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特色农业产业 实现快速有效扶贫
——以推荐皇竹草和果桑为实例
□王录生
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这对贵州来说是十分繁重的任务。贵州的城镇化水平低,农业人口多、贫困面大、时间又紧迫,要实现这一目标,困难当然非常大。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两办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注重实效,扎实解决突出问题”其中专门讲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问题。结合贵州贫困地区人均可耕地很少(这在全国也非常突出)的特点,更应该重视特色农业产业的选择工作。
所谓特色农业产业是指在耕地(田、土)、荒山、荒坡、水面发展种植、养殖事业以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它的范围很宽,所以选择的难度也大,需要多方面作比较,进行细致的筛选,才能作出科学的决策,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后遗症。
笔者根据专家们的推荐通过多年调查研究和思考,认为在选择什么产业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比较,从中选择较优者。在各种特色农产品中,笔者认为皇竹草(近年推广的狼尾草、金银草,福建叫菌草,均属于此。)和果桑为最优,并以此为实例加以说明。
选择优先发展的产品和产业,必须遵循以下五条原则(或标准):效益好、见效快、加工易、市场大、劳力省。
第一,效益好。这是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民脱贫目标的保证,是衡量这个产业是否值得发展的主要指标。其他条件再好,这一条不行,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在我省人多、地少的条件下,决定经济效益的首先是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其次是产品的售价水平,第三是成本的多少,这三个因素决定了农民的纯收入。
皇竹草的亩产在15—30吨之间,肥水条件特好的可达35—40吨。按目前的市价每亩年收入5000—10000元。比种粮食收入要高好几倍。用于饲养牛、羊,由于牛、羊肉价格贵,收入更多。也可以加工成干草或草粉,目前市场缺货,贵阳仅有的两家奶牛场要从东北,甚至美国进草,价格昂贵,所以本地饲草的发展,具有竞争优势。
果桑种苗两年后即进入丰产期,亩产可达3000—4800多斤,鲜果的市价10多元一斤,即使按最低保护价2元一斤计,即达6000—9600元,收入也相当可观。
第二,见效快。实现同步小康,帮助农业脱贫本身就是十分紧迫的任务,见效慢的产业无助于农民早日脱贫致富。况且农民讲求实效,见效快的更易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大家很快会跟上来。地方领导对于见效快,尤其在任期内可以见效的产业,也肯定会大力支持。所以不论从宏观上考虑还是从微观角度想,所选择产业的见效快慢都是十分重要的条件。
皇竹草下种4、5个月即可割草饲养牛、羊等食草动物,如果把草作为产品,它是来得最快的。
在众多果树产业中,以果桑(是一种以桑葚作果品的新型桑树品种)见效最快。树苗下种一年后即挂果,虽然数量不多,但如卖鲜果,当年即可收回投资,并开始获利。它每年在4至6月和9至11月间结两次果,这在果树品种中是绝无仅有的。可见从见效快慢来说应该首推以皇草为代表的高产饲草业和果桑业。
第三,加工易。产农品一般保鲜期较短,易加工,就无后顾之忧。有的产品,不能后续加工,如葡萄、杨梅、桃子、梨子、李子等等,鲜果市场很易过剩,就不能达到增收致富之目的。有的产品后续加工比较困难,(如草莓等)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就容易形成互为条件的僵局——种植者怕没有后续加工能力,不敢种植,而投资者又怕没有一定种植面积。担心加工能力空置,谁都不敢先动手。只有资金实力雄厚者,从种植到加工全盘规划、协同进行,才能比较顺利。但能这么做的企业并不多。农民靠其致富就难。
种皇竹草如能供应养殖场或自养牛、羊,那最好。如没有条件,可收干草或烘干粉碎成草粉也很简单,所需资金都不多。
果桑的保鲜期短,但加工简单,烘干、制成果干,身价就很高。再加工果粉可作为各种食物的添加剂。加工成果汁、果酒也很容易。以上各项加工投资额都不大。
