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17298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5-03-05

政党协商:协商民主的重要体现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

□郭福基

  中共中央于今年1月5日颁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内涵,阐述了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渠道程序,对新形势下开展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和社会组织协商等作出全面部署,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指导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意见》分九个部分,其中第三部分的主题是:“继续加强政党协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就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与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协商,已经逐渐形成一种制度。这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做法。现在,协商民主已经广泛渗透到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而且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意见》在深入总结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协商合作丰富经验基础上,首次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直接的政治协商明确为“政党协商”,摆在协商民主的突出位置,提出了加强政党协商的总体要求:“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势,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加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搞好合作共事,巩固和发展和谐政党关系。”这就为继续加强政党协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意见》还进一步规范了政党协商的形式,提出要完善政党协商的会议形式,明确了加强政党协商保障机制建设的要求,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与民主党派的联系,完善协商反馈机制,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协商能力建设等。这些都体现了政党协商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中的价值和地位,是多党合作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最新成果。加强政党协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推动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重大契机。

  《意见》关于继续加强政党协商的精辟论述和提出的要求,与中共中央先后颁发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等与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文件的精神,与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是一致的,向世人昭示了党的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各级民主党派组织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意见》也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我们一定要通过认真刻苦学习,准确理解和把握《意见》的精神实质,在抓落实、求实效上狠下功夫,努力开创政党协商的新局面。

  

  2014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审议通过《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时就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加强工作指导、督促检查,确保协商民主建设沿着正确方向进行、真正取得实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努力践行中共中央的要求,是民主党派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近几年来,我省各级民主党派组织和广大成员,把学习好、贯彻落实好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作为民主党派履职的中心课题,在如何发挥作为协商渠道的作用方面,积极探索推进政党协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协商议政、建言出力,取得了明显进展,政党协商呈现出深入、扎实、活跃的局面,为推进协商民主建设和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在今后新的实践中,民主党派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立足新起点,结合自身实际,按照中共中央的要求,在加强政党协商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深化对继续加强政党协商重要性的认识。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具有政党性、政治性、高层性等特点,是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通过协商,有利于扩大政治参与,推进决策优化,整合社会力量,实现价值引领,促进政党和谐。我们一定要从这个高度去认识政党协商、把握政党协商和发展政党协商。

  二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政党协商的领导。《意见》指出,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必须坚持六项基本原则,其中首要的也就是最根本的一条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它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一切事情,关键在党。《意见》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握正确方向,形成强大合力,确保有序高效开展。”政党协商既是协商民主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中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政党协商的过程既是广泛听取民主党派意见建议的过程,也是使民主党派了解和接受共产党政治主张的过程。要善于通过协商来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民主党派一定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政党协商的领导,积极支持和配合,使政党协商真正取得实效,使和谐政党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

  三要找准在协商民主建设中的位置和肩负的使命。《意见》对加强政党协商提出了总体要求,赋予了政党协商新的使命。要健全和运用好协商民主制度,需要在中共党委主导下,多方面(含民主党派)密切配合,共同努力,进行积极探索,形成合力。从民主党派组织这个层面来讲,要找准自身在健全协商民主制度中的位置,充分发挥作为协商民主渠道的作用。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直接政治协商,主要采取民主协商会、小范围谈心会、座谈会等形式。从民主党派的角度来说,充分做好协商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出席中共党委召开的民主协商会的民主党派同志,务必按照协商内容事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思考,理性地反映各方面的诉求,负责任地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和建议,真正为中共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在协商的过程中,要鼓励说真话、建诤言,通过深入而坦诚的协商出共识、出办法、出感情、出团结。

  四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应协助党委搞好政党协商的组织和落实,从制度上确保民主党派成员充分利用党委提供的平台,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鼓励成员在各种形式的协商会上围绕中心议题认真进行交流和讨论,畅所欲言,讲真话、道实情,如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要在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中形成“睿智之言”和“务实之策”,使协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协商。

  五要加强自身建设,着力培养高水平的参政议政人才。这是做好政党协商的关键环节。民主党派组织要引导成员,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作为一种现实需求。通过学习,拓宽眼界、优化知识结构、提升思维层次,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议政建言的水平。当前,尤应通过认真学习,切实掌握协商民主理论,熟悉协商民主工作方法,把握协商民主工作的规律,在学习与实践的互动中不断推进政党协商发展。

  总之,要继续加强政党协商,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作为协商民主渠道的作用,共同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布局进诤言、献良策,不断提高政党协商的水平,彰显新作为,做出新贡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九三学社省委原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