萄品种的优势,发展一批有机葡萄果园、绿色食品果园,开展葡萄观光及产品促销一体化,以新技术、新成果应用为依托,以保障果园安全,发展生态环保有机葡萄为目标,实施企业+基地+农户的种植经营手段,建立不同层次的合作葡萄园,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谈及未来,任伦成竹在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