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3期 本期15187版 当前B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4-01-28

奋勇驰聘苗乡山区 改革创新服务发展

——记“全国工商系统先进集体”松桃自治县工商局

□熊 鸿

  连续五年,年度考核荣获全市工商系统一等奖及全县垂管系统前三名,“五好”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创先争优”、“贵州省依法行政试点单位”等无数荣誉,凝聚着山区苗乡松桃工商“经济”卫士奋勇驰骋的辛勤汗水。

  地处黔湘渝边区、典型“老少边穷”的松桃苗族自治县,辖28个乡镇73万多人,少数民族人口占人口总数近50%,国土总面积3409平方公里,该县工商局下设7个分局、12个股室,有干部职工79人。

  面对地域辽阔、干部人数少、工作压力大的实情,近年来,松桃自治县工商局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四化建设、四个统一、四个转变、四高目标、三个过硬的指导思想以及省工商局“12345”工作思路,弘扬“团结拼搏,开放争先”的松桃精神,积极争比进位,充分发挥“经济”卫士的职能作用。

  “五比五求”提振精气神

  一是比知识,理论武装求深。结合县委讲学、巡学、述学、考学的干部理论“四学”活动,每年作宣讲报告4场以上,虚实结合讲清道理、情理交融达成共识,广大干部实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

  二是比纯洁,作风建设求廉。以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为抓手,构建廉政责任管理网络,去年全县民主行风评议位列垂管部门第一名;以贯彻党风廉政建设法律法规为重点,构建公正执法、廉洁自律氛围;以“岗位廉政风险点”防范为根本,构建权力运行动态公开和动态监督氛围;以警示教育为载体,构建学模范当先进氛围。构建行政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同步的层层监督监管网络体系,五年来没有发生干部不廉洁现象。

  三是比能力,业务本领求精。干部练本领,争一流。公开承诺材料齐备、符合法律法规,企业设立(变更)登记办理由规定15至30个工作日办结缩短为1个工作日;企业年检办理由规定5个工作日办结缩短为1个工作日;户外广告登记当日办结,按照行政许可规定的办结时限,缩短时限达95%以上。

  四是比效率,工作方法求新。推行“条件具备的畅通、非基本条件不具备的变通、基本条件不具备的沟通,材料齐全马上办、材料不全指导办、紧急项目加班办、特殊项目跟踪办、重大项目帮助办”的“三通五办”服务措施。该局创新“粘贴式”食品监管台账、食品信用积分监管台账,“粘贴式”食品监管台账获全省创新工作奖。

  五是比服务,对待群众求诚。在“四帮四促”、干部下基层、“干群连心.同步小康”等活动中,真心服务群众、真诚对待群众。先后联系帮扶沙堡、邓堡、干沙坪、盘报、懂汝、下棚等村,先后为他们落实解决帮扶资金16万余元,改建村小球场及连户路各1个,送去电教设备和桌椅18套,慰问受灾户26户,修善人畜饮水池4口,指导村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微型企业14户。

  “三点三新”释放正能量

  以农村经济为着眼点,地方发展实现新跨越。围绕“两加一推”和县委“五县五化”战略,以“一原则三战略”优化服务推动跨越发展。

  一原则即“非禁即允”原则。兑现对外承诺16项措施,共有市场主体12470户。

  三战略分别是,一是引领发展战略。以“3个15万元”工程引领地方发展,累计登记微企721户,注册资金13394.1万元,带动4257人就业。兑现财政补助资金1790万元。二是品牌创建战略。开展“一分局双标”、“一县一牌”品牌创建,拥有注册商标132件,贵州省著名商标6件。三是农专拉动战略。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拉动农村发展,全县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27户,出资总额77748万元。

  以市场经济为发力点,依法行政收到新成效。实施“二整治五行动”,加强依法行政,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开展以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及侵犯知识产权和虚假违法商标、广告整治为主的二整治。结合“平安松桃”创建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累计登记注册网吧61户,检查已登记的网吧2137户次,查处取缔无照“黑网吧”24户,没收电脑198台;三年来,监测广告748条,清理不规范广告牌匾86块,补办户外广告登记证23个,办理广告案16件;查处商标侵权案23件。

  积极采取五行动,一是无照经营取缔行动。拉网式检查市场主体71256余户次,排查出未亮照经营437户、无照经营282户,立案查处无照经营案243件。二是打传防控行动。创建“无传销社区” 33个,杜绝传销行为在该县出现,规范直销行为。三是治理商业贿赂行动。查处商业贿赂案件10件。四是开展合同备案行动。收集整理格式合同179份,合同格式条款1862条,建议修改与责令整改46条,查处13起合同违法案件。五是推进执法规范行动。强化执法规范化,三年来累计办理各类案件892件,罚没款80余万元,办理万元以上大案20件,办理行政指导案478件。

  以民生经济为落脚点,消保维权展现新成果。围绕民生经济,以“三让”措施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是消费维权受理让群众满意。以“12315”行政执法体系“四个平台”建设为抓手,累计创建“一会两站” 253个,受理消费者咨询、举报126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150万元。二是食品安全整治让群众放心。三年来累计出动8000余人次,车辆2300余台次,检查食品经营户16万余户次,查办食品案61件;每月快速检测群众关注的食品,累计检测4189个批次,定向抽检227个批次;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184个、示范街1条。三是“红盾护农”让群众安心。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和“麦畏.草甘膦”假农药清查“红盾护农”专项行动,累计出动2680人次、车辆800余台次,检查农资经营户4000余户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