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协新闻体裁中消息的写作技巧
□郭 军
政协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人民政协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贵州政协报要闻版编发的部分消息为例,就政协新闻体裁中消息的写作技巧作一探讨。
消息是政协新闻报道中最常见的体裁,称为“短刀”。它以明确的思想,概括叙述的方法,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 (即政协工作中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事实)。消息除具有新闻共性的特点(真实性、时效性、可读性)外,也还有其个性的特点,那就是“短”与“活”。所谓短,是指它的篇幅短小、内容精粹,常常是抓住问题的要害,一针见血地把问题说准说明确;所谓活,主要是说消息所反映的思想、选用的材料、表现的方法和结构的处理等都是比较灵活的,给人以新鲜的感受。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这是消息应该具有的五个要素。当然在一则消息里运用五要素时又是灵活的,但“时间”这个要素,消息中必须要有。消息又有若干小类,且因分类的标准差异而名称上也有不同的叫法。
这里我们从综合内容与形式的角度来划分,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动态消息。最迅速地报道政协工作中最新发生的重大新闻事实。各级政协领导人的重要活动,重要会议的召开等等,是动态消息经常涉及的内容。这类消息报道时间要求特别急,内容要高度概括,文字要极其简洁。一般常见的简讯、简报等均属此类消息。如:
安顺市政协召开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会议
本报讯(张蕾)5月16 日,安顺市政协召开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会议。市政协主席韦林主持会议并讲话。
……
二是综合消息。这类消息的特点是综合性,一般是集中反映人民政协工作中带有全局性的情况——动向、成就、问题。它常常是围绕一定的主题选择和组织材料,进行点面结合的报道。如:
省政协办公厅组织调研组赴黔西南安顺调研
本报讯(封蒋)5月13日至15日,省政协秘书长李月成率省政协有关处室负责人组成的调研组赴黔西南自治州兴义市、安龙县、册享县、望谟县和安顺市紫云自治县就政协机关建设等情况开展调研。
……
三是典型报道。选取具有代表性而又带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或新闻人物进行报道,是这一类消息的主要任务。对某一级政协组织的典型经验的报道,又称经验消息。如:
普定县政协“三到位”力促驻村工作见成效
本报讯(贾维)普定县政协在“联乡、驻村”工作中,按照县委安排,下派5位同志驻村,从县政协领导、县政协各专委办人员到驻村干部全身心投入,形成了单位作后盾、领导密切配合、驻村干部具体抓的良好格局。……
四是人物新闻。以写人物为主的一种消息。人物新闻与人物通讯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它集中放映人物的主要事迹及其精神风貌,或只报道人物某种行动、某个侧面;尤其是时效性强,报道迅速及时。对影响较大的先进人物,有时先发人物新闻,而后再发人物通讯。
各类消息在内容和形式上虽有差别,但在结构上一般都是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个部分组成的。这四个部分在消息中的位置与作用又是各有要求:
1.标题。标题是新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打开报纸,首先跃入眼帘的是标题,标题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到读者是否继续深读这篇文章的心理。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空前活跃的时代,读者总是想以最快捷的方式、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大量的信息,在报纸这个巨大的信息源中,读者对新闻的选择过程也就是通过浏览标题完成的。所以,报纸争取读者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也是标题的竞争。
消息标题形式上分一行题、二行题、三行题。
一行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如:
省政协机关组织部分爱心人士赴七星关区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
二行题。分为引题、正题组成;主题、副题组成。
先说引题,引题(又称肩题、眉题)一般用来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解释含义等。引题一般多作虚题。二行题如:
单位作后盾 领导密切配合 驻村干部具体抓
普定县政协“三到位”力促驻村工作见成效
再说副题,副题(又称辅题、子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或依据。副题一般多作实题。二行题如:
岑巩县政协安排部署提案督办工作
要求94件提案于6月底办结
三行题。引题、正题、副题组成。如:
