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17648版 当前B1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05-07

大数据助力“互联网+”

——我省发展大数据系列报道之六

□本报记者 蒋兴华

  大数据融入生产生活中

  近日,全省第一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举行。观摩活动中,代表们为我省大数据助推互联网+的发展势头点赞。如:安龙县的汇珠薏仁米加工项目,仅一期年总产值就达30多亿,创利税3亿元;水城经济开发区的三才微型电机项目,自主研制的80000转高速微型无槽无刷电机技术居全球第一……

  观摩中,各地代表认为,因为运用了大数据,类似以“小”博大的案例不少。同时,我省各地有关企业紧跟大数据发展步伐、创新思维转型升级的典型让观摩代表印象深刻。

  “由于大数据助力互联网,许多人在成为受益者的同时,还有可能成为成功者。”铜仁市万山区区长张吉刚对此有感而发。

  张吉刚说:“之前一直以为贵州搞大数据、云计算是省会城市贵阳的事,离区县很遥远,但这次在观摩中发现,大数据早已融入生产生活中。”

  记者了解到,兴仁县刘金凤的“刘记豆沙粑”突然间很有名气的原因,得力于“一个微信号”,因为有了微信号,经常有人慕名订购,使得今年一季度“刘记豆沙粑”销量同比新增1万多斤。

  “多亏了微信号,通过朋友营销,销路真的很好。”刘金凤说。

  刘金凤说的微信公众号,是指“兴仁工业园”。今年1月,刘金凤的特色食品厂通过“兴仁工业园”公众号正式入驻兴仁大众电子商务平台,曾经的滞销情况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供不应求的热销场景。

  省科技厅的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告诉记者,借助该平台“创业”的还有张力服饰有限公司,不过该公司不光是微商。

  张力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田茂许也是兴仁人。因为想到互联网+,便依托“兴仁工业园”公众电商微商平台,开始尝试推进“互联网+工人”,将互联网技术和思维与“强工、管工、爱工、富工、塑工”等相结合,让工人从单一的生产者变为具有生产员、销售员、信息员、宣传员四种身份的经济主体,从而打造一种独具特色、横跨一二三产业的新型工人经济形态。

  “‘互联网+’是个很广的概念,+什么是关键。”田茂许说,“互联网+工人”行动计划主要包括8个互联网+项目,其中“通过互联网+电商+微商”项目,其思路是让工人及家属在工作闲余时间利用手机终端和公共平台,销售企业的服装和家乡土特产,成为销售员,增加收入。

  大数据使发展变得越来越快

  大数据的运用,使我省发展变得越来越快。

  数据,足以说明努力与付出背后的意义。记者注意到,今年底,我省将初步完成大数据产业基础构架,基本形成大数据产业配套功能,力争大数据相关产业产值达到1100亿元;2017年,将初步建成国内一流的数据资源中心,提供较为全面和专业的大数据分析、挖掘、组织和管理等产业链条基本健全的服务,并实现产值2300亿元;2020年,我省国内一流数据中心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大数据产业基地将基本建成,通过大数据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4500亿元。

  “未来,贵州在创造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完美开局后,凭借该产业突破性发展的强劲带动,一定能够实现打造具有战略地位的国家西部大数据聚集区和国家云计算产业的厚积薄发高地的目标,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省政协委员彭苏说。

  如同彭苏所言,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位权威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欣喜地说:总体而言,大数据的应用,大数据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大数据产业模式的摸索,使得贵州在全国处于领先的位置。目前,中国的大数据产业与全球处在同一起跑线,而贵州凭着对大数据产业的务实推进,成为了探索道路上的领先者。

  为什么这样说?

