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工商以信息化为抓手提升市场监管水平
本报讯(记者 李 丽)为适应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六盘水市工商局结合职能职责,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在提高市场监管水平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中的作用,力争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推动工作创新发展。2013年,该局开发出一套依托于手机和无线网络的市场监管移动执法终端,与省工商局信用分类监管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实现了从计划任务分配到巡查人员开展市场监管整个过程的有效融合。
据介绍,信用分类监管市场移动执法终端系统包括任务自动提醒、信息查询、监管数据录入、拍照取证、主体地址补正、重点监管区域设置、行业设置、认领、退领、电子地图及市场化处理等功能;同时,该终端平台集成了微型企业动态监管功能,如微型企业的标记及营业状态、现场查验情况、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税收返还情况录入等。软件功能模块覆盖原来传统市场监管的所有功能,巡查人员开展市场监管时只需携带一部安装有该终端的智能手机,在手机上即可完成以上各项操作。在进行软件设计时,要求每一个功能模块在功能实现的同时必须简单易用,确保了人性化操作。
信用分类监管市场移动执法终端有以下创新特点:一是实现工商市场监管职能信息化;二是设备携带方便。工作人员开展市场监管时只需携带一部智能手机即可完成操作,减轻了负担;三是操作简便。操作页面基本上是采用列表或勾选等方式进行操作,尽量避免文字输入,在功能实现的同时确保了人性化操作;四是保障市场监管到位。在开展市场监管过程中,市场监管移动执法终端会把当前工作人员所在地的GPS坐标与当前监管市场主体坐标进行比较,如果操作人员的位置与当前监管的市场位置超出一定范围,此时系统会提示录入的监管数据无效,确保数据真实性和有效性,以防“巡而不查”、“办公室巡查”等现象发生;五是功能全面,软件功能模块覆盖原来传统市场监管的所有功能;六是数据传输及时。任务安排可得到即时提醒,对于安排的工作,安装有市场监管移动执法终端的手机上会马上有类似短信的提示,工作人员可及时根据任务安排开展工作。
据悉,市场监管移动执法终端的运用,实现了从原来传统的市场监管方式到无纸化监管的升发,以信息化手段创新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改进和完善市场监管机制的重要创新,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需要创新的市场监管机制,也是提高市场监管效能的必然要求,确保了市场监管到位,最大限度地保障市场不出问题、干部队伍不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