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法制宣传 >> 法史故事


千古廉声
 

原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0-12-18 10:55:34

  “念先人立业传家,不外忠愍遗训;愿后嗣继志述事,毋忘清白流风。”

  镌刻在杨氏宗祠祠柱上的这副对联,木色斑驳,字迹遒劲。宗祠坐落在磐安县仁川镇杨宅村,“四知堂”匾额悬挂在门口廊檐下,杨氏先祖汉太尉杨震、宋大理寺评事杨萃、清知县杨乔画像高挂厅堂正中。画像上方“如在”之匾,意喻“先贤之德,百世所师”,杨氏后裔当牢记先祖郡望,把清白家风代代传承下去。

  “四知”遗风穿越千年时空,宛如一片修林,荫及子孙;恰似一泓清泉,泽被后人。

  

  “四知堂”之名,源于东汉太守杨震“暮夜却金”的典故。

  杨震(59—124年),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人(今陕西华阴县),父早逝,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困苦却潜心学业,成为东汉中朝经学名家,育出三千弟子,被誉为“关西夫子”。杨震任东莱太守时,一次因公道经昌邑(今山东金乡)。夜幕降临,杨震在荆州刺史任上举荐的人才——昌邑县令王密来到驿馆。一番寒暄后,王密“怀金十斤以遗震”(《后汉书·杨震传》)。杨震说:“作为老朋友,我了解你,你为何不了解我呢?”王密说:“此时夜深人静,这件事绝不会有人知道。”杨震面露怒色,厉声喝道:“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羞愧难当,只得收起黄金,悄悄告退。杨震因此有了“四知先生”和“四知太守”之称。

  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广为传颂,“四知之答”听似平淡寻常,思之哲理颇深——天地不可欺,人心不可违,唯有洁身自好才是做人为官的根本。杨震的生平家世、从政修为,印证了“四知”乃其人生之体悟和守廉之法宝。

  杨震“四知拒金”的故事成为历史上廉洁从政、清白传家的经典,为历代文人不断传诵。唐代诗人胡曾在《关西》诗中写道:“杨震幽魂下北邙,关西踪迹遂荒凉。四知美誉留人世,应与乾坤共久长。”晚唐诗人周昙《后汉门·杨震》亦云:“为国推贤匪惠私,十金为报遽相危。无言暗室何人见,咫尺斯须已四知。”清代诗人陈祖实《辞金台》诗云:“气爽天清别有春,辞金台上草蓁蓁。野花尽解杨公意,挺立东风不著尘。”

  “人生而有欲”,杨震却慎独制欲,以“四知”给自己也给对方服下了一帖“醒心剂”,给“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的不良风气当头棒喝。上不愧天,下不愧地,不自欺,不欺人,杨震用敬畏之心,堵住了贪欲之门,守住了道德底线。独者不独,“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警醒,千百年来言犹在耳。“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警示历久弥新,“四知”遗风影响深远。

  

  古老的祠堂是一个村庄的灵魂,保留着对时光最高的敬意,凝结着对后裔最淳的嘱托。“四知堂”左厅堂悬挂着“清白传家”的匾额。据说,这是杨震的真迹,一代代杨氏子孙通过刻石、拓片把真迹传到如今。

  《后汉书·杨震传》载:(杨震)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杨震为官十多年,不仅自己公正廉明、作风简朴,过着粗茶淡饭、轻车简从的生活,也要求子孙蔬菜为食,安步当车。他在京都的一些好友,想出资为他建丽园豪宅,为子孙留下一份基业,杨震断然拒绝。在他眼里,“清白传家”四字家训才是最丰厚的家产。

  杨震的后代耳濡目染,谨遵家训,将一门清廉自律的家风代代传承,后世子孙多以“清白吏”名闻天下。

  杨震之子杨秉,东汉名臣,先后出任豫、荆、徐、兖四州刺史,“为官计日受奉,余禄不入私门”,在当时也“以廉洁称著”。他自律极严,恪守钱财不惑、酒不惑、女色不惑“三不惑”原则。史载,杨秉“性不饮酒,又早丧夫人,遂不复娶”。即使在罢官免职、一度连温饱都不能保证时,依然闭门坚拒不受故旧任城孝廉景虑送来的一百万钱。

