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期公众热议,莫非柴静及其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一夜之间,全国数亿人眼光齐聚雾霾问题。自2013年以来席卷大半个中国的雾霾,正成为国人的集体忧虑。而偏居西南一隅的贵州,今年春节期间空气污染为零,蓝天碧水、万物复新。
一方宝地孕育一方美景,一方美景带富一方人民。近年来,贵州聚全省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在绿水青山“底色”上谋求生态与发展双赢,实现了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近期,本刊推出系列报道《穹顶之下,风景这边独好》,敬请读者关注。
《穹顶之下,风景这边独好》系列报道之二
“大健康” 向黔进
□本报记者 董 瑶
“如果穹顶之下都是梵净山,我们的环境也就不存在那么多的问题了。以前大家常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其实我们还有一句话要记住,小康不小康,首先要看健康。”日前,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铜仁市委副书记、市长夏庆丰一席话,触动了不少人的心。
作为全国四大中药产区之一的贵州,素有“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天然药物宝库”等美誉。今年全省“两会”上,省委、省政府更着力提出将重点培育壮大“大数据”、“大健康”、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等“五大新兴产业”,更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加足了马力。
1/政府发力:政策助推产业转型
医药产业是我省“五张名片”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发展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一脉相承。
2014年,省政府印发《贵州省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7年)》和《关于加快推进新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吹响了贵州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抢占新医药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冲锋号。《指导意见》明确规定:省内企业成功并购省外企业并将工厂搬迁到我省的,省级一次性奖励200万元,项目所在地市、县政府奖励300万元;省内优强企业并购省内企业的,省级一次性奖励100万元,项目所在地市、县政府奖励200万元;通过国家中药再评价的大品种,省级一次性奖励100万元,企业所在地市、县政府奖励200万元;进入中国药典(2015年版或增补本)的品种,省级一次性奖励50万元等等。
日前,省政府又印发了《贵州省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明确我省健康养生产业依托贵州绝佳的气候资源、优良空气质量、纯净山水文化、生态绿色保健食品等资源优势,将着力发展休闲养生、滋补养生、康体养生、温泉养生四大健康养生业态。
其中“休闲养生”到2017年,打造省级休闲度假示范基地20个以上,到2020年,打造省级休闲度假示范基地30个左右,把贵州建成覆盖全生命周期和全地域发展的休闲养生目的地;“滋补养生”到2017年,打造省级滋补养生示范基地5个以上,到2020年,打造省级滋补养生示范基地15个左右,把贵州打造成全国重要的人体滋补养生基地。“康体养生”到2017年,打造省级运动康体示范基地10个以上,到2020年,打造省级运动康体示范基地20个左右,把贵州建成西部重要和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户外运动中心;“温泉养生”到2017年,打造省级温泉疗养示范基地10个以上,到2020年,打造省级温泉疗养示范基地15个左右。
2/金融护航:订制方案呵护成长
2014年12月15日,在工行助力新医药银企交流会上,工行贵州省分行与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工行营业部、各二级分行也分别与医药企业代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多年来,工行贵州省分行将新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作为重点支持板块,全省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医药企业中已有近半获得支持。2014年,工行贵州省分行在医药产业贷款上较同期增长26%,截至2014年9月,该行对新医药产业支持贷款余额40亿元,过去三年实现贷款累计投放90亿元。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我省《贵州省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7年)》和《关于加快推进新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未来5年,工行贵州省分行金融支持新医药产业板块的目标可以归纳为“三个二”,即实现200亿元的融资投放、融资增幅不低于20%,重点支持20户企业加快发展。具体而言,工行贵州省分行将构建对龙头医药企业上市、医药企业集群发展、企业新版GMP或GSP改造、医药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以及大健康衍生产业六大板块提供“专班团队+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的新服务模式,从传统的“点对点”为企业服务提升为“点面集合”为行业、市场、产业发展服务。
3/联盟推动:珠联璧合破解难题
2014年12月13日,贵州大健康产业联盟在贵阳成立,产业联盟涵盖大健康产业链生产、医疗、保健养生、科研、流通、服务等环节的相关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贵州省人民政府参事、贵州省食品药品安全建设发展促进会会长、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罗小刚被推选为贵州省大健康产业联盟主席。
