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七军游击黔桂边图志
□文/图 何羡坤
荔波县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1930年4月,红七军一、二纵队3000多人在军长张云逸(解放后大将军衔)、总指挥李明瑞率领下,挥师挺进荔波。从此,荔波成为红军首度登上贵州高原上的第一个县份。
在广袤无垠的茂兰林海,是横跨广西环江和贵州荔波的连片30万亩原始森林,今天已是闻名于世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她是布依、壮族、水族、瑶族等多民族聚居地。1930年4月红七军一、二纵队和1932-1938年东兰红军游击队两段时期主要活动地点就在这片林海里。
驻扎荔波东北坤地的一纵队与驻扎荔波东南板寨的二纵队,相距50多公里。李明瑞派遣中尉参谋莫文骅(解放后中将)在当地老乡引导下找到军长张云逸。遂于1930年4月16日两个纵队胜利会师板寨。
1930年4月16日,红七军板寨前委会议召开,由红七军前委常委、政治部主任陈豪人,红七军前委常委、军长张云逸,红七军前委常委、第一纵队队长李谦主持。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红七军往何处去?二是在广西环江激战受伤的20多个伤病员如何安置?会议最后决定行军路线是攻打100多公里外黔军屯集兵器粮草重地——榕江县城;同时派遣数名红军联络员前往荔波县翁昂乡,做好统战工作,安置伤病员。
何光星,又名何老幺,男,布依族,生于清光绪44年(1885年),贵州荔波县翁昂乡布依族实力派人物。拥有三个营兵力和一个司令部,长期与黔桂两省军阀抗争激战,是反动政府十分畏惧的人。红七军安置伤病员在他辖区内避免被国民党反动派追杀,于是,受红七军军部派遣,红七军宣传员牙美元,红七军军部副官许凤翔等人,前往翁昂乡统战何光星,何光星也派遣第一营营长姚崇周前往板寨与红七军接洽。何光星同意红七军伤病员在翁昂乡坡费寨治疗,红七军送了一些枪支援助何光星,何光星杀猪宰牛慰劳红七军官兵并送几挑银子。
红七军游击黔桂边其中一个目的是补充粮草。在荔波开展了处决恶霸、开仓分粮的革命活动。没收尧所村大地主全耀贤,拉伙村大地主莫绍源,坤地寨大地主覃梓敬,灰岩村大地主欧华轩、欧福源等大户人家的物资浮财,分给当地贫苦百姓,受到黎民百姓的爱戴。
红七军到达荔波茂兰镇时,捉拿横行乡里的团总肖守卿,随部队押到三江县福禄镇,召开群众大会将其枪毙;对平时盘剥百姓的乡税官罗尚群,用门板公布其罪行,在茂兰就地枪决。红七军镇压恶霸的革命行动,极大鼓舞了贫苦青年参加红军的热情。
红七军广泛动员群众起来打土豪、分粮财、为民除害的革命活动,为贫苦农民撑腰,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一大批热血青年踊跃参加红军,佳荣镇青年覃引菊(女)、覃树银,洞塘乡青年姚吉安、玉老旺是他们的代表。
红七军走遍佳荣乡、茂兰乡、立化乡、洞塘乡、瑶麓乡、翁昂乡的山山水水,进驻50多个自然寨,宣传共产党主张,张贴红七军标语,掀起了席卷荔波的革命风暴。图为现今存留在佳荣镇坤地寨碉堡上、茂兰、洞塘木板壁上留存有红七军标语。
月亮山横亘在荔波与榕江绵延百里的山峦屏障,红七军穿越原始森林苗山山区,在秋毫无犯纪律严整的红七军政策感召下,苗族同胞从抗拒对立变成亲切接近,主动为红七军带路和提供食物,为红七军越过奇险深山进入榕江,创造了条件。
攻打榕江县城
