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点燃梦想
——省文联文艺支教工作回眸
□本报记者 王 吟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和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省文联启动了文艺支教志愿服务试点项目,项目安排在黔东南自治州凯里市舟溪逸夫中学、炉山小学及贵阳市6所农民工子弟学校。一年来,项目圆满完成,省文联直接投入资金20余万元以及引进社会资金,共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大力推进,并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方式,力求在文艺支教行动上求快、工作思路上求新、形式内容上求活、项目实施上求实、支教效果上求好。为农村孩子点燃艺术的梦想,为农民工孩子插上艺术的翅膀。”谈到2013年省文联文艺支教工作,省文联办公室主任张荣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么说。
据张荣斌介绍,2013年,贵州省被中国文联确定为第一批全国三个文艺支教志愿服务项目试点省后,省文联党组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成立了以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文联主席顾久和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碧川为组长,党组成员、副主席及各部门、各文艺家协会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提出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同抓”的工作思路,为文艺支教工作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开局。张荣斌说,省文联一是强化服务组织建设。按照文艺志愿服务的工作需求,积极向省编办申请成立“贵州省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和“贵州省文艺志愿者协会”,2013年3月经省文联党组研究,成立了贵州省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并抽调2位同志具体负责此项工作,2014年1月15日成立了贵州省文艺志愿者协会。二是强化运行机制建设。贵州文联文艺支教试点项目领导小组多次深入凯里市舟溪逸夫中学、炉山小学以及贵阳市城郊农民工子弟学校进行了大量的专题调研;组织召开省属高等院校负责人、省级各文艺家协会负责人座谈会,听取他们对文艺支教的意见和建议;积极走访团省委、省民委等有关部门,吸收文艺志愿服务工作的经验。在综合调研的基础上相继出台了《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关于深入开展文艺志愿服务的意见》、《 贵州省文联文艺支教试点项目实施方案》、《贵州省文联文艺支教凯里试点项目工作方案》及《志愿者管理办法》等制度,为文艺支教志愿服务试点项目工作全面铺开提供了有力保障。
张荣斌感叹道,文艺支教志愿服务工作对于省文联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工作,因此,举措必须要有力度,工作必须要有重点,推动力必须要有强度,集中力量推动文艺支教项目试点工作蓬勃开展。省文联的做法是:
——“文艺进课堂”为农村孩子点燃艺术的梦想。根据省文联调研实际情况,贵州省第一批文艺支教试点项目选定为黔东南自治州凯里市炉山小学和舟溪逸夫中学。2013年3月21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第一期文艺支教招募工作,贵州省文联网、上海市文联网、山东省文联网、黑龙江文联网、贵州日报等发布了招募公告。2013年4月11日至16日,组织省文联文艺支教志愿者赴四川绵阳参加中国文联文艺支教志愿者培训会。2013年4月22日,贵州省文联文艺支教试点项目启动仪式在凯里市炉山小学举行,遴选的文艺支教志愿者赴舟溪逸夫中学、炉山小学开展文艺支教工作。截止到2013年12月,两期文艺支教项目工作共招募了志愿者35名,志愿者来自全国各地,有大学生、在职的艺术家、热心公益事业的文艺青年等。重点开展了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民族民间文艺等教学,受益学生近万人。
——“‘艺术教室’进校园”为农民工孩子插上艺术的翅膀。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我省有630万名农民工在省外打工,留守儿童达到116万,就贵阳市云岩区而言农民工孩子达10万人以上。这些坐落在城市周边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因经费、办学条件、艺术师资等原因,艺术教育成为可有可无的“副科”,同时专业艺术教师的短缺,成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短板”。 针对这一现状,省文联启动了“云岩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文艺支教项目”。积极加强与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联系与合作,2013年在10所农民工子弟学校组建了10个“艺术教室”。同时,向社会公开招募了19名文艺支教志愿者深入学校开展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曲艺等两个学期的文艺支教工作,受资助开展支教培训项目的学校由第一期的5所扩展到第二期的6所,4月份启动以来,受益学生及家长约5000人次。
——“艺术培训进老师队伍”为基层学校老师提升艺术教学水平。就目前文艺支教不能“全覆盖”,基层中小学艺术老师极度缺乏,很多从事艺术教育的老师都不是专业艺术院校毕业,而是“半道出师”的这一情况,省文联还组织书法、音乐、舞蹈、曲艺、美术等艺术门类的艺术家深入凯里市、云岩区基层学校为当地老师开展艺术短期培训和指导,进一步加强基层学校艺术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提升教学质量,同时积极为当地学校老师共同编排节目,采取“以练为教”的方式开展辅导和培训。积极组织艺术家开展以“送欢乐·下基层”、“艺术点燃梦想·贵州文艺志愿服务——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慰问演出及“艺术点燃梦想——关注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文艺支教教学成果图片展暨少儿绘画作品展”等方式,加大对基层老师、学生的培训和指导,为基层学校这片“文艺旱土”浇灌更多的水和养分,让农村、农民工子女享受城市孩子一样的艺术教育,让基层学校成为孩子们“艺术的绿洲”。
据记者了解,2月20日, 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召开了第一届主席团第一次会议暨常务理事会。会议讨论了协会机构设置及分工工作方案,商议了2014年文艺支教志愿者招募方向。会上,顾久和部分艺术院校负责人签署了文艺支教实习基地协议。顾久强调,要充分发挥协会优势,通过招募选派一批具有音乐、舞蹈、美术等专长的文艺工作者和艺术院校师生到中西部地区贫困县中小学,开展艺术类课程教育志愿服务并逐步形成接力机制,探索可以推广实施并长期开展的文艺志愿服务项目模式,培育具有示范引导作用的文艺培训和文艺支教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为基层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提供切实有效的文艺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