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17648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05-07

围绕大局参好政 助推发展出好力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全面”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杨晓敏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提出“四个全面”之后,2015年2月17日,再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从人民中吸取智慧,从人民中凝聚力量,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对“四个全面”进行了更为详细的阐述,其论述具有很强整体性、系统性、一致性和综合性,意义十分重大。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学习体会和认识。

  一、全面领会“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完整地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方略、总框架、总抓手、总遵循。“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它们是相互渗透和关联的统一有机整体,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为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增添了强大动力。

  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不断地加以学习,全面领会“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自觉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进一步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巩固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团结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目标上同心同向,在行动上同心同行,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发扬人民政协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合作共事的优良传统,发挥人民政协联系广泛、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围绕中心大局参政议政。

  人民政协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

  铜仁作为贵州欠开发、欠发达程度最深的地区,“后发”仍然是铜仁的基本市情,“赶超”始终是全市的努力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这个问题上更加不能含糊。必须牢牢把握全国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又要深刻认识铜仁市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后发赶超的新常态,适应进入城市时代、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常态,适应实施开放带动、锐意改革创新的新常态,适应坚持以上率下、敢于拼抢争快的新常态,准确把握宏观政策向好、经济走势趋好、自身条件变好的发展趋势,主动融入思考和谋划,在围绕中心中定好位,在服务大局中尽好责,关注铜仁市加快产业升级、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创新社会管理等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坚持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工作创新,把坚持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与提高人民政协履职科学化水平统一起来,创新履职理念,通过议提案、社情民意、调查报告、参与政治协商等方式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做到政治协商有质量有份量、民主监督抓热点重实效、参政议政献实招建真言,不断提高履职科学化水平和政协工作成效,为全面深化改革献计出力,为加快推进铜仁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幸福美好新铜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同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加快推进,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法制工作的重要性日趋体现。

  工作中,我们要重点学习和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及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政协在社会法制领域的优势,扎实开展提高全民守法意识调研,探索法治宣传新方式;组织有关界别、团体、委员积极撰写提案,创新提案提出方式,开展有关活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在提案办理协商等工作中创新探索,助推相关工作;探索建立市政协立法协商专家库,为立法协商和依法治市工作的协商议政、建言献策等组织人才资源;加强与政法各部门的联系,围绕其工作重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方法;探索服务委员新方式,收集编印《国家新颁法律法规信息》,为其知情参政、视察调研、建言献策提供法律法规信息和咨询服务;组织委员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关注群众普遍关切的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倡导信法守法的风气,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市贡献力量。

  (作者系铜仁市政协副主席、民革铜仁市委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