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稿人:刘丽
来源:文史天地杂志社
发布日期:2024-12-20 17:13:53
文章字号:
大 中 小
从倡家之女到母仪天下的艰辛逆袭
作者 吕航
汉末三国的乱世中,从倡家之女到母仪天下的太皇太后,卞氏完成华丽逆袭的背后,是无可诉说的痛楚;完成涅槃重生的过程,是烈火煎熬的考验。
一、嫁给未来天下最有权势的男人,但也走上异常艰险的道路
丈夫成为魏王三年后,儿子立为魏王世子两年后,卞夫人终于得到王后的名分。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卞夫人已是花甲之年,陪伴曹操走过整整四十载春秋。
追忆光和二年(179年),卖艺为生、四海飘零的卞氏,来到沛国谯县,遇到丢官免职、仕途失意的曹操。貌若天仙、婀娜多姿的歌舞美女,曹操在洛阳城见得多了。然而,当面色蜡黄的倡家之女,在大疫横行、饿殍遍野的中原大地,舞出与时代抗争的不屈,舞出对多舛命运的不挠,落寞失意的曹操,突然心生涟漪——留下吧!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卞氏来到曹家七八年,一直未能生育,但家庭关系还算和谐。可自从中平四年(187年),卞氏生下儿子曹丕,曹操的正室丁夫人便开始百般刁难。为了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中平五年(188年),曹操去洛阳担任典军校尉,把嫡妻丁夫人留在家乡,只带上卞氏同行。
得到丈夫独宠的卞氏没高兴多久,便迎来麻烦事。中平六年(189年),曹操因反对董卓废立皇帝,偷偷返回家乡招兵买马,刚刚生下第二个儿子曹彰的卞氏,没能一起东归。曹操跑后,董卓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地发出加急文书,通缉曹操。随后,洛阳城内传言四起,说曹操已死在路上。
洛阳曹府的兵丁家将觉得没奔头,想赶紧散伙。从小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卞氏没有慌张,语气坚定地说:“曹君生死不能凭几句传言,假如你们因此辞归乡里,曹君平安返回,诸位还有面目再见吗?为避未知之祸,轻率放弃一生名节声誉,值得吗?”众人见到曹操小妾如此有胆识,很快安静下来,表示愿意共渡难关。不久,卞氏利用董卓放松管控的机会,及时带领曹府众人离开洛阳,与大难不死的曹操在襄邑县重逢。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建安二年(197年),曹操乱搞风流,张绣降而复叛,酿成宛城大败,嫡长子曹昂阵亡。悲痛欲绝的丁夫人不能原谅曹操,执意一刀两断。嫡妻位置空出,乾纲独断的司空曹操,没有迎娶世家豪门的千金,也没有扶正得宠的年轻姬妾,而是看似出乎意料地决定:让小妾中资历最深、出身最差的卞氏主持家务。
影视作品里的曹操与卞夫人
卞夫人很清楚,只要多疑善变的丈夫活着,危险无处不在。《魏晋世语》记载,曹操为杀掉一个性情恶劣但声音高亢的歌女,不惜挑选一百名歌女来培养,当有歌女的歌声赶超了性情恶劣的歌女,立刻下杀手。还有一个宠姬,仅仅因没有及时叫醒午休的曹操,惨遭棍棒毒打而亡。“前车覆,后车诫”,不想稀里糊涂丧命的卞夫人,必须小心翼翼。
违背常理,也要懂得丈夫的喜好。有一次,曹操得到几副精美耳环,非常罕见地拿回府,让卞夫人先挑选。卞夫人深知,曹操素来不喜奢华物品,对妻妾的要求也相当严苛,着装不能有华丽刺绣,鞋子不允许有两种色彩,帷帐屏风坏了就补一补,用十年的衣被也不能扔,每年拆洗缝补后接着用。
生性节俭的曹操,怎么会突然馈赠妻妾精美耳环?卞夫人是有心人,所以做出了不合常理的选择,挑了中等档次的耳环。曹操好奇地问:“夫人为什么这样选?”卞夫人淡淡答道:“如果选最好的,那是贪婪;如果选最差的,那是虚伪。我选中间的吧。”卞夫人说出的理由,似乎不经意点中了曹操的动机。
