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饺子店
□姜仕贵
前不久,在我们居住的小区新来一家东北饺子店,虽然店名是叫饺子店,但供应还是比较齐全,有各种馅的水饺、煎饺、蒸饺,还有清汤、酸汤砂锅粉,口味很正中,生意自然就很好,小店经常是爆满,门庭若市。
一天,一个很要好的朋友过来玩,他前几天就听一邻居说,我们小区附近新搬来一家东北饺子店,再加上他本人也是东北人,自从上大学来到南方以后,他努力的找了好多家饺子店,但是,始终感觉南方人做的饺子再怎么好也吃不出家乡那熟悉的味道了。于是,提前打电话给我,要我作为向导,前往品尝舌尖上的“东北味”饺子。
按照约定,我早早的就到小区门口等候朋友了,远远地就看见他朝我小跑过来了,还不停地一边挥手一边“嗨、嗨”地向我打招呼,待他跑我跟前,我就调侃他:“不就是你们老乡开的饺子店嘛!搞得就像见到你的女神明星刘亦菲一样,你犯得着这么激动嘛?”
“哎,这就是你不懂了吧!都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独在异乡遇故友,那且能是一丝乡愁那么简单呀!”朋友迫不及待地一边诉说一边牵着我的手,叫我赶紧带他去吃饺子。
三步换着两步走,我们很快就到饺子店门口了,不过我们都傻眼了,定睛一看,小店门口居然早已经排了长长的一支队伍。我就劝说朋友:“我们还是改天再来吃吧!现在光排队都要好长时间,或者改天我买了给你送过去,你自己煮就可以了,先到我们家做饭吃吧!”
“我才不呢!你家饭又不是好吃得很!既来之则安之,我就是慕名而来的,麻烦陪我一起等等吧!我请客可以了吧!”看来朋友早已经铁定了心要一战到底,一饱口福,本就心地善良的我只有乖乖陪朋友一起排队了。
都说我们生活在“微时代”,为了打发这无聊的等待时间,我们掏出手机开始做看微信朋友圈的“屏奴”了,可谓是一举两得,一边排队等饺子一边刷V等升级。很快,发现我们前面只有两位了,不免有一种“皇天不负有心人”的成就感,我们开始得意起来。
“后面排队朋友请注意一下,我们今天准备不充分,饺皮用完了,非常对不起大家,欢迎明天再来光顾,谢谢!”突然,从饺子店的橱窗口伸出一个戴着白色厨师帽的头来说到。
一刹那间,我们顿感失落,心里拔凉拔凉的,就像是在严冬时节,本来在火炉旁烤得很暖和的时候,突然被人悄悄往我们身上浇了一盆冷水。我们俩什么也没说,也无话可说,灰溜溜的回家做饭去了。
又过了几天,朋友又来电话说过来吃饺子的事儿。这次,我就给朋友说好了,我去打前战,先去打探密报,看战况再议。
待我前往一探,战况甚好,人稍少,也问了饺子店服务员,今天准备充分确认还有货,便迅速电话给朋友报告战况,朋友也很快就赶过来了。
我也感觉舒坦多了,心想,这次终于可以圆了朋友的一个小小的乡愁梦了吧。我们每人要了一份大碗的韭菜馅的水饺,配上一碟色香味俱全的辣椒水,每人还要了一份冰凉美味五谷羹,佳肴可口,一看朋友那吃相我就禁不住暗暗发笑,还把我们吃饺子的场景拍照发了微信。
“终于找回你的‘东北味’ 了吧!这回没有什么怨恨了吧!”我一边吃,一边调侃朋友。“必须的嘛!很久没有吃到这样的味道了,不过还是要感谢你这个情报员哦!”朋友很满足很得意的回答我。
我们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客人也陆续走得差不多了,饺子店的服务员出来收理碗筷。“服务员,你好!听说你们是东北人过来开的饺子店,我看外面打的牌子也是‘东北’招牌,我这朋友就是东北人,他上次慕名而来排了很久的队却没有吃上,今天又赶过来,你们可以说说东北方言,满足一下我这个朋友的那一抹乡愁嘛!”我笑着和一女服务员打招呼。
“呵呵,你们应该听得出我的口音噶!我虽然在东北呆了几年,但是还不怎么会说东北方言,因为我老家是云南的。所以,就不能满足你朋友的那一抹乡愁噶!”服务员也很诙谐幽默地用一口云南方言回应我。
后来,在我们的交流中了解到,前几年那个服务员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家境也很窘迫,没有钱复读或者上职校,就随父母到东北打工去了,后来到一个饺子店里当帮工,遇到一个好老师傅,看见他们一家人都很朴实诚恳,慢慢地就传授了他们一些“东北”饺子的绝活。几年下来,他们一家积蓄了一些资金后就辗转到这个城市,后又经人介绍才到这个小区来开饺子店。
至于为什么打“东北”饺子的招牌,女服务员的父亲一身新东方厨师范儿打扮,也就是之前从橱窗口伸出一个戴着白色厨师帽的头来和我们说没有饺皮的那个人,他告诉我们,一方面是为了真正传承 “东北”饺子手艺,以答谢传授他们手艺的那个老师傅;一方面在南方打“东北”饺子的招牌,自然会吸引更多的顾客,招揽生意。
自打那次以后,要么是我主动邀约朋友,要么是朋友直接来约我,隔三差五地,即使排再长的队,我们也要去品尝那舌尖上的“东北味”饺子,而且经常给身边的同事和朋友进行推介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