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14768版 当前B2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3-11-14

  “国培计划”全称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旨在为农村中小学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骨干力量。2010年10月,“国培计划”在我省拉开帷幕。在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九三学社省委提案《关于加大“国培计划”实施力度的建议》指出,在贵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中,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因此,要强化新一轮“国培计划”的管理工作,并提高培训实效。

提案建议——

加大我省“国培计划”实施力度

□本报记者 曾 丹

  提案直陈项目实施瓶颈

  2010年10月,“国培计划”在我省拉开帷幕。“国培计划”全称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旨在为农村中小学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骨干力量。通过三年多的运作,“国培计划”在我省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重视不够,宣传不到位,部分骨干教师不愿参加培训等现象。在提案《关于加大“国培计划”实施力度的建议》里,九三学社省委指出了“国培计划”在我省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宣传力度不够。我省“国培计划”虽然实施进入了第四年,但宣传力度不够,体现在一些部门对它发挥的作用不了解,社会知晓率不高;部分参训教师不明白“国培计划”实施的目的和意义,存在被动受训现象;部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国培计划”实施重视力度不够,部分学校怕影响正常教学不愿选派骨干教师参训等情况。

  接受面对面培训的农村教师数量有限。采取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方式,使我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得以走出大山,到教育发达地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得到提升。但能够参加这种集中培训的毕竟只是极少数,面对面培训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的数量极为有限。

  “远程培训”学员多但实际效果有限。采取“远程培训”方式,虽接受培训的老师数量多,但因参训教师、参训学科、参训教师所属的学习平台都分布较散,存在监控管理难、指导难、沟通协调难等问题,导致课时量得不到保证,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性不强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培训的质量。还有个别地方参训教师注册、上线率不高、未能按要求组织集中培训学时;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乡镇小学的硬件、软件设施匮乏,很多地方根本不通网络等问题都制约和影响了“远程培训”的质量与实际效果。

  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问题突出。调研中学员反映较多的问题集中在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上。针对性强、适应性高的培训课程和研修资源匮乏,在培训方案设计、培训课程安排和专家选择的科学性上存在欠缺,导致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还有远程培训项目部分学科课程设置上更新率不高等问题。调研中发现,在“国培计划”项目管理上重视学员学习阶段考评,忽视校本研修阶段考评,重视满意度考评,忽视生成性成果考评。

  缺乏考核评估标准。目前缺乏规范的培训课程标准和切实可行的培训成绩评定标准,缺乏完善的培训考核评估标准和制度,因此制约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特别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培训效果的检测和评价上,缺少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造成“国培计划”前期工作比较扎实,后续工作却相对薄弱的状况。

  就我省“国培计划”项目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九三学社省委提出以下建议:加大宣传力度;重点解决我省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软件和硬件设施;进一步增强“国培计划”培训的针对性;增强“国培计划”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建立和完善检测监控与评价反馈机制。

  主管部门强化实施效果

  省教育厅为本提案的主要承办单位,为此,记者到省教育厅进行了采访。

  “ 2010年10月,我省正式开始实施‘国培计划’。”记者从省教育厅师范处了解到,“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其中,“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培训项目”由中央财政每年划拨5000万元专项经费,对各省(区、市)中小学教师进行示范性培训,项目将为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骨干作出示范。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则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培训,同时引导地方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我省的“中西部项目”包括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和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三个项目。

  “‘国培计划’项目已成为我省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在全省各项目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近年来,高质量、高水准的实施了“国培计划”项目,全省分层、分类、分岗培训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累计近10多万人,成效显著。“以这样的培训力度,三年时间贵州就能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轮训一遍,‘十二五’期间就能将全省中小学教师轮训一遍。”记者在省教育厅了解到,培训方式采取“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远程培训”三种。2010至2011年共培训一万余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骨干教师。而“远程培训”覆盖到全省九个市(州、地),培训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英语等学科。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省教育厅针对省内培训资源不足的情况,将“国培计划”中的高级研修项目放在了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省内培训机构主要承担置换研修和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加强了音、体、美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特岗教师、毕节地区等边远落后山区教师的培训,提高了农村学校师资整体素质,改善了我省义务教育农村师资薄弱的状态,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2012年实施的针对性更强,主要对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的短期培训。

  “省内承担‘国培计划’项目培训的主要是师范院校。”据悉,我省贵州师范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两所高校获批进入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高等院校行列(全国共有90所院校<机构>为“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培训机构)。我省承担“国培计划”项目的师范院校,通过“国培计划”项目的实施,推动了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深化和改革,加强与省内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了高校教师培训专业化水平,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

  “推进我省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记者从省教育厅师范处了解到,我省“国培计划”采取师范毕业生顶岗实习置换农村骨干教师参加培训的模式(如:2010年贵州师大有954名师范生置换出560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置换研修;2011年有1073名名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涉及到小学和初中语文、小学和初中数学、小学和初中英语、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初中地理、初中历史、初中生物、小学综合实践12个学科) ,与农村中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服务农村中小学。

  基层教师感言“国培计划”收获

  “教育名家的讲座及点评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在省国培计划项目办公室,记者摘录到了黔东南初中化学老师石林果的感言:“国培计划”给参训的老师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他们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同时,专家的精辟点评,辅导教师精心设计的学习简报,同行们独到的见解和精彩文笔,都给了他们深深的感悟。

  “在每一次的网上互动交流研讨中,我们都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体会。”来自毕节的李源道说,每一个话题都会引发小组成员的热议,每天都有不小的收获。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使大家有了更宽阔的视野,掌握了更高的教学技能。

  “打开电脑,看到老师精辟的观点,看到平时教学中的困惑得到解决,看到大家针对帖子中的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大家把问题都摆到桌面上谈。这种学习和讨论不亦乐乎!”

  “学习是辛苦劳累的,但是让我获得了快乐。我懂得了只有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现在的一桶水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我们要给孩子们注入源头活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体会,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在整理中思考,在行动中研究,这将是我今后所追求的目标。”

  ……

  这些都是我省学员们在受训后留下的感言,许多基层一线教师认为,网上远程培训使他们接触到了五彩斑斓的外部世界,获取了自我学习和提升的方法,对他们而言将终生受益。

  “实施‘国培计划’,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我省现有33.8万中小学老师,其中,农村教师有18.3万,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体现了我省对农村教师培训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