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欢迎访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委员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协新闻 >> 政协要闻

奋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开新局

 

——省政协“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建设”专题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发布时间:2023-11-16 07:49:09 来源:贵州政协报网络版 原文作者:贵州政协报网络版

编者按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日前,省政协召开“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建设”专题协商座谈会。副省长罗强出席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黔南州委书记唐德智主持会议。

会上,委员们围绕协商主题,从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3+1”保障、东西部协作、党建帮扶等不同角度提出了意见建议,为我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贡献了政协智慧。本报摘登部分会议发言,以飨读者。

 

廖明亮委员代表致公党省委发言:

多点发力奏响粤黔职教协作新篇章

 

发展职业教育,既能提高群众工作技能和就业能力,有效增加收入,巩固脱贫成果,又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贵州省抓住“技能贵州”建设和粤黔协作机遇,与广东省优质职教院校合作共建了50所粤黔示范学校,实施了“1+1+N”的职教协同发展体系。为继续密切粤黔职教协作,提升我省职业教育质量,建议:

(一)构建粤黔职教研究机制,凝聚粤黔职教协作新合力。一是定期组织贵州职教师资赴广东轮训,引导贵州师资与广东专家深入交流,了解广东职教的最新动态,学习广东先进的职教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素养和实操能力,提升贵州职教水平和质量。二是面向广东职教界定期发布与粤黔职教协作相关的研究课题和咨询项目,支持广东专家探索研究符合粤黔需求的新方法、新模式,帮助解决贵州职教发展的痛点,提供智力支持和解决方案。

(二)打造一批粤黔职教实训中心,强化粤黔职教协作新内力。一是与广东企业合作建立一批粤黔职教实训中心,让贵州师生有机会到实训中心实习,提高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推广“双导师”制度,充分发挥广东师资和企业人员的指导作用,使贵州师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参与到经济前沿地区实训中心的生产、管理和创新之中,感受广东企业的文化氛围,了解用人标准,洞悉市场趋势。二是引进或培养更多“双师型”教师,特别是具有广东企业生产运营经验的师资。在培养方面,要建立常态化的实践轮岗制度,鼓励师资到广东企业一线挂职锻炼并参加广东地区的技能培训、获得资质证书。

(三)借鉴广东经验完善贵州职教发展机制,激发粤黔职教协作新活力。一是建立并完善贵州职教人才评价体系。完善教师评估机制,包括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教师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参照广东实行的预聘制和员额制人事管理新举措,按照岗位需求和考核结果进行动态调整。二是建立并完善贵州职教特色化办学规划。包括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推广双元制等有效培养模式;实施省属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建设开办职业技术大学,提升职教社会地位和认可度。

 

 

项建委员代表安顺市政协发言:

全力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关工作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进一步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全力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建议:

(一)加大种业振兴政策扶持力度。省级有关主管部门加大国家种业阵型企业试点示范创建力度,构建科企合作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种业领军企业,强化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加大招引国家种业阵型企业落户贵州的力度,以点带面,重点培育扶持,在各市(州)至少打造1家国家种业阵型企业。

(二)调整优化财政衔接资金管理规定。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发〔2023〕1号)提出“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社会投入联动机制,鼓励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打捆打包按规定由市场主体实施,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农业农村”的要求,建议对各地创新使用财政衔接资金给予政策支持,发挥社会资本与金融支持的作用,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完善脱贫攻坚期间资金投入保底分红的方式,结合市场规律,建立多元长效利益联结机制。同时,在绩效考核中突出效益导向,对考核指标进行调整和完善,增加资金使用效益、农村经济增长、资金杠杆效应、带动社会资本和银行资金投入等指标。

(三)强化对村卫生室落实医保结算工作的管理。从省级层面推进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医保定点全覆盖工作,明确医疗机构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相关约束机制,加强对村卫生室及村医开展医保报销工作的管理,将开展医保结算服务纳入村医职责范围。同时各级主管部门加大对村医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村医的医疗水平、服务能力和对村级医保门诊结算工作的认识。

 

石晶委员代表榕江县政协发言:

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十三五”期间,榕江县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总体目标,坚持以城镇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建成5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完成安置搬迁5978户25346人。进入“十四五”以来,榕江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扎实有序推进后续扶持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建议继续强化政策支持,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一)保障性住房方面。出台针对解决易地搬迁新增人口住房的有关政策。例如,在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等政策性住房配建时,将搬迁群众纳入政策范围,考虑搬迁群众新增人口住房需求,增加一定配建比例,多渠道满足搬迁家庭因人口增长而增加的住房需求。