即使泯灭天性,也要迎合丈夫的做法。为取悦曹操,卞夫人始终严格执行各项节俭规定,女儿嫁人只用黑色罗帐,跟从奴婢不超过十人;家里从不熏香,居室家具无彩漆绘画,颜色均是曹操最认可的素黑。卞夫人对自己更是极端苛刻,服装无文绣、饰物无珠玉,要多俭朴有多俭朴。
卞氏是女人,没有女人不爱美,不喜欢五颜六色、花枝招展。但卞氏坚定认为,美与生命相比,生命更重要。《魏晋世语》记载,曹操看到曹植妻子衣装华美,勃然大怒,说她违反穿着禁令,毫不犹豫地把她赐死。虽说曹植妻子穿着朴素也不会一直平安,可衣着华丽极大地加速了死亡的到来。
即使淡漠亲情,也要遵从丈夫的指示。卞夫人的弟弟追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功劳,但官职仅是别部司马,卞夫人忍不住提出异议。曹操说:“他是我小舅子,不能给大官爵。”卞夫人退而求其次:“不能授予相符官职,多赐些财物总可以吧?”曹操还是不同意:“你暗暗给些就好,我公开赏赐不行。”
领会了丈夫的讲话精神,卞夫人立刻转变,每次接见娘家亲戚都不给好脸说:“你们为人处世应当节俭,不要每天想着到我这里求赏赐。”卞夫人有时还嫌不够严厉,会狠狠地补一句,“如果你们有人犯科禁,我非但不会宽恕,还要对他罪加一等!”
即使千般委屈,也要迎合丈夫的心意。卞夫人小心伺候曹操也就罢了,连原配丁夫人也得伺候好。据各类史料综合推断,丁夫人很可能是曹操母亲丁氏的宗族晚辈。无论出于对母氏家族的尊重,还是对丁夫人的愧疚,丁夫人在曹操心中的地位,都不曾因废弃有丝毫降低。而且丁夫人家族树大根深,不仅与夏侯渊等重臣联姻,还有不少丁氏子弟在朝为官。
无依无靠的卞夫人,即便成为继室,也远远无法匹敌丁夫人及其家族。纵使再不情愿,卞夫人也必须跟丁夫人套近乎。卞夫人常趁曹操外出征战,敬赠丁夫人礼物或是邀请她回府叙旧,把正妻位置留给丁夫人,迎来送往与当小妾没有什么不同。为了生存,卞夫人必须秀,秀给丁夫人、秀给曹操、秀给天下人看。
如履薄冰中,卞夫人走过三十多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曹丕被立为魏王世子,一些趋炎附势之徒向卞夫人道贺:“这么高兴的事,您应该拿钱赏赐大家,庆祝庆祝吧!”卞夫人保持着清醒头脑,微微一笑:“曹丕是长子,所以立为世子,作为母亲只能庆幸教导没过失,哪里值得赏赐庆祝?”曹操很快获悉卞夫人的回答,由衷赞扬道:“愤怒不变容态、喜悦不失礼节,她做到了最难做的事。”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死后的几个月,不是蹿出凤凰,就是跳出神龙,总之天下一派祥瑞景象。曹丕与妹夫刘协心照不宣,开始你推我让的精彩表演。曹丕在“心栗手悼,书不成字”(听到禅让,内心在颤抖,手都拿不住笔)的身体不适状态下,坚持完成冗长的礼让程序,结束名存实亡的汉王朝。随着曹丕称帝,谨小慎微40多年的卞氏、卞夫人、卞王后,终于成为卞太后,母仪天下。但她仍然过不上舒坦日子——因为曹丕的精神疾病越来越严重。
尽管曹丕大言不惭地夸赞自己,号称可以做到“仁以接物,恕以及下”(以仁义与人交往,以宽恕对待下属),但这只是他沉浸在自我幻想中。实际上,长期处于曹操强大气场和夺嫡重压下的曹丕,可能早已患上深度神经衰弱。
曹丕犯病的第一刀,砍向爱人。黄初二年(221年),曹丕已然不记得十几年前,在邺城抢走美貌甄氏的冲天喜悦,如今竟以有怨言为借口,无情赐死甄氏。曾因婆婆得病,哭得稀里哗啦的好儿媳甄氏,落得惨死下场,卞太后很可能表达了强烈不满。
病症发展神速的曹丕,很快下诏反击:“夫妇人与政,乱之本也。自今以后,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不知卞太后看到儿子颁布这样绝情的诏书,心会有多痛!
