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商局部署“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在商户”活动
本报讯(特约记者 卜 锐)为切实开展好2014—2018年“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在商户”主题实践活动,省工商局近日下发《“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在商户”主题活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各单位结合工商职能和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不断提升全体干部职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切实在广大商户中积极营造明礼知耻、崇德向善、遵纪守法、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据介绍,今年我省精神文明建设围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主线,将通过在机关、校园、家庭、社区、乡村、窗口单位、企业、商户及交通、旅游等领域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发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全省迅速掀起“明五礼知五耻”和大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热潮。按照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安排部署,省工商局作为牵头单位,负责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在商户”主题活动。整个活动将以“仁、义、诚、敬、孝”为五礼、以“懒、贪、奢、浮、愚”为五耻,通过大力开展诚信守法、文明经商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经营主体提高服务质量、文明礼貌待客、严守社会公德、杜绝制假售假、树立良好形象,打造诚信文明品牌。
《方案》要求,进一步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运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企业信用信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引导企业提高诚信意识,自觉诚信经营。积极开展诚信示范典型创建活动,传递“正能量”,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将违法经营者不守诚信的行为纳入贵州省企业诚信体系重点监管对象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档案,实施企业分类监管,充分运用激励机制、惩戒机制,引导经营者加强自律,自觉抵制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工商行政管理诚信守法、文明经营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积极引导和督促经营者知法守法、文明经商、诚信经营,督促商户开展行业自律,热情礼貌待客、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市场抽检和对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不提供规范服务及有欺诈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打击假冒伪劣、查处虚假违法广告工作,通过案件查处进一步强化法制建设,构建依法、守法的和谐环境。及时向社会公布制假售假大要案件查处情况、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和消费警示等,让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商户认识到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及社会危害,积极营造抵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良好氛围。依托12315热线电话等,向消费者及时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不断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及时受理消费者投诉。
《方案》强调,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机制体制,加强督导和宣传,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