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爽的葡萄节
□莫 屈
凯里大风洞乡村民自发办葡萄节,这主意不赖。
大风洞乡杉木林、云峰、黎山等村的葡萄也成熟了。近来天气晴好,阳光灿烂,日温相宜,清风柔顺,时节正好。得到市文联邀请去参加节日采风的通知,很是高兴。而儿子比我更加高兴,因为长时间拘禁在家里或幼儿园,我很久未带他到乡间走动了。
出发的路上,幼儿有些晕车,一路上直喊要回家。到了目的地,情况就不同了。一下车,什么都好了。儿子滴溜溜像个小陀螺,带着画家杨韦的女儿到处好奇地乱转乱爬,好像杉木林村早就是他熟悉的乐园。
杉木林村群众作好了节日的安排,不张扬,不扎彩门,不挂彩球,不帖标语,也没设栏门酒,车子直接开到村里。刚一到村,村民就抬来了一大筐洗好的葡萄,叫文艺家们品尝。大伙也不客气,都围过来自己取葡萄吃。这是大风洞乡有名的水晶葡萄,绿如玉珠,果实饱满,饱含糖汁。摘下一敉,就着果柄的破口,“叽——”地一吸,甜甜的果肉就到了嘴里。没有一点酸味,甜而不觉过腻,汁浓而不显过稠。人吃一两斤没问题。
仪式简单,没什么长议程,大风洞乡党委书记和宇致了简短欢迎辞,市文联主席王绍帅简单讲几句话。大家就开始自由活动。
杉木林村生态不错。村子不大,人家不多,不像西江苗寨那样挨挨挤挤,透不过气。所有的人家都自自然然地种植在峰岭树林之间。人家房前屋后,到处是各种果木、竹林,空气异常清爽。村子周围有葡萄园,一片又一片,却并不相连。看得出是不同人家的果园,给人以一种和谐有序的感觉。接待的人家单家独户坐落在平缓山腰处的人家,坐北朝南,背山向坡而居,视野开阔,气场轩朗。有个很安逸的敞开的院落,硬化的水泥地整洁干净。偏厦的厨房有几位村民在忙碌;切肉、洗菜,为我们精心制作农家美食。院前是一畦约两三分地样子的葡萄园,葡萄的架子搭得很高,葡萄枝叶繁茂,挡住了正午的阳光,正好拿颗木凳到葡萄架下乘凉。还余有一些未采收的葡萄袋悬在葡萄藤下,里面藏着水晶葡萄,似乎是这户人家有意为客人预留的。葡萄园里还种有南瓜、黄瓜,瓜藤沿葡萄藤爬到葡萄架上,结有不少黄瓜,南瓜,从架子的缝隙里垂挂下来。瓜不多,只有那么三个五个,很有诗意,是画家写生的好镜头。伸伸手,可采下一条黄瓜,不用洗,用手抹一抹黄瓜表面的细刺和淡霜,就可以大快朵颐。
借得空闲时间,向大风洞乡领导及村人了解当地种植葡萄情况。乡亲说,群众在党委政府的倡导下,大力发展葡萄,现种植面积达两万多亩,葡萄种植的农户有近二千户。户均种植八亩,每亩纯收入达七千五百元,户均收入六万余元。今年达到盛果期的葡萄有七千多亩,部产值逾五千余万元。到明年,将有两万亩葡萄挂果,年产值将达到两个亿。大风洞的确成了名符其实的葡萄乡。
由此看来,大风洞乡群众自发办一个葡萄节,是有充分理由的。今后办葡萄交易会,博览会等也不是不可能的。只不过今年的葡萄节纯属自娱性质。节日期间,村民还举行吃葡萄大赛、斗牛比赛、斗鸟比赛、篮球赛等文体活动。有了好收益,搞点文化活动庆祝丰收,实在应该。
午饭毕,书画家们集中到政府笔会。多位画家都画了葡萄。白宣纸上,紫光烨烨,晶莹剔透,意境可人。虽然不是早晨吃的青皮水晶,想必他们对葡萄的感受也已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