  记者上网查询了解到,最近五年来,新一代技术产业发展形成了热潮,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是新一代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其中大数据产业是关键。从全国的大数据产业发现来看,大概有20多个省市提出了大数据产业的指导意见和规划,总体而言都处在概念的讨论和模式的探索阶段。但贵州以贵阳市和贵安新区为代表的产业发展,基于后发优势的基础上已经展开了务实的推进。

  彭苏认为,一个产业能不能做成,就看有没有全心全意的投入,全心全意的开拓。贵州发展大数据的务实精神在产业目标和方向、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人才培养、交易市场建设等方面都可见一斑。

  大数据促指尖上的政务服务

  记者采访得知,根据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我省构建以贵安新区为核心,贵阳市、遵义市为两极,多地协同发展的“一区、两极、七基地”的产业格局,到今年底,将实现信息产业规模总量3100亿元左右,信息化水平指数提升至全国三类地区水平,如此形成结构合理、配套完善、竞争力强的良好产业发展格局,将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运用大数据助力互联网信息,是我省的一项特色之一。指尖上的政务服务,指的是运用大数据正式上线的“贵州发布”。去年12月31日,整合全省各市、州政务公众微信号的微信公众平台“贵州发布”和“智慧贵州”APP正式上线。

  彭苏介绍,该平台是省网信办组织开发的全省权威资讯发布、政务公开、便民服务的综合微信公众平台,主要由微贵州、微服务、微平台三个板块组成。微贵州设“最新闻”、“贵州游”、“正能量”三个栏目。“最新闻”栏目第一时间权威发布贵州省政务要闻、政策解读等。 “贵州游”栏目旨在宣传贵州省丰富的人文、地理等资源,首期含贵州高铁、贵州人文、贵州旅游三方面内容。“正能量”栏目包括道德讲堂、贵州榜样、我们的价值观等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移动阵地,是宣传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的窗口。服务板块中的“办事大厅”涵盖了全省省直已开通的网上办事项目,用户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查询热线电话、交通路况、税收法规、求职培训等业务。微平台旨在建造“一个入口知贵州”的指尖操作平台,设“微信厅”、“微博厅”、“微直播”三个大厅。“微信厅”集纳贵州省、市州重点微信公众账号,建设微信矩阵。微博厅”集纳省、市州重点微博账号,打通微信、微博的访问通道。“微直播”对重大会议、重大活动以及重点专访进行在线直播,网友可直接参与互动。

  同时,上线的还有“智慧贵州”APP,智慧贵州有新闻资讯平台、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市民生活服务平台、城市手机游戏平台、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移动电子票务分销平台、娱乐社交平台和城市产品推荐平台等八大功能平台二十二功能应用。对此,省委宣传部有关人士说:“贵州发布”微信公众平台和“智慧贵州”移动应用平台都是加快媒体融合发展和推进政务公开的积极探索,也是利用新技术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有效载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群众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要跟进到哪里。

  大数据助力“互联网+”

  一个区域,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是由该区域的人在生产和生活中运用什么工具决定的。到农村去,如果看到的是农民用牛犁地,用马拉东西,而不是用机器打田,用车子运送货物,自然联想到“原始”二字。历次的工业革命,都是因为出现新的工具而引发的,蒸汽机的出现和运用曾将人类社会带进“蒸汽机时代”。毫无疑问,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的崛起,被称为新的产业革命。

  “我省抢占先机发展大数据,是省委、省政府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谋划的结果。在大数据开启的新工业革命时代,我省有望摆脱落后的标签,走在新产业的前沿。”彭苏欣喜地说。

  彭苏指出,大数据产业起步后,除了优惠政策和贴心的政府服务之外,其他的优势将在日后凸显出来。超大规模的云计算基地,需要丰厚的电力资源作为支撑,缺电省份玩不转。一线城市的交通拥堵、高房价等,导致“逃离北上广”成为一种现象,但因为小城市没有适合的工作机会,又“逃回北上广”。贵阳大数据产业发展之后,前沿性产业必然能够提供前沿性工作岗位,就能够与一线城市竞争人才。产业的繁荣,新的工作岗位也会增加很多。爽爽的气候,成为贵阳吸引游客的稀缺性资源,在这样的城市过着舒适的生活,就不必“逃回北上广”了。

  “互联网+”概念的出台吹响了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号角,多元数据的交叉、融合和裂变,将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

  记者了解到,当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后,数据开放开始成为现实。今年五一,贵阳在部分地方开通免费WiFi后,2016年将覆盖全市而成为全国第一个免费WiFi的城市。也许,在这个基础上,下一步就是政府信息公开,能公开的信息都公开,再往下是“民生云”,“民生云”的公开,将解决老百姓的养老、医疗、保险、衣食住行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