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14808版 当前B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3-11-21

下基层 送文化 促发展

——省政协组织知名书画艺术家全省行系列活动报道之五

走进“中国凉都”六盘水

  根据省政协书画院年度工作计划和六盘水市委的邀请,省政协书画院组织我省部分知名书画艺术家,在省政协副主席、书画院顾问左定超和省政协秘书长、书画院院长李月成的率领下,于11月6日至10日赴六盘水市盘县、钟山区、水城县和六枝特区开展“下基层、送文化、促发展”活动。省政协书画院向六盘水市委赠送了戴明贤老师创作的书法作品《田雯铁索桥诗一首》、查晓老师创作的国画作品《花鸟》,向六盘水市政协赠送了陈加林老师创作的书法作品《文以载道》、王忠才老师创作的国画作品《清江道中》,并分别向盘县、钟山区、水城县、六枝特区赠送了蒋明泽、杨小吾、马庆中等老师的作品。

  书画家们每到一处都亲眼看到和感受到了当地的建设、发展和变化,还考察了世界古银杏之乡盘县妥乐、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六盘水美术馆、六枝牂牁江和梭嘎人类生态博物馆等地,并深入农户家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大家深深地感到,近几年来六盘水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为出发点,以和谐的人与自然相处之道为追求,努力将“中国凉都”这个品牌的钢铁矿产城市打造成一个宜居、美丽的六盘水。杨霜老师写诗作赋赞美“中国凉都”:“春风花海接崔嵬,七彩缤纷夹道来。出自天然饶野趣,殷勤争为客人开。”“夏日山林映水光,凉都不愧镜清凉。气佳风爽留客住,好为来宾添健康。”“层峦如画爱高秋,遍野黄金不胜收。银杏叶飞尝白果,山川绚丽把人留。”焕然一新的现代城市建筑、山水融合自然整洁的村落、风景优美的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特别是文化建设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馆、大剧院和美术馆等,更是与周围山景相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当地的人文风貌。书画艺术家们为之振奋,提议在六盘水市建立贵州省政协书画院创作基地。该建议得到六盘水市委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经省政协书画院领导同意,贵州省政协书画院创作基地于11月8日在六盘水市美术馆正式挂牌,省政协副主席、书画院顾问左定超,六盘水市委书记王晓光等出席揭牌仪式,这项活动受到了众多书画艺术家的高度赞誉。

  在六盘水活动期间,书法家们挥写行草、篆书,笔画互相搭在一起形成的间架结构,让人觉得合理,感觉舒服漂亮,蕴涵着深厚的气质精神,为中国人写好中国字,是责任、是乐趣、是骄傲,作了最好的诠释,使我们从内心对书法充满着敬畏。国画家们凭借深厚的家学渊源,加之独特的生命体验将世间平凡无奇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鸟一鱼都带入属于画家的艺术世界,诉说着他的简远淡真的精神诉求,承载着画者的情感,诉说着画者的心境,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中国人民当代的精神面貌。一幅幅大气磅薄的乌蒙山水画、长角苗人物画、银杏、紫藤花鸟画,使我们看到了艺术的大千气象,并为之震撼。工作人员在创作现场,乐此不疲给艺术家抻纸、添墨、递印……场面感人。经过四场,长达16个多小时的精心创作,书画家向四个县(区)赠送了近300幅书画作品。

  这次“下基层、送文化、促发展”全省行活动,对于促进我省文化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书画家们每到一处,都成为当地的文化盛事和头条新闻,一幅幅现场创作的书画作品,都是珍贵的艺术作品,积极歌颂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人民幸福生活,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和各民族的共同进步。特别是集中组织了这么多全省知名书画家们主动下基层,面对人民群众宣传和传播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还留下数百幅艺术作品,十分难得和罕见。

  这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意义深远,充分展示中国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深受当地群众好评和赞扬,提高了人们对中国书画艺术的认识和审美能力,更对青少年学习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起到了很好的引导教育作用,为当地的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动。

  省政协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张润生,副院长章迪诚、张忠敏、邓健、包俊宜和部分书画家参加了这次活动。

  左定超副主席(左一)、王晓光书记(右一)、张润生常务副院长(中)为贵州省政协书画院六盘水市创作基地揭牌

书画家们向六枝特区赠送集体创作的大型山水、花鸟作品

左定超副主席(右)向钟山区赠送书画作品

书画家们与六枝长角苗群众合影

李月成秘书长(左二)向六枝特区政协赠送书画作品

点评书画爱好者的作品

书画家们在现场创作

张润生常务副院长(右二)向水城县赠送书画作品

现场创作的人物画

现场创作的大型山水画

现场创作的部分书法作品

现场创作的花鸟画

  省政协书画院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