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4期 本期15008版 当前B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3-12-26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老百姓反映较多的问题之一。产生这问题的原因有许多,但医疗投入严重不足、体制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等,无疑是主要的。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九三学社省委通过调研后提出建议:

推进多元化投入促进医疗事业改革发展

□本报记者 蒋兴华

  现状:投入不足 运行机制不完善

  “医疗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之一。当前,由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制的试点,适度降低公立医疗机构比重,形成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九三学社省委有关负责人说。

  这位负责人介绍,从省内外医疗改制的实践看,加快多元化投入医疗卫生事业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提高服务质量,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战略选择。然而,经过调研,我省的现状存在以下不足:

  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矛盾还很突出。病人就医经常“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即便是收费百元以上的“特科门诊或特需门诊”也是门庭若市。一方面是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严重不平衡,制约着公立医院发展;另一方面是医疗机构体制、机制不合理,严重制约医疗服务的全面提高。医疗资源大部分集中在中心城市,而缺少医疗资源的农村及欠发达地区,大量患者难以得到及时有效和价格合理的医疗服务。

  近年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但参保率与薄弱的医疗资源存在突出矛盾,特别是在农村参保而得不到应有医疗服务矛盾还很突出。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产权不明晰,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内部管理混乱;二是资金短缺,限制医院发展后劲;三是人力资源浪费严重,制约了职工潜能发挥,影响职工积极性;四是一些业务量很小、社会服务面狭窄的企业医院却在收支难以为继中占有一些宝贵资源。还有, 公立医院面临着诸多压力。一是时代需要变革和固有制度存在矛盾所带来的巨大阻力;二是医疗资金短缺的压力;三是人才资源争夺的压力。很多医院以优厚待遇从公立医院挖走技术骨干,高端人才的匮乏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虽然私立医院有所发展,但在规模、医疗条件、信誉度方面都存在着严重不足。公共卫生和农村及社区医疗卫生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尚待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等等都呼唤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探索:促进医疗改革多元化投入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问题,九三学社省委进行了有关探索,觉得各地一些医院应该把募集资金用于购置设备、改善就诊条件、提高医疗水平,既减轻了地方财政负担压力,又在扩大公立医院资本的支配范围,扩大公立医院国有资本实力方面激发出活力;既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工资待遇,也改善了服务态度,又使医院各项效益明显提高,并形成良性发展态势。

  如,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借鉴省外公立医院改革实践,在没有增加财政任何负担情况下,运用集团化模式,采用多元化投入股份合作制运行机制,对贵阳铁五局中心医院、贵州铝厂职工医院、贵州安顺红十字医院、贵州仁怀县医院进行改制重组,为我省医疗体制改革作出了有益的探索:2007年前,贵医附院对铁五局医院进行改制,该院及贵州科开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由贵医附院整体接收铁五局医院,与原贵州省肿瘤研究所、贵医附院肿瘤科重组,改制组建成股份制企业化管理的非营利性的贵州省肿瘤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2011年10月通过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评审。改制后的贵州省肿瘤医院成效显著,仅2011年度,门诊达2.98万人次,同比增长7.39%;入院1.12万人次,同比增长33.34%;出院1.1万人次,同比增长33.96%;外科手术4197例,同比增长23.99%,荣获“2012中国改革创新示范医院”、“2012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医疗连锁品牌”、“2012中国十佳优秀非营利性医院”等20余项省市有及厅级各种表彰。

  2011年,贵医附院对贵州铝厂职工医院采用集团化模式重组,以多元化投入形式成功进行了股份合作制改制,成立了非营利性贵医附院白云医院。与此同时,贵医附院还对原安顺市红十字会医院、仁怀医院等进行了股份制改革的大胆探索,同样取得良好成效。

  这位负责人说,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可以缓解政府资金压力和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建议:构筑不同形式的横向合作关系

  通过调研和探索,九三学社省委提出以下建议:

  (一)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尽快建立起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大胆借鉴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成功经验,鼓励和支持多类型社会资本进入公共医疗体系,参与各类医疗机构股份制改革。

  (二)着力推动医疗机构实施集团化、品牌化战略。确立几个服务、质量、效益比较好的医院作为试点,打造省内几家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龙头医疗集团,构筑不同形式的横向合作关系,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合,大幅度提高医疗水平。

  (三)对改制医院发展给予更多政策支持,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并合理确定执业范围。

  (四)在技术职称考评、科研课题招标及成果鉴定、临床重点学科建设、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资格认定,项目审批程序,大型设备配置许可(包括医疗车辆限号问题)等方面,给予与公立医院同等的待遇,以促进医疗体制的实质性改革。

  (五)从政策上鼓励推动高素质医务人员合理的多点执业,弥补医疗机构核心医疗专家不足的缺陷,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回复:完善有关措施

  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九三学社省委《推进多元化投入促进医疗事业改革发展》的建议是否可行?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省发展改革委(省医改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关于提案中涉及的问题及建议,我们都高度重视。

  这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我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医改精神,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在我省各地举办医疗机构,积极稳妥推进社会办医,着力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其表现为一是保障公平待遇,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很早时候,省卫生厅制定《关于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 对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各类规模化民营医疗机构提出了总体目标、具体要求和政策措施,切实保障民营医疗机构在准入、医院评审、医保定点资格、职称评审等方面和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之后,《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放宽民营经济发展限制,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卫生事业发展。

  关于“着力推动医疗机构实施集团化、品牌化战略,打造省内几家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龙头医疗集团,构筑不同形式的横向合作关系,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合,大幅度提高医疗水平”等,这位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为逐步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共享目标,大幅度提高医疗水平,国家根据区域医疗中心布局建设和区域医疗服务工作实际,开展了省级和市(州)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如:建立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开展“帮扶式托管”模式,支持开展医疗联合体医保政策研究,与国内一流医院开展远程诊疗合作等。总之,为有效加强我省医疗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目标,因地制宜,鼓励各地积极开展医疗集团化模式试点,探索构筑以区域性医疗联合体为基础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同时,将督促有关部门就推动医疗机构实施集团化、品牌化战略开展相关调研工作,积极探索符合我省实际的医疗机构集团化的路子,一句话,完善有关措施,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