  杨秉之子杨赐,少时研习儒学,常隐居教授弟子,不应州郡礼命。出任后,曾因功受赏,被汉灵帝封为灵晋侯,食邑一千五百户。然杨赐“自以不宜独受封赏,上书愿分户邑于宽、济”,主动请求与另两个有功者刘宽和张济一同分享,对此汉灵帝极为嘉叹。《后汉书·杨震传》所载杨赐的奏章,辅国以忠,言辞恳切,弹劾贪官,义正辞严,尽显忠正无私和铮铮傲骨。

  杨赐之子杨彪,少传家学,博学广识,很早就被举为孝廉,州里推为茂才,其后征拜为议郎。杨彪为官,一如他的祖辈、父亲恪尽职守,大公无私,直言敢谏。任京兆尹时,揭发黄门令王甫贪赃财物七千余万,使其被定罪诛杀,“天下莫不惬心”。权臣董卓意图迁都时,百官襟声,为了避免耗费国资、劳役百姓,杨彪挺身而出,据理力争,最后被董卓上奏免官。汉献帝东迁时,杨彪以身护主。到魏文帝曹丕让其出任太尉,他拒绝出任,遂改光禄大夫,以宾客之礼待之。

  从杨震到儿子杨秉、孙子杨赐、曾孙杨彪,家族四代人一直清白为官,杨震畏“四知”,杨秉“三不惑”,杨赐均食邑,杨彪敢直谏,都位列“三公”高位,代代“能守家风,为世所贵”。东汉名士、孔子二十世孙孔融评价:杨公四世清德,海内所瞻。唐代大诗人李白赞叹:关西杨伯起,汉日旧称贤。四代三公族,清风播人天。

  

  宋宣和年间(1119-1122年),仁川杨姓始祖杨萃为避李思曩之乱,将族人从缙东蒋润岭下(今仁川镇岭下村)的深山冷坳迁到田畴平旷的杨宅村,垦荒筑基,扎寨安家,杨氏一脉由此生发,延续三十多代,族人五千多人,分布在15个村,成为仁川一带的大族。

  杨萃,字茂明,原籍仙居,杨震36代孙,授大理寺评事,官至兵部尚书。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八月,吴地水灾,杨萃奉命镇守。他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民无不念其恩德。而番胡闻其名,畏其威声,不敢侵扰疆界,百姓称其“有佐朝辅国之纲,有推山塞海之志”,受到宋孝宗褒奖并授龙虎剑。后以事老辞官归故里,为避乱迁居仁川,将祖辈的“四知”遗风一同播撒到后裔居住地,要求子孙将“四知”两字挂于堂、点于灯、铭于心。

  明崇祯五年(1632年),杨氏族人立宗祠以缅先祖之功德,并以“四知堂”为堂号。每逢节日,杨氏族人以乡间最隆重的礼节追思先贤、彰扬祖德。

  清雍正年间,仁川杨氏后裔杨乔出任西安府三原县知县,并授文林郎。他关心百姓疾苦,以慈惠安抚庶民,颇受拥戴。调升磁州知州时,送行百姓逾万,众送万民伞,以颂其德。

  经过多次修缮维护,如今“四知堂”已成为当地修身进德、教化育人的重要场所。“雀祥发四世启后贤丕振鸿猷;鳣瑞肇三公追先德克开竣业”“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堂内的这些楹联,向世人传递着杨氏家族的文化心志和道德取向。

  展厅一侧,有一面挂着党旗的入党宣誓墙,这里是磐安县最早的入党宣誓地。1928年6月28日深夜,杨氏宗祠内,卢湛率32名年轻人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成为磐安县第一批中共党员。同年10月,中共方山区委在黄余田火星岩脚建立。1929年12月20日,浙西工农革命军第一支队成立,杨氏后裔杨玉水任司令,杨岩溪任支队长,卢湛任政委,这是磐安县域内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1936年7月,杨震62代孙杨金宝任中共缙云县委负责人,为掩护粟裕、谢文清等安全转移,他带领杨义贵、杨加楼等19名战士(全是杨氏后人)光荣牺牲。

  仁川的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众多杨氏后人的光辉足迹。

  千古廉声犹在耳,“四知堂”,这座矗立在仁川大地上的道德丰碑和后世轨范,继续警醒和激励着杨氏后人,在新时代谱写出干净干事、奋发奋起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