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关键在落实
━━兼谈省政协机关“帮联驻”实践活动
□胡志光
省政协机关党组坚持以“三实三同”为重要载体,以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为有效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机关党组提出的基层群众是否有饭吃、有水喝、有房住、有衣穿、有钱用、有学上、有火烤、有医院看病、以及过年过节是否有肉吃、有酒喝等“十个有”具体民生工作,扎实做好“帮联驻”工作,认真走好为群众着想、帮群众办事、让群众赚钱这“三步棋”,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与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双促进、双丰收。
心中时刻装着群众━━为群众着想
机关党组制订下发的《关于省政协办公厅挂帮联系七星关区工作的意见》、《省政协机关2013年度“帮县联乡驻村”工作计划》,把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招商引资、捐资助学、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13个方面项目,作为省政协机关帮扶重点工程。同时以办公厅文件对朱昌镇、千溪乡希望省政协办公厅帮助协调解决的25个问题印发省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及办公厅所属各部门、各处室,供大家有针对性有选择地开展帮扶活动,为基层办实事做好事。省政协办公厅派出的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及时制定了《2013年度七星关区朱昌镇、千溪乡驻村工作计划》,将五大项24小项工作列为驻村干部履职尽责、为民服务、助推发展的重点目标任务。省政协办公厅今年共选派6名干部到七星关区以及朱昌镇、千溪乡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除一名正处级干部挂任区委副书记外,其余5名干部全部自带行李,生活自理,吃住在两个乡镇的5个行政村。办公厅分别在朱昌镇的双堰村、千溪乡的法朗村设立了机关干部驻村工作点,每个点上安排6张床。2013年上半年,分别由机关党组成员带队,分6批将50名厅处级干部送到朱昌镇、千溪乡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每批下基层干部驻村时间不少于10天。驻村干部除与村干部就发展情况进行协商对接外,每批干部轮换进出,从不给乡、镇、村提要求、添麻烦、增负担。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省政协机关党组成员于7月16日,再次来到朱昌镇和千溪乡,手提意见箱,驻村入户征求意见,并在千溪乡法郎村召开现场办公会,围绕群众提出的22条意见建议逐条进行研究,对特困户樊亮平危房改造资金问题、河沟组便民桥修建问题、残疾人赵华猪舍扩建问题、养殖户樊根铭七彩山鸡发展问题以及法朗小学、沙垮小学建设问题等7条意见建议现场确定落实方案,明确整改落实措施。
充分发挥政协优势━━帮群众办事
点面结合、重点帮扶,发挥优势、助推发展,是省政协办公厅深入开展“帮联驻”活动一直坚持的基本思路。一是面上帮扶效果明显。2013年1月27日,省政协办公厅利用“两会”间隙,组织召开了“省政协委员支持七星关区经济社会发展招商引资座谈会”,省金融系统、经济管理部门、企业界中的部分省政协委员以及部分省政协驻港澳委员20余人参加了座谈交流。会上,七星关区政府与北京联拓集团签署了建立联拓汇鑫国际汽车商贸城协议。4月24日至25日,省政协办公厅再次组织省政协委员中的部分企业家深入到七星关区开展招商引资现场考察调研活动,其中部分企业家对在七星关区医药事业、教育事业以及文化建设等项目中投资建设表现出强烈的意愿和信心。二是重点帮扶效果明显。在做好对七星关区面上帮扶工作的同时,省政协办公厅将朱昌镇和千溪乡作为重点帮扶对象,从教育、医疗、水利、种养殖业等方面积极给予支持。办公厅先后组织部分专家到朱昌镇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义诊活动,向前来就医咨询的群众发放了价值3万余元的药品;邀请北京金色摇篮幼儿园(贵阳)教师对朱昌镇同心幼儿园教师进行培训,并捐赠幼儿书籍100多册。先后向双堰村贫困家庭捐赠价值3万多元的生活用具100套(件),向朱昌镇、千溪乡考取二本以上大学的61名贫困大学生每人资助1000元共计6.1万元助学金。协调非公企业家、社会爱心人士,为千溪乡沙垮小学、法朗小学购置价值5万多元的乒乓球台、单双杠、篮球架等体育健身器材;向沙垮小学200名学生每人捐赠一套服装(运动鞋)及图书和体育用品,价值共计6万多元;向千朗沟小学350名学生每人捐赠一件棉大衣及部分文体教学用品,价值达6万多元;向千溪乡民族中学、沙垮小学捐赠14万元约6000多册图书;协调创维集团贵州分公司出资5万元资助七星关区特困大中学生共15名完成学业;协调邓廷琮基金会资助毕节学院特困大学生10名;向千溪乡敬老院赠送价值5000元的常用药品。省政协办公厅协调有关部门为法朗小学教学楼危房改扩建项目已申报立项。省政协办公厅先后为沙垮村协调烟水配套工程项目资金30万元,为千溪乡协调水产养殖项目资金12万元、灌溉工程项目资金30万元,向千溪乡政府赠送办公电脑15台,为千溪乡法朗村、兴荣村协调资金6万余元,修复饮水工程和购置农用化肥。
千溪乡法朗村河沟组樊亮平一家6口人,有3人残疾。全家居住在年久失修、四壁透风、摇摇欲坠的破旧木屋里,生活十分贫困。机关党组经与乡村干部协商,现场决定把其家中一名残疾儿童安排在离学校很近的乡“老年公寓”食宿,由省政协办公厅负责协调资金8万元,为樊亮平重新修建一套约100平方米两进两出新房,并动员机关厅处级干部向樊亮平捐款1万多元,为其添置了电视机、电饭锅、衣柜以及三张新床等生活必需品,9月下旬新房竣工搬迁后,李月成秘书长带队到场表示祝贺。
共创同步小康致富路━━让群众赚钱
根据专家建议,法朗村种植红缨子高粱比种包谷每亩将增收1000多元。据此,驻村工作队主动联系种子和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培训,指导法朗村6户农民试种红缨子高粱100亩。邀请高级农艺师、教授王晓理到朱昌镇王家冲村为果树看病把脉,及时保住了果农打算砍掉的250亩艳红桃、500亩金秋梨,及时保住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朱昌镇双堰村残疾人赵华,全家五口人仅靠妻子做豆腐生意维持生活。办公厅在协调资金3万元,帮其购买6头红毛种猪的基础上,再次借款2万元,帮助改扩建猪舍,促其向规模化养殖业发展。今年,赵华共出售生猪10头,收入3万余元,现有存栏猪50头,700平米新猪舍扩建工程基本完工。为帮扶千溪乡法朗村樊根铭兄弟两“七彩山鸡”养殖业发展,办公厅在为其投资4万元购买2台电煤两用孵化机、1台发电机的同时,多次从贵阳聘请专业技术员现场指导孵化、脱温等技术,现场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组织附近50多村民参加了培训学习。7月份,办公厅又资助6万元,帮其扩建鸡舍,并在法朗村积极推广扩大七彩山鸡饲养范围,力争将千溪乡培育成“七彩山鸡”养殖示范基地。2013年,樊根铭兄弟俩“七彩山鸡”销售收入2万多元,现有存栏七彩山鸡2000多羽,从而为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作者系省政协机关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