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86期 本期13834版 当前A4 上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13-05-22


信息引擎 智“汇”贵州

——2013年贵州省5·17世界电信日信息化论坛

□本报记者 万里燕 周娅

  概述:5月16日,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贵州省通信管理局、贵州省交通运输厅、中国移动贵州公司共同举办的“信息引擎 智‘汇’贵州”——2013年贵州省5·17世界电信日信息化论坛在贵阳市隆重举行, 今年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是“信息通信技术与改善道路安全”。来自省委、省政协、省发改委等200余个单位的领导和专家近300人出席了本次论坛,与会嘉宾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共同探讨贵州信息产业发展之路。同时,在贵州移动搭设的“信息新干线”展区内,移动办公OA、集团通讯号簿、融合通信IMS、宜居通、企业通信助手、移动一卡通、手机支付、无线城市的交通路况视频、车务通、安检、数字城管等数十项中国移动最新的信息化产品以及中国移动4G网络、TD终端吸引嘉宾们驻足观看,亲身体验到精彩的移动通信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与乐趣。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新科技的日新月异,传统移动产业链价值发生变化,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三大热点和发展方向。在新形势下,中国移动顺应产业变革的方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规律,加快推动战略转型,通过构筑智能管道、搭建开放平台、打造特色业务、展现友好界面的措施,积极探索实践运营商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创新之路。通过云之路、管之路、端之路、台之路的信息道路发展,加速移动信息化的发展与引领,实现智慧城市的发展蓝图。贵州移动更是从贵州省实际省情出发,不断更新业务、创新科技,致力于“智慧贵州”战略的早日实现,服务贵州各行各业,推动贵州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在活动现场,记者亲身体验了移动各项业务,业务服务范围覆盖全省各个行业,更加注重服务民生、便利生活,让记者深切体会到“智慧城市”的魅力。
  在信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的今天,智能交通将成为缓解道路交通压力、改善交通安全现状的有利解决途径。智能交通的核心是交通信息化,根据贵州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专项规划,将以全省统一的交通信息网络平台和省市两级交通数据中心为基础,建设“11443”工程,涉及公路管理、道路运输管理、水路管理和综合管理四大行业基础管理的多个业务应用系统。这些系统将对各种交通信息进行集中采集,通过数据通信、自动控制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整合成一个运输管理体系,使人、车、路紧密结合、和谐统一,从而发挥出智能交通实时、准确、高效的管理服务效能。在活动现场,记者体验到实时路况手机应用。当用户在手机上安装成功贵州实时路况客户端后,就能通过实况视频、文字和图片实时了解到城市各个重要路段的拥堵、通行情况。该应用对大多数上班族非常有用,对道路信息了如指掌之后,就能合理规划路线,节约出行时间,让回家的路途更顺畅。
  大多数无车出行的市民都对打车难深有体会。据了解,目前贵阳市营业用出租车共计6000多辆,在高峰期、节假日、雨雪天气时很难满足市民打车的需求,相信很多打车出行的市民都遇过难打车、拼车或者打黑车被要高价的经历。对此,中国移动和交通部门共同打造的出租车行业服务平台——出租车易招系统,在用户通过手机终端发送招车请求后,可以在出租车配备的车载智能终端接收到信息,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叫车服务,真正解决了当下打车难的问题。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贵州移动目前正在积极做用户调查及和相关部门积极协作,会根据贵州本地的实际情况对系统加以改进和完善,以求能够更好的为贵州本地用户服务。针对贵州实情,除了系统原有的叫车、订车的功能以外,还将增加拼车功能,让用户能享受更实惠的服务。记者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叫车服务,真正解决打车难问题。
  除了面向市民的便捷交通服务外,中国移动还面向企事业单位推出移动车务通服务。移动车务通是基于卫星、基站定位技术的综合位置信息服务,它借助广泛覆盖的通信网络,通过手持或车载终端,满足企事业单位对内部车辆、人员的监控调度需求。政府机构、大中型企业、物流公司、运输公司等能够通过车务通平台灵活监控车辆行程,保障行车安全,提高行车通讯效率。记者现场体现感受到移动车务通的强大功能,不仅能够获取车辆位置信息,包括经纬度、方向、速度、里程、状态等,还能够对电子地图进行自行漫游并提供车辆分组等调度管理功能。
  对于广大市民来说,解决了出行问题,生活中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购物,现在“黔E付”手机钱包业务由中国移动、贵阳银行、中国银联联合发行,将多应用智能SIM卡与银行卡账户进行融合,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手机支付服务和体验。通过该业务可以实现银行卡余额查询、超级转账、电子现金充值、移动话费充值、水电煤等公共事业交费、交通罚款交费、Q币充值、公交拍卡支付、商场消费等。在活动现场的手机钱包支付体验台,记者现场体验了此种便捷快速的购物过程。
  在活动现场,记者还看到专门开辟的4G体验部。据了解,中国移动积极展望未来,在继续建设好3G网络的基础上加快推动4G发展 。在体验部,记者了解到3G和4G的差异:中国移动4G系统的容量至少为3G系统的10倍,4G系统下行信道的最高速率将达100Mbps,因此移动终端下载文件的速度将比3G系统快得多,4G系统也可把高清晰度的视频图像实时地传送给动终端用户,从而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截止2012年6月,全球52家运营商推出4G试验网络,其中10家运营商开始了商用、22家运营商公开宣布4G 的商用合同、26家明确宣布了商用部署计划;中国移动在国内也在不断扩大试用规模,在原来6个试点(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厦门)的基础上新增北京、天津、青岛、沈阳为4G规模试验城市,计划于2013年建设4G基站总数超过20万个,试验城市达到100个。贵州移动今年下半年将启动4G网络建设,将建3000多个基站,覆盖全省9个地州市。
  除了在现场展台对各种新兴业务的展示外,嘉宾们还积极参与了论坛活动。在论坛上,贵州移动总经理芈大伟、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局长李德明、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委员会总经济师宛会东分别进行了致辞。芈大伟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业务优势与服务优势,用更加优质的网络、更加丰富的产品、更加高效的服务,用实际行动为改善贵州道路交通安全贡献力量,践行移动改变生活的梦想。李德明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道路交通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了多种解决的方案。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发展为特征的信息化,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是信息化大框架下的一个缩影,信息化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在社会各领域引起深刻的变革。期望能在本次活动的交流沟通中凝聚共识,智“汇”贵州,为信息化助力贵州“后发赶超”出谋划策、添砖加瓦。宛会东认为,信息通信和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我省发展的重要瓶颈,通过论坛交流,就是要让我们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紧密结合贵州发展的比较优势,集中我省信息通信行业智力和技术支撑,重点在省交通行业的“智能交通物联网”和“交通流量与违规监测”系统建设上进行突破,改善和提升我省道路交通运输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此外,来自北京邮电大学、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部的专家们也在论坛上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对贵州信息化战略发展的宝贵建议,交流了经验,指引了方向。
  此次电信日活动让记者感触良多,但毫无疑问的是,中国移动面对未来的发展机遇,坚持着自己对未来的发展规划,达成了与多个行业的深度合作,且创造了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贵州移动在中国移动集团的带领下,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创新发展模式,搭建开放平台,建立友好界面,提升客户感知,服务贵州社会、服务贵州民生,致力于在贵州信息化发展之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助力“智慧贵州”战略的早日实现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电信日活动论坛现场


无线城市实时路况手机终端界面


无线城市实时路况展示台


移动车务通的现场展示台


来宾们在现场提前体验出租车易招系统的便捷服务


贵州移动公司总经理芈大伟对出租车易招系统十分感兴趣


现场4G体验展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