围绕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黔东南自治州政协视察组到施秉县视察
提出加强文化体育设施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建议
2.导语。导语是消息的开场白,要集中概括一条消息的主要事实和意义,点出文章的主题和思路,为后文定下正确的调子。导语在告诉读者消息的内容、制造适当的气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导语很难写好,难就难在既要短小精粹,又要丰富扎实,还必须准确恰当,在制作时切不可掉以轻心。常用的导语有四种:
(1)叙述式:用叙述的方法,开门见山地写出最重要、最新鲜、最生动的事实作导语。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写法。如:
安顺市政府通过提案办理推动各项工作
本报讯(记者 郭绍鸿) 安顺市政府重视提案办理工作,切实加大提案办理力度,通过提案办理推动各项工作的进展。……
(2)提问式:先提出问题,引人思考,再写出主要事实。多用于抓问题、谈经验的新闻。如:
铜仁市政协主席会议视察团开展专项视察
本报讯(记者 杨云超)“铜仁市水源工程现状及建设情况目前是什么状况,效益发挥如何?”带着这个问题,6月16日至19日,市政协主席陈达新率市政协主席会议视察团一行……
(3)描述式:对新闻事实所处的特征的空间、时间以及某个细节加以简要描述,形成一个“活镜头”,再引出主要事实。如:
沿河自治县淇滩古镇搬迁复建工程正式启动
本报讯(杜显雷)日前,在一阵欢快轰鸣的礼炮声中,拉开了沿河自治县淇滩镇古建筑搬迁复建工程建设的序幕。……
(4)引语式:引用文件、报告或人物谈话的部分内容,把最重要的意思加以突出。如:
省政协铜仁地工委一调研报告引起地委高度重视
本报讯 (杨云超) 2009年7月12日,铜仁地委书记廖国勋在《铜仁政协调研》第三期登载的《万山特区城镇低保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调研报告情况讲得明,问题找得准,对做好万山下一步低保工作很有参考价值。请龙林同志商文玉强及万山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对存在的问题一个一个研究,拿出解决的措施。……
3.主体。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写主体要注意如下几点:
主干突出。消息的主体是主干,典型材料要用在主干上。要去头绪,减枝蔓,与主题无关的要舍弃,次要材料要简略。
内容充实。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其内容必须具体、充实,这样才有说服力。导语提出什么问题,主体就要回答什么问题。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要恰当地划分段落,有条不紊地展开叙述,安排层次有以下几种顺序:一是时间顺序,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二是逻辑顺序,就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安排层次;三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这样写严密而有条理,活泼而不紊乱。 如:
麻江县政协“四个强化”抓作风建设
本报讯(汪朝伦 罗时伟)今年以来,麻江县政协强化四个方面工作,促进机关工作作风转变。一是强化条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二是强化思想教育,明确纪律要求。……三是强化制度约束,规范干部行为。……四是强化日常督查管理,确保工作实效。……
4.背景。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背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
背景材料一般有三类:一是对比材料,即对事物进行前后、正反的比较对照,以突出事件的重要性;二是说明性材料,即介绍政治背景、地理位置、历史演变、生产面貌、物质条件等;三是诠释性材料,即人物生平的说明,专业术语的介绍,历史典故的解释等,以帮助读者理解消息的内容。 如:
安顺市政协赴党建扶贫点开展慰问活动
本报讯(张蕾)5月28日,安顺市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干……
本寨小学位于本寨乡本寨村,是一所乡镇中心完小,2002年被教育部列入“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性工程”项目学校,现有老师34名,共开设16个教学班,有学生838人。当天,市政协机关为本寨小学学生们送去了图书、篮球、羽毛球拍等学习、体育用品,现场荡漾起孩子的欢快清脆的笑声。
……
5.结语。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消息的结尾方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有的消息,事实写完,文章就止住了,结尾就在事实之中。如:
紫云自治县政协招商引资实现“开门红”
本报讯(李忠书)……
目前,该项目公司已在紫云自治县的水塘镇、大营乡、宗地乡、火花乡、坝羊乡等地种植天麻、半夏等中药材1000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