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法制宣传 >> 法史故事

正人先正己的王烈

原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0-11-20 15:03:00

  “其身正,不令而行”出自《论语》,说的是“民之父母”的地方官员风清气正,则百姓心服口服,自觉向他学习,社会风气也会正派有序,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三国时期辽东有个叫王烈的官员,就是这样的人,他在乱世中坚守本心,在逆流中执着教化,身体力行,树立良好的道德模范,为社会风俗提供了遵循和指引。

  王烈生于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平原县(今山东平原)人。董卓作乱时避乱辽东,并多次拒绝曹操的聘请。他为人通识达道,秉义不回,平生以导民向善为使命,以改良风俗为己任,“育人为务”,在辽东一带有很高的名望。他所行之事,民众争相模仿;所在之地,百姓皆为善民。辽东曾有一偷牛贼被牛主人抓了个正着,偷牛人对牛主人说:我因为一时糊涂,犯下了这等错误。无论你如何处罚我,我都没有话说,只求你不要把我偷牛的事告诉王烈。偷牛人念念不忘的,就是不想让王烈知道自己品行不端,所以宁肯遭受刑罚;当地百姓惴惴不安的,也是害怕王烈对自己失望,所以自觉消弭争斗。据载,当地百姓因为琐事争执不休,准备去让王烈裁决时,往往走到一半便走不下去了,而是互相谦让不已,自觉检讨自己的错误,因为他们害怕王烈看到他们吵闹不停的模样而失望,“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皆相推以直,不敢使烈闻之”。

  一句“不敢使烈闻之”,道出了教化百姓的真谛。王烈对百姓的劝导,是通过严格要求自己来实现的,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达到百姓人格的养成。当王烈听说了偷牛者的事迹后,特意送了一匹布过去,因为王烈认为偷牛者害怕自己知道,就证明他还有羞耻之心,而“羞耻之心,义之端也”,这证明他良心未泯,仍然可以引导成一个善人。多年后有人在路上捡到了一把宝剑,为了防止剑主人找不到这把剑,就在原地等到了晚上。剑主人看到守剑人后感慨不已,这件事在当地广为传唱,大家纷纷打听这个德行高尚的人是谁,后来发现就是那个偷牛人,王烈感叹道:“人能有感,乃至于斯也!”

  正人先正己,想要劝导百姓积极向上,自己先要有一颗向善之心。王烈以自身优良的品行,让百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美德的熏陶,在习焉不察中接受良习的感染,最终塑造成一个风清气正的有序社会,“其诱人也,皆因其性气,诲之以道,使之从善远恶。益者不自觉,而大化隆行”。王烈主张从百姓的性情出发,来引导他们向上发展。在他的教导下,门人弟子有着与众不同的精气神,“门人出入,容止可观,时在市井,行步有异,人皆别之”,对当地百姓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州闾成风,咸竞为善”。

  后世评价王烈劝民时往往引用孔子的一句话:“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德行来唤起百姓心中的羞耻之心,用期待之心来对待每一位百姓,百姓才会真正走向自信自强,社会才会走向文明礼让。辽东在王烈德行的感召下,“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商贾之人,市不二价”,成为了三国乱世的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