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22期 本期14428版 当前A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3-09-06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李 辉

  魏晋以来,家族教育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各类家训“递相模效,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颜之推(531一约590)字介,南北朝后期到隋朝初年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文字音韵学家和杰出的教育家。原居鲁国曲阜陋巷,第十三世祖颜盛仕曹魏为徐州刺史,举家定居琅琊国华县城西孝悌里(今临沂市费县方城镇诸满村)。故颜氏后裔不论迁居何地,均自称是“琅琊临沂人”。

  颜之推历仕南朝梁、北齐、北周、隋等四朝,一生坎坷多难,在《观我生赋》中自叹“一生而三化”,“三为亡国之人”。南朝梁的湘东王萧绎非常赏识他,任他为左常侍,加镇西墨曹参军。侯景之乱中,颜之推不幸被俘,在建康过了4年囚徒生活。承圣三年(554),西魏军攻占江陵,颜之推再次成为俘虏,全家被遣送到长安。后来,颜之推打算以北齐为跳板返回南朝梁,不顾河水暴涨,冒险乘船携带妻子,经黄河砥柱天险,抵达北齐。不幸的是,还没有等到颜之推返回,陈霸先已篡梁建陈,只好断绝南归之望,仕齐为中书舍人、同直散骑常侍、黄门侍郎等职。

  北周灭北齐,颜之推再度成为亡国之人。杨坚篡周建隋,召颜之推为学士,“甚见礼重”。开皇九年(589),隋师渡江灭陈,历经战乱而沦落天涯的颜之推,终于在有生之年看到了“今日天下大同”。“东隅已失,桑榆非晚”,在温馨安定的环境下,颜之推用生命的余晖和对颜氏家族的无限深情,写成了《颜氏家训》,实现了“轨物范世”,“整齐门内”的夙愿。

  《颜氏家训》是对汉魏以来出现的《诫子书》、《家诫》,以及中国人道德观念和道德戒律的全面总结和系统整合,它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家训的集大成之作和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论述家庭教育的教科书。全书共7卷,计有《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涉务》、《省事》、《止足》、《诫兵》、《养生》、《归心》、《书证》、《音辞》、《杂艺》、《终制》20篇,涉及的内容极广,包括历史、文学、训诂、文字、音韵、民俗、社会、伦理、教育等。它是颜之推一生有关立身、处世、为学经验的总结,其思想主旨则是以传统的儒学道德及古今事例阐述教子治家、立身扬名的道理。具体说来,有以下内容:

  一、“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耕读传家 颜氏家族“世以儒雅为业”,颜之推在《涉务篇》中讲:“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在《治家篇》谆谆告诫子孙说:“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在这里业已确立了颜氏家族的治家守业之本。

  二、倡导惜时勤学、博学多闻、学贵能行的学风学习要有古人“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的精神。对博学多闻,颜之推有一独特思想,叫“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北齐魏收才高识博,引《汉书》议宗庙事,被众博士讥笑。魏收把《汉书·韦玄成传》中的有关记载找出来,摔在地下就走了。众博士面面相觑,翻开《韦玄成传》,吴然有宗庙礼制方面的知识,羞愧地向魏收道歉。颜之推讲:“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三、系统阐述了早期教育、情感教育、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等家教思想开创家训文化。系统阐述家教思想,是《颜氏家训》的主要价值所在。它与现代教育思想达成了一种跨时代的共识——素质教育。其=蕴含着的立身处世的能力教育、情感教育、终身教育等思想,与现代教育理论中倡导的素质教育、创新思维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等教育新理念不谋而合。许多有关家教的至理名言,都反映了颜之推在家教方面的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

  例如,颜之推的早期教育,并不热衷传统的神童文化,而是从婴幼儿的生理、心理分析人手。《勉学篇》指出:“人生小幼,精神专一,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颜之推回忆,7岁时背诵《灵光殿赋》,间隔十年犹不遗忘;20岁以后所诵经书,一不温习就荒废了。此外,《勉学篇》提出“失于盛年,犹当晚学”的终身学习思想。

  四、阐述了守道崇德、修身齐家之道修身、齐家是《颜氏家训》的价值所在。宋代晁公武称,《颜氏家训》“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以训子孙”。颜之推在《序致篇》讲:“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他不愿意再作“屋下架屋,床上施床”的重复转述,着重阐发了前哲没有述及的,自己的独特发现和见解。如,颜之推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到古代家庭中经常存在的种种弊端,“宠子婿而虐儿妇”;“后夫多宠前夫之孤,后妻必虐前妻之子”,这些结论,让现代人也颇有同感。其他如“孝为百行之首”,“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奢则不孙,简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等等,均发前人所未发。

  五、纵横古今说南北颜之推自称:“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他阅历丰富、才高识博,在《风操篇》中旁征博引亲身经历的南北见闻,对南北文化风俗作了生动而翔实的记录,涉及到婚姻、丧葬、交际、家族、礼仪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研究这一时期文化的重要资料。

  《颜氏家训》问世以后,历代士大夫推崇备至,南宋陈振孙称:“古今家训,以此为祖。”清代学者王钺评价说:“北齐黄门颜之推《家训》二十篇,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而焉已。”由此可知它在中国家训文化和家庭教育审的地位。

  魏晋南北朝动荡、割据的历史大潮,不仅涤荡着那些更兴迭仆的民族政权,也冲刷、洗礼着那些世代相传的名门望族。有《颜氏家训》“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明六经之旨,涉百家之书’的段切训导,有“诚孝”传家、久盛不衰的后劲。颜氏家族却人才辈出,颜思鲁、颜憨楚、颜游秦、颜师古、颜相时、颜勤礼、颜真卿、颜杲卿等一大批由《颜氏家训》培育出的精英子孙,将颜氏经学、书法、忠烈的家风推向灿烂辉煌的顶巅。

颜氏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