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欢迎访问文史天地网—中国历史文化传播平台!

微信扫一扫关注
文史天地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漫步
发稿人:刘丽  来源:文史天地杂志社   发布日期:2024-04-15 14:14:05  文章字号:   
旧时的冰上公交车

 纪习尚

冬天的老北京,当城内的什刹海、城外的护城河都结起了厚冰时,一群群特殊的拉车人就开始活跃起来。他们拉动着一架架称作“冰床”的交通工具,将乘客从银锭桥拉到德胜门,或者从西直门拉到阜成门,只收取几枚铜圆。在公共交通不发达的清末民初,冰床速度既快价格又低廉,深受普通市民欢迎,称它为冬日的公共汽车一点不为过。

冰床历史悠久

冰床,又叫拖床、凌床、冰排子。它形状像木床,又像被截掉一半桌腿的八仙桌,不同的是,它的腿有六条或八条,每三条或四条腿下面钉有包裹了铁皮的横木,就像雪橇的两足。冰床按不同尺寸,可以坐三至十人。清末的《王风笺题》对冰床有详细介绍:“其形方而长,如床,可容三四人。高仅半尺余,上铺草帘,底嵌铁条,取其滑而利行也。”

冰床很早就出现在京津冀一带了。北宋《梦溪笔谈》记载:“信安、沧、景之间,……冬月作小坐床,冰上拽之,谓之凌床。”同时代的《醴泉笔录》也说:“雄、霸沿边塘泊,冬月载蒲苇,悉用凌床,官员亦乘之。”信安、沧、景,以及雄、霸,在今天河北的雄县、霸州、沧州、衡水一带,水网较发达,冬天也够冷,载人冰床出现在这里不奇怪。

明代,北京城内的河道、湖面,冬天也有冰床行驶。明代《酌中志》载,由北安门外流入皇城的河水:“至冬冰冻,可拖床,以木板上加交床或藁荐,一人前引绳,可拉二三人,行冰如飞。”明代的皇帝如熹宗,也喜欢在冰封的太液池或御河上乘坐冰床:“北风吹冻液池波,树里遥闻唤渡河。两岸丝绳齐努力,胡床安稳一经过。”对岸负责拉,这边负责把握方向,齐心协力把坐在小型冰床上的皇帝送到湖对岸。

清代,统治者从冰天雪地的关外走来,对冰上运动格外提倡。乾隆是冰床的资深爱好者,粗略统计,他的诗中提到“冰床”的就有近60首。他曾经坐冰床到过丰台的丰泽园,到过北海的琼华岛、画舫斋、镜清斋(现静心斋),中海和南海来往更频繁。1794年,乾隆在《腊日观冰嬉因咏冰床》中提道:“一人挽之,可载数人,用力少而受直廉。京师所在有之,亦利济之一端也。”可见,冰床在当时已经很常见了。

清末,护城河上的冰床和拉车人

正因为有载客多、用力省、价格低的优点,从明代开始,冰床除了是皇帝和官员的冬日游览专车外,也成为老百姓常用的公共交通工具。

明代宦官刘若愚这样描述人们对冰床的青睐:天降大雪之后,北京乘坐冰床的人格外多。冰面上,男女老幼往来穿梭,有的人坐一遍不过瘾,还要来回多次;到了春天,河冰变薄,有不慎连人带冰床落入水中的,但并不妨碍人们继续坐冰床。清代道光年间的《乡言解颐》,有“冰床”专条,讲到北京从前三门(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到东西两便门的公共交通情况:“京师前三门外,东西至两便门城根,多有骑驴者,计一门三里,雇价数文。其驴至尽头处,便止不行。冬月,河冰结实,则乘冰床。”春夏秋三季骑驴,冬季则坐冰床。

农闲时节进城打工

拉冰床谋生的,大多是京郊的穷苦人。据明代刘若愚《明宫史·金集》载:“每于河冰冻后,近京贫民于皇城内外,凡有冰处,拉拖床以糊口。”冰床结构简单,造价不高,离城近的农民在冬闲时节,花几个钱买一架或者自己造一架,投资不大。有了它,就可以挣钱补贴一年的家用。

拉床人最常见的装束,是身穿老羊皮坎肩,蓝布包头,脚穿乌拉草鞋(里面是稻草,外包羊皮),或者在胶鞋上横绑几条草绳,用以防滑。他们平时把冰床竖起来,停放在河岸,然后三三两两靠在附近的瓮城门洞内,手插在羊皮坎肩里,见有行人向河边走来,就精神饱满地跑过来,围住潜在的乘客不断地招呼:“先生,坐冰床儿吧!”

