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4期 本期16774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4-11-26

让人牵挂的声音

□姜仕贵

  节日放假,一个人回老家,没有提前告知家人。

  到家时,已经临近傍晚,一进门,就看见母亲在厨房微弱的电灯光下忙碌着做饭的身影,父亲在灶门口一边吹着水烟筒,不时往灶窝里添柴禾,不时还伴着阵阵咳嗽声。

  “爸、妈,我回来了,你们怎么还没有吃饭呀?”待放下手里的行李后,给家人打招呼。

  “咦!你这个娃儿,回来也不提前告诉我们一声,我们也好多做一点饭嘛!”听到我熟悉的声音后,在浓密的油烟里拿着锅铲正在铲菜的母亲回过头来,有点责备的口气说。

  “我们上坡刚回来,刚进屋一会儿,昨天,你打电话回来,都没有说今天要回家嘛。”正在灶门口吹着水烟筒的父亲抬头说。

  “我……还不是怕单位临时加班什么的,今天……不是清明节嘛,正好回来给老祖坟挂清嘛。”我霎时语塞了顿了顿回答。

  简短的对话,但是显得那么的熟悉,自然而然很简单的问答,听着父母熟悉的声音,已经习惯了的那种声音,本来显得很安静的农家小院顿时变得多么的和睦和温馨起来。

  也许,我们常常会牵挂门外的声音,楼梯上的脚步声、隔壁邻居的开门声、轻轻的咳嗽声,都会让我们竖起耳朵,听是不是亲人回来了。每当门外传来钥匙转动的“喀嚓”声,不管家里什么人回来了,都会显得那么的亲切和熟悉。

  也许,在我们打电话回家或者是给朋友的时候,待铃声或者“嘟嘟”声想起后,如果接电话的不是你想通话的那个人,本来是激情满满的,待一句“喂”之后,突然一下子心里总会掠过一丝失落。

  也许,当我们到外地出差或者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心里突然间会觉得空落落的。平时的那些谈笑风生甚或吵闹声,突然间销声匿迹,整个房子显得无比的安静和落寞,甚至连一根大头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够听得很清楚,那一刻,方才明白,那熟悉的声音,早已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是一份感情,更是一份特别的牵挂。

  一个朋友曾经告诉过我,小时候,他总是埋怨母亲的唠叨,吃饭穿衣事事必管;长大上大学、工作了,母亲频繁打来电话,每次他总是有些不耐烦,重复回答着那么硬生生的一句“有事吗?没事,我挂了啊!”;他嫌母亲事事叮咛,同样重复回答着那么硬生生的一句“好了,好了,我知道,真啰嗦!”,母亲依然将自己当做小孩。

  直到后来的某一天,他的母亲突患疾病,病情越来越严重,不幸离开了人世。他怅然所失,顿然觉悟,母亲那一个个电话是他异乡生活中的温暖。他其实是牵挂着的,只是因为太过于平常,而不曾领悟。直到母亲的电话再也不曾响起,他才明白,他有多么渴望听到母亲叮嘱的声音,即使是唠唠叨叨、喋喋不休,那是让人牵挂的声音。

  生活中,总有一些声音让你牵挂,因为爱,那些声音深深刻在了心底,也构成了生命中最美妙的乐章,即使的父母的“啰嗦”,其实那也是一种幸福,有事无事还是常回家看看,听听那熟悉的声音,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