第四,市场容量大。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市场容量小的产品,即使在一开始时价格很贵,利润诱人,但一旦大家都去生产,很快就会过剩,变成负担。这种情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很容易出现的。所以要选择那些市场范围宽、市场容量大,不会过剩,或者至少10年、20年不会过剩的东西,才可以放心大胆地去种植和生产。皇竹草与果桑就属于此类产品。
我国畜牧业发展空间相当大,奶牛业尚在起步阶段。我省更是如此。(贵阳市人均吃奶量是全国省会城市最低的,原因是饲草不足,需要从北方,甚至美国进货。)目前干草和草粉不仅在国内是俏货,在国际市场上也紧俏。我省兴义花之雨公司种植皇竹草的消息一经媒体报导,即引来外省客商订货。
果桑是一种食、药双用的新型果品,市场容量非常大,鲜果可供产地附近。果汁、果酒的口感和营养成分比目前的同类产品(如蓝莓汁、酒、葡萄酒)还好。
国家卫生部早在1993年就将桑葚列为“药食同源”的农产品,《本草纲目》中说:“桑葚,单食止消渴,利五脏关节,通血气,久服不饥,安魂镇神,令人聪明,变白不老”。“令人聪明”指耳聪目明。“变白不老”指可以美容。“久服不饥”,就是可以当饭吃。果桑粉一旦成为中、西食品的添加剂,其市场容量将巨大无比。
第五,劳力省。我省农村大量年轻人进城打工,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也不多。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要不了多久就会遇到劳动成本过高的问题。因此必须选择用工少的产业,或易实行机械操作的产业。
种植皇竹草等高产饲草,有现成的割草等机械,一旦劳动力成本过高,即可采用机械收割。
果桑的优势也在于用工省。在同类产品中,如蓝莓、葡萄、樱桃、杨梅等各类水果都需要人工一颗、一颗摘,当市价下跌、劳动工资上升,再好的产品也只能让它烂在树上,而果桑只要摇一下,成熟的就掉下来,未成熟的,仍挂在树上。几天摇一次就可以了。用工特省。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在见效快、效益好、加工易、市场容量大与劳力省这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占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并不多。从果品来看,稍有优势的产品,目前市场基本已经饱和,有的即将出现饱和,或正面临低价出售的局面。有的虽然有待开发,但将面临后续加工等一系列问题,有的见效太慢育苗要二、三年,到丰产期要三、五年。许多产品具有某一或二、三方面的优势,但其他的不足就成为种植或投资者的畏途。在这五个方面同时具备优势的产品并不多。
发展以皇竹草为代表的高产饲草和果桑业,不仅具备这五个条件,而且还有其他优势。如它们都是多年生作物、根系都十分发达,有利于保持水土,是治理石漠化的好品种。易生长(用农民的话讲是“烂贱”),耐旱(经过近几年大旱的考验)。耐贫瘠(当然单产要低一些)。皇竹草还可以抑制紧茎泽兰(属生态入侵的毒草,目前在黔西南和安顺地区已成灾)的生长,因为皇竹草根很深,植株高大,在吸收肥、水和阳光方面占优势,所以紫茎泽兰长不大。
发展特色农业,不论是政府作决策或从事绿色生态产业的企业,都必须进行筛选。就当前情况来看,发展皇竹草和果桑是2020年我省农民实现同步小康的最好选择。
1995年中共贵州省委曾作决定,要把贵州建成畜牧业大省。2000年,笔者曾作调查,那几年的牛羊的增长率只比人口增长率高0.2个百分点。(人口是计划生育的。)原因是饲草问题。当年推广的黑麦草、三叶草,亩产只有4—5吨。要两亩耕地才能养一头牛。农民不欢迎。皇竹草等高产饲草现已十分成熟,我省完全可以利用贵州雨水多的优势大力发展饲草畜牧业,把贵州建成畜牧业大省,同时使农民脱贫致富。
贵州过去有种桑养蚕的历史。因丝绸业发展的制约,种桑并未给农民带来好处。果桑是以采桑果为主的桑树新品种,是近年从海外引进来的。据笔者了解,国内多有引进,但规模都小,我省可以捷足先登,大规模发展。
最后,还应说明,无论皇竹草还是果桑,长势迅速、植株高大,吸收CO2量和排放O2量,介于乔木和灌木之间,可以成为生态、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果桑每年五月、十月两次挂果,每次采果期一个多月,正值黄金旅游季节。果桑色泽鲜艳,由淡红渐变为紫红,在旅游景区、道路两旁、乡村休闲地种植,不仅可以吸引游客采摘,还为地方风光增色不少。
(作者系省政协原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