(二)社区维保方面。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期内,每年划拨专项资金,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维修基金,增强县级财政保障能力,合理提升政府承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的财力水平。同时,加强对安置社区实体化物业公司的指导,帮助进一步提升安置社区物业管理水平。

(三)招商引资方面。出台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例如,符合东西部协作政策的企业项目给予补贴或税收优惠等,帮助地方引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入驻社区,精准高效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稳定就业增收。

(四)医卫服务方面。帮助协调医疗卫生专项资金,支持县人民医院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分院项目落地,解决部分街道(社区)现有卫生服务中心面积小、床位少等医疗资源不足问题,提升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医疗服务水平。

 

石仕云委员的发言:

强化返贫致贫风险防范制度保障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近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坚持攻坚体系不变、责任不松、精力不散、帮扶不减、队伍不散,常态化开展防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建设。但部分家庭因突发疾病、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影响,致贫返贫风险依然较大。建议:

(一)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医疗补助政策机制,从源头上降低困难群众就医压力,减少群众大额刚性支出。同时,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征缴费用结余累计转存等工作机制,对已缴纳合作医疗且本年度内未使用报销的农户,存入个人医保独立账户,用于缴纳下年度个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降低群众连年缴纳不断增加的合作医疗的大额资金支出。

(二)完善产业帮扶制度机制。健全完善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激励机制,在项目上、资金上给予倾斜,在销售上、技术上、市场分析上给予帮助,引导外出务工青壮年劳动力回乡就业创业。同时,健全完善农业保险赔偿制度,强化缴纳农业保险的宣传和引导,科学设置合理的险种和费率。对因冰灾、水灾、旱灾等不可控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适当提高赔偿比例,降低群众损失,防止因灾返贫致贫。

(三)优化残疾人员保障机制。一方面,财政、税务、人社、农业、残联等相关部门联合出台相关政策,并制定配套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各项措施,在残疾人就业创业、企业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鼓励用人单位开发更多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提高残疾人员工资性收入。另一方面,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制定实施方案,针对残疾人、精神病人等特殊群体,建立动态数据收集和分析研判工作机制,对符合纳入监测对象、农村低保、特困供养等条件的,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应兜尽兜,保障残疾人群体适当休养生息,同时不断增强就业发展能力。

 

袁俊彦委员的发言:

抓好就业帮扶车间建设 促进稳岗就业增收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就业帮扶车间是脱贫攻坚实践的创新举措,是促进就业增收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安置区融入发展的有效抓手。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中有效盘活安置区资产,促进稳岗就业、推动产业发展,建议:

(一)进一步延续和优化政策支持,帮助就业帮扶车间渡过难关。继续在贷款贴息、税费减免、场地支持等方面延续优惠政策,同时加大工作力度,引导符合帮扶车间认定条件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分散式生产企业等,申报认定并用好相关扶持政策。持续落实好用工企业稳岗就业补贴、用工培训补助、吸纳就业一次性补贴等各类优惠政策,帮助一些就业帮扶车间渡过难关。

(二)加大规划指引和政策扶持,推动就业帮扶车间逐步发展壮大。积极引导各地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政府投资基金和乡村振兴金融产品等支持安置区发展配套产业项目,积极探索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与就业帮扶车间的结合机制,把就业帮扶车间建在特色产业链上,引导就业帮扶车间靠大联大,以模块式整合、链条式经营、抱团式发展等方式转型升级,推动就业帮扶车间逐步发展壮大。

(三)积极引导搬迁群众转变身份意识,更好融入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强对搬迁群众职业技能和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教育培训,提高搬迁群众劳动技能,帮助搬迁群众尽快适应城镇生产生活方式,尽早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角色转变,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

(四)加强就业帮扶车间规范管理,确保安置区和谐稳定。开展安置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就业帮扶车间安全隐患综合治理,帮助就业帮扶车间、相关企业不断规范管理运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确保安置区和谐稳定。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委员会 主办:贵州省政协办公厅 黔ICP备17008417号-1

承办:贵州省政协办公厅信息网络中心 技术支持: 泰得科技

Copyright @ 2018-2022 GZS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4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