曹丕犯病的第二刀,砍向兄弟。黄初四年(223年),曹丕极为少见地拿出兄长风范,热情邀请来朝觐见的曹彰下棋叙旧,并配上精心准备的毒水果。直肠子的曹彰哪里晓得,在兄弟情深的幻觉里,很快出现中毒反应。
卞太后闻讯赶来救儿子。曹丕为防止二弟死而复生,提前让人把盛水器皿全部打碎。卞太后只能跌跌撞撞地亲自到井边打水,可惜来不及了!曾经大破匈奴、平定北疆的一代名将曹彰,就这样去了。这正是,匈奴万千铁骑,不敌人心险恶。
眼瞅着大儿子毒杀二儿子,天下最尊贵的女人,承受着天下最大的痛苦。卞太后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曹丕大喝:“你已经杀我的彰儿,不能再杀我的植儿!”曹丕神经质地微笑点头,因为他打算让曹植生不如死。
曹丕频繁给曹植更换封地,搞得曹植长期在乔迁新居的路上,比流放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许,这首诗是伪作:“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绝对道出曹植的心声。
曹丕犯病的第三刀,砍向叔叔。很早以前,曹洪曾拒绝借钱给曹丕,当上皇帝的曹丕没忘仇,以曹洪门客犯法的小事由,把曹洪关进死刑大牢。卞太后只好再次亲自出马,指着曹丕盛怒道:“要不是你洪叔当年献出坐骑,你爹已经在汴水长眠三十多年,还有你什么事?!”在卞太后的全力保护下,曹丕还是把曹洪免为庶人。
曹丕犯病的第四刀,居然砍向恩公后代。当年鲍信为掩护曹操撤退,战死沙场。曹操出于报恩,竭力提携和培养鲍信的儿子鲍勋。然而曹丕却不喜欢为人正派、直言进谏的鲍勋,找来“莫须有”的杀头理由。
恩将仇报,国运不昌!群臣坐不住了,轮番激昂说情,但最终也没能阻止鲍勋的惨死。举刀砍向爱人、亲人、恩人的曹丕,搞得阎王爷都看不下去:别祸害人间了,收吧!鲍勋死后的第二十天——曹丕驾崩。
到底是自己的骨血。曹丕病危之际,卞太后在慈母之心的驱使下,赶来探望。卞太后不仅见到曹丕最后一面,还意外看到不少老相识——曹操去世时的年轻姬妾。卞太后大惊地问:“她们何时来的?”行将就木的曹丕,神经兮兮地得意笑道:“父王过世,我立刻召她们来了。”卞太后怒不可遏地大骂:“畜生!畜生!狗鼠都不吃你剩下的东西,你确实该死!”卞太后拂袖而去,连曹丕葬礼都拒绝参加。
随着曹叡登基称帝,卞太后升级成卞太皇太后,可仍旧不能享清福。由于曹叡对奶奶比较孝顺,导致嫔妃间争风吃醋的烂事,都跑来跟卞太皇太后告状,希望得到老人家支持。《三国志·后妃传》记载,曹叡当平原王时,迎娶名门望族的虞氏为王妃。曹叡称帝后,却把出身低微的毛氏立为皇后。郁闷的虞氏找卞太皇太后诉苦,哭得梨花带雨,说着说着有些小激动,无意间戳中卞太皇太后的最要害:“曹氏从来好立贱人为后!”
几十年的努力,母仪天下的尊贵,仿佛在这一瞬,化为乌有!卞太皇太后无言以对。
太和四年(230年)七月九日,历经人世沧桑,早已身心俱疲,厌倦你争我夺的卞太皇太后,与世长辞。
从倡家女到母仪天下,卞氏在乱世中完成最绚丽的人生逆袭。
「本文刊于《文史天地》202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