据了解,贵州大健康产业联盟由“贵州省食品药品安全建设发展促进会”、“贵州省民营医疗机构协会”、 “贵州省科学与健康协会”、“贵州省医疗器械协会”等多家行业组织共同组成。罗小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贵州大健康产业联盟是联系政府相关部门、开展行业自律、推动技术创新进步、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为企业服务、为推动贵州经济发展的多资源集合组织。贵州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和政府政策扶持优势,发展大健康产业正面临重大机遇,只有成立大健康产业联盟,抱团整合、资源集聚,才能促进贵州省大健康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据了解,现在,贵州大健康产业联盟每月都开展了诸如“政企面对面”沙龙、“会企协作·创新驱动”等活动,通过产业联盟搭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联盟、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整合资源为企业发展服务,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云南白药2014年销售额30多亿元,浙江铁皮石斛产品产值达百亿元以上,广东以食药两用中药材为原料,生产的加多宝、王老吉凉茶年销售额达数百亿元。这些数据说明了保健品在我国拥有极广阔的市场。贵州‘大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就是深度开发、挖掘地道药材和食药资源,在抓好药品同时,大力发展保健品,延伸产业链,出好产品。” 罗小刚说。
4/龙头引领:科技创新带动升级
在位于贵州省经开区的贵州勤邦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勤邦),副总裁郭进先后从三袋大米中取样,分别放进装有绿色液体三只检测瓶中。记者看到,不到一分钟,第一个检测瓶中绿色液体颜色未变,其余两个瓶子一个变成了黄绿色,另一个则变成了黄色。郭进说:“这是公司最新研制出的检测大米新鲜度的测试剂,检测大米新鲜度不再需要价格不菲的仪器,也不需要步骤繁琐的专业技术,只需要将几粒大米放入检测瓶,不到1分钟就会显示结果。像我们刚刚做的测试,测试剂没有变色的是新米,黄绿色的是一年以上的大米,黄色的是三年以上的大米。”据介绍,像这样的检测产品有几十上百种且年内就会推入市场,届时老百姓花几元钱就能测试自己买的大米是否新鲜、食品是否安全。
据了解,贵州勤邦是我国自主创新开发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生物试剂和仪器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响应国发〔2012〕2号文件及贵州省政府招商引资需求,2012年7月,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贵州经开区成立。现在,借贵州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的东风,公司总部已经迁至贵阳,公司既是中国食品安全行业的翘楚,也是全球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龙头企业,公司产品长期位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三。同时,该集团公司独资成立了贵州省唯一的民营独立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贵州安为天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并已获得相应检测资质。
2014年,为推动“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贵州勤邦建设了食品安全与农业大数据产业中心项目,以食品安全检测装备及技术为支撑,建立现代化的集物流、仓储、批发、零售于一体的安全食品交易示范平台,打造覆盖全省的交易和物流网络。建立完善的食品流动追溯体系,完成票证、购销台账的电子化,实现农产品流通双向可追溯。“简单地说,通过贵州勤邦检测的安全的农产品,将直接配送超市、社区。且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个农产品会佩戴二维码“身份证”,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产品的产地、采摘的时间、检测的数据、运输过程等相关信息。”郭进说。
据了解,目前,公司已启动省内88个区县食品安全配送网点建设工作,贵阳、安顺、遵义、毕节等地区近30个县已经开始配送供货。该集团计划,在2020年完成配销额500亿元以上,带动省内近300亿元的种养殖产业。
5/多方尝试:攻坚克难探路发展
古语有云:“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保健行业,是“大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贵州百生康健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负责人屈晓郎表示,该公司的健康服务团队由执业医师、高级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健身顾问等专业人士组成,为中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最大的困难是信任”,屈晓郎表示。
“我省的养老产业、保健产业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暂且没有统一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发展的规划布局,对养老、保健等其他支撑产业也还没有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规划。所以,目前整个行业鱼龙混杂,让消费者难辨真假,这也让正规的企业发展举步维艰。”业内人士表示。
其实,不只是保健行业,“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带动整个行业的调整并不是某一领域的单兵突进。
正如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陆洪光说:“大数据拥抱大健康,在为老百姓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也为医疗工作者带来机遇和挑战。”陆洪光表示,互联网医疗、大健康数据的快速发展,将推动医学事业发展,这就要求每一个从业者更加专业化、精细化。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窦启玲一直关注贵州制药企业的发展。“贵州没有真正形成大的医药集团,接下来本土企业有更加艰巨的任务。”窦启玲说,“大健康医药产业推介会上,很多省外知名药企入驻贵州,说明贵州有相当大的资源优势。我们必须抱成团,把本土企业做大做强。”
困难有多少,空间就有多大。全国人大代表、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表示,今年上半年,朗玛将为贵阳市民带来“互联网医院”,预计在贵阳的100至200家药房集中推出服务。“以后,市民看个头疼脑热的小病,不用再到省医、贵医去排队挂号,直接到附近的药店即可通过互联网与医生交流。”王伟说,“互联网医院”还可为疑难杂症患者提供首诊便利,全国三甲医院的名医都可以为本地患者服务。
2014年布局、2015年发力,贵州“大健康”产业沐浴朝阳并在挑战中“向黔进”。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曾经在著作《财富第五波》中写道,在过去的20年里,健康产业在美国增长了36倍,在日本增长了32倍,他指出,在二十一世纪,健康产业将成为继汽车、房地产、IT和互联网产业后的第五波财富浪潮,将会颠覆人类的生活形态,在全球创造出万亿元产值。
2014年12月13日,贵州大健康产业联盟在贵阳成立。(汪元学/摄)
贵州勤邦生产的民用食品安全测试产品,即将在年内上市。(记者 董 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