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78期 本期14198版 当前B3 上一版   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3-07-30


员工为何不敢向老板谏言

□赵怡雯 韦尚瑶

  面对错误的决策、失败的进程、不合格的产品,员工往往在老板面前选择沉默而不是向老板谏言,这是为何?在7月23日的复旦管理学国际论坛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杰出特聘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福斯特商学院终身教授兼组织管理系主任陈晓萍从个体价值观和组织环境的视角展示了她的最新学术成果。
  演讲一开始,陈晓萍便指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员工在与上级交往时,往往选择消极、回避的态度。尤其在决策过程当中,员工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争吵,往往选择沉默,“纵容”上级错误的决定。这对企业来说,一方面增加了决策错误的风险,另一方面没能充分利用员工的才华,造成人才资源浪费。对此,陈晓萍在322位企业中层管理者当中开展定量研究,并最终为解决这一问题得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陈晓萍认为,之所以员工不敢谏言,是有一个逻辑过程的:首先,从企业来看,整个企业的氛围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团结,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充分地相互信任,另外企业过于严格的等级制度使员工和上级间产生天然的隔阂;其次,从组织层面看,企业没有给予员工较为自由的意见表达氛围,即在决策过程当中,没有给予员工太多话语参与权,同时员工对上级并没有实际上的监督作用。上述两点最终造成了员工对于谏言有着消极的预期,在决策过程当中选择沉默。
  对此,陈晓萍建议,企业在决策过程当中应当给予员工足够的话语权,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让管理者重视员工的声音;同时,员工应具有企业主人翁意识,在决策过程当中应抱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谏言。只有当管理者和员工都同时具备各自应有的积极态度,才能营造出企业真正的和谐氛围和良好的企业人际关系,这样才有利于决策谏言机制的成功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