1930年4月30日中午,红七军兵分三路攻打榕江县城,下午6时占领城区全境。军部特务连连长李天佑(解放后上将军衔)冒着密集枪炮第一个冲上城墙。此战歼敌500余人,缴获大炮2门,步枪600余支,子弹10万余发,电台一部及军用物资一批。这是百色起义后,红七军取得最大的一次胜仗。红七军连长杨光、排长徐汉章、战士黄汉琪、阮金辉、卢金荣、梁泉等在攻城战斗中壮烈牺牲。
1930年11月红七军主力北上江西后,韦拔群和黄举平领导开展左右江革命斗争,敌人残酷围剿,根据地险象环生。韦拔群牺牲后,东兰中心根据地遭受敌人的疯狂追剿,革命处于白色恐怖低潮之下,为了减轻中心根据地的压力,黄举平作出决定:跳出封锁线,到黔桂边开辟新区,在新区打击和扰乱敌人的封锁,形成外围新区与中心根据地相互策应相互支援的格局。东兰红军游击队在红三营营长韦汉超,营指导员谭国联率领下挺进荔波,开辟新区,在荔波新区组建中共党组织和政权组织,目的是策应东兰中心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减轻中心根据地的压力。
1932年-1938年六年间,东兰红军游击队在荔波、河池开展革命活动,荔波中共党组织接受东兰中心县委直接领导,当时有一条地下交通线,从东兰-南丹-荔波,由东兰中心县委候补委员韦挺生同志作为交通联络员,负责把县委文件如《右江革命委员会通告》,《右江上游各县代表大会决议》,《敬告群众书》,《反对军阀抽丁传单》等,从西山弄京顺着地下交通线,带到荔波,交给中共荔波支部书记韦汉超。
东兰红军游击队韦汉超(广西东兰县板坡村人,红三营营长、中共荔波支部书记),谭国联(红三营指导员),韦挺生(东兰中心县委候补委员、交通联络员),谭耀机(东兰县大同弄肖人,中共翁昂支部书记),何士贤(荔波县洞勤寨人,黔桂边革命委员会副主席),覃桂芬,韦英良,陆浩仁,黄唤民,韦志英,谭敏初,何凤楼(翁昂乡人),何凤清(翁昂乡人)等10几个人,秘密在荔波县城、巴灰(今朝阳)、王蒙、坡缓(今播尧)、翁昂、捞村、平寨(立化)、瑶兰(永康瑶兰寨)、平木(佳荣乡平木)发展革命同盟会组织;宣传右江上游革命委员会有关文告,宣传中共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把日寇赶出中国去;反对荔波国民党反动政府不合理征兵、派款、征粮负担;秘密组建党的组织,壮大党的力量。
1934年5月,中共右江党组织派恩果中心县委书记陆浩仁来荔波,组建具有工农革命政府性质的“黔桂边革命委员会”,并选举韦汉超为主席,谭国联、何士贤为副主席,韦仕英、谭敏初为委员。黔桂边革命委员会接受中共右江上游党组织和东兰工农政府的领导。
荔波县城
茂兰原始森林
挺进荔波时,莫文骅任中尉参谋,解放后中将军衔
红七军板寨前委会议
何光星像
姚崇周像
许凤翔,男,广西平乐人,红七军军部副官,解放后任四川省委第二党校顾问。
牙美元,男,广西东兰人,红七 军宣传员,改革开放后享受正部级待遇老红军。
红七军20多名伤病员疗养地——翁昂乡坡费寨
洞塘乡尧所寨
茂兰乡拉伙寨
茂兰镇全景
覃引菊
覃树银
姚吉安
玉老旺
荔波县茂兰乡洞英寨红七军标语
板寨红七军标语遗迹
荔波县佳荣乡坤地寨碉堡墙壁的红七军标语
月亮山
中共东兰中心县委书记黄举平
红21师师长韦拔群
《右江革命委员会通告》
东兰中心县委旧址(西山弄京了卡屯)
中共荔波支部书记韦汉超
中共翁昂支部书记谭耀机
图为“黔桂边革命委员会”成立旧址——荔波县捞村乡洞勤寨
红七军老战士及其亲属题词
荔波是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不可分割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