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14808版 当前A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3-11-21

打造实体经济新动力 成就高新技术引领区

——贵阳国家高新区以科技创新助推跨越发展纪实

□高欣萱 本报记者 刘启靖

  今年以来,贵阳国家高新区围绕“高”、“新”做文章,结合深入开展的“三找”(找问题、找差距、找目标)活动,以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契机,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全力引进和聚集高端项目,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倾力打造高新技术引领区,为发展实体经济注入了源源动力。

  项目建设 狠招实招提高项目入园率开工率投产率

  9月24日,作为中关村“牵手”贵阳的系列项目之一,贵阳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在贵阳国家高新区正式启动开园。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将建设成为“中国西南电子商务总部”,聚集国内外优秀电子商务企业入驻,并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更好推广我省酒、茶、中药材等优势资源,带动省内相关生态产业发展。项目完全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交易额300—500亿元,年营业收入100亿元。

  据介绍,贵阳国家高新区把产业园区的项目建设作为当前项目投资的重中之重,出实招,出狠招,千方百计提高项目入园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项目投产率,并成立了以工管委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协调服务领导小组,强化跟踪服务,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启动北京·贵阳创新驱动区域合作系列活动到现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该区在活动期间签署的北斗应用基地、中节能贵阳高新总部基地、云狐时代手游基地等6个项目已完成工商注册,同时由于贵阳市与中关村开展深度合作在全国凸显了“磁场效应”,活动以后,该区又引进了北京达美投资、碧水源、创毅讯联,广州安维思,深圳汉业达,河北浅海集团等10余家企业。

  据了解,在贵阳国家高新区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目前已聚集了项目47个,其中振华新材料、中航凯阳发动机维修基地等9个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投入使用,其余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这批项目总投资约337亿元,预计建成达产后可实现产值500亿元以上。而在金阳科技产业园,作为发展“一楼一业态”“微集群”的载体,目前已实施的“腾笼换鸟”项目有德福中心、金利大厦等19个,总投资132.5亿元,到2014年,将累计完成近100万方的楼宇建设。

  产业发展 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助推实体经济大发展

  近日,贵州皓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产出单体重达118公斤的蓝宝石晶锭,再一次刷新亚洲同行业记录。该公司投产仅一年多便占领了国内市场近20%份额,跻身行业三甲。目前,皓天光电计划投资32亿元,在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建设年产3000万片蓝宝石衬底材料及切磨抛等下游配套产业生产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30亿元,年税收3.5亿元,新增就业1500人。

  贵阳国家高新区坚持“高端引领、高头嫁接、高位切入”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据介绍,该区紧紧扭住发展实体经济这个“牛鼻子”,以加快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高新园区为平台,全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软件与信息产业、光电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围绕孵化、转化以及产业链条的延长拓展加快项目引进和谋划,目前已经形成了新材料正负极、LED上下游等产业链,并引进了3D打印、富士康等一批前沿技术和高端项目。

  同时,该区围绕“高”、“新”做文章,加快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着力打造高新技术引领区。自2011年以来,该区区级财政累计安排超过1.6亿元技改扶持资金,支持区内航宇科技、景峰制药、雅光电子等一批企业实施技改升级。目前,高新区经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79家,占全省的35%;国家认定的双软企业106家,占全省的60%;通过CMMI评估认证企业7家,占全省的100%。

  科技创新 无缝融合外来创新动力与内生发展动力

  借助中关村与贵阳市开展北京·贵阳创新驱动区域合作系列活动这一平台,雅光电子和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签署了“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型功率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院士工作站”合作组建协议,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言荣教授成为进站院士。正是依托在技术上的不断创新,雅光电子2012年投产,今年已全面达产,目前已具备年产8000万支高可靠大功率轿车发电机用雪崩整流二极管的生产能力。今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31.8%,利润增长92.8%。

  在贵阳国家高新区,像雅光电子一样,通过走产学研政联合创新推动自身发展的企业还有很多。数据显示,目前,该区50%以上的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已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截至2012年,全区企业共获得国家、省、市科学技术奖29项,其中国家级科学技术奖1项,省级科学技术奖14项,市级科学技术奖14项,开发了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

  而贵阳国家高新区,则成为企业科技创新背后的强大推手。据了解,该区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构建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政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和载体,引进科技银行,推动科技与金融无缝融合,着力改善和优化企业创新创业环境。目前,高新区聚集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及其他专业研发机构90余家,建成了9个院士工作站。建成了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12个,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