驱动冰床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拉,一种是撑。冰面兼有路面之硬和水面之滑,所以既可“拉车”,又可“撑船”。冰床可以用绳拖动,将一条长绳系起,一端套在床的前立柱上,另一端套在拉车人的肩膀上,稍一用力,冰床就疾驰如飞。速度上来后,拉车人可以顺势坐在车的前头,在冰面上溜一段,和骆驼祥子拉的人力车相比,要省力不少。乾隆年间的《帝京岁时纪胜》说它:“一人在前引绳,可坐三四人,行冰如飞,名曰拖床。”

冰床还可以用木杖撑行。木杖的一端,要装上铁质的枪尖,以及一只铁钩。撑车人站立在冰床后部,用木杖的枪尖撑冰前行;如果遇到冰面上有泥沙,行驶不畅时,撑车人就从冰床上跳下,绕到床前,用铁钩钩住床头,拖动冰床向前。著名作家张恨水在《冰雪北海》中,生动地描写了在北海坐“撑床”的体验:“冰床是个无轮的平头车子,滑木代了车轮。撑冰床的人,拿了一根短竹竿,站在床后稍一撑,冰床哧溜一声,向前飞奔了去。人坐在冰床上,风呼呼地由耳鬓吹过去。这玩意比汽车还快,却又没有一点汽车的响声。

冬天里的公交车、出租车和游艇

和主要竞争对手人力车相比,冰床没有每天的“份儿钱”,而且一次可坐八九人,分摊到每位乘客的费用很少。这样看来,人力车像出租车,冰床则更像公交车。

坐冰床的费用,大概是人力车的三分之一。1933年12月,《大公报》报道说,从地安门到德胜门,如果坐人力车,最少需要20枚铜圆,而乘坐冰床,至多6枚就够了。1936年冬,一位北京市民乘坐冰床,从朝阳门外到东直门,同乘的有四五个人,“六七个铜子就能坐到二里多路”。拉车人的收入有多少?1933年12月,一位记者调查,生意好的时候,每天的收入可有六七角,比起人力车夫,出力少、挣钱多。

拉车人为了追求最大收益,往往要等人坐满才肯发车,而坐车人不愿在大冷天里干等,双方经常要斗智斗勇。拉车人是这样招徕乘客的:“五大枚一趟儿!马上就走!马上就走!”而乘客来到冰床前,发现上面只有一两个人,车夫还在不停招揽客人。如果天气不好,行人稀少,等待的时间过久,乘客就会催促车夫快走。这时,车夫会把冰床拉动,前进十几步,马上又停下来,不断地往岸边张望,希望有新客来;乘客如果再催,车夫便作势把绳子拉紧,但冰床仍然纹丝不动:他能拿捏乘客的心理,冰床和河岸间都是泥沙,现在是别想下去了。不过,冰床一旦最终启动,便疾如闪电,很快就能到达目的地。

如果有急事,还可以“租车”。只要付够整车的费用,就可即到即走。这时,冰床就像出租车。如果有两三好友要单独游览,又不满足于固定的路线,还可以“包车”,和车夫谈定每小时的价钱,就可以在冰面上随意推拉玩耍。车夫最喜欢这样的生意,他们可以在旁边休息,而钱并不少赚。这时,冰床又像北海里出租的游艇了。

冰床管理很规范

冰床可不是由哪几个车夫临时起意、散乱经营的。民国时期,它被纳入政府的公共交通体系,由内务部的“河道管理处”统一管理。管理的内容面面俱到:设置站点、划定线路、运营许可、征收捐税、安全管理等。具体工作,由河道管理处协同下属的松林闸、高亮闸等完成。

清末,外国人绘制的冰床图

冰床的站点,也称为码头,一般设置在行人会聚的城门外、桥边等处,拉车人在这里集中等客。如护城河的东直门、西直门、德胜门、朝阳门、阜成门、角楼、二道闸等,以及什刹海的银锭桥等。护城河并不是畅行无阻的,有闸门的地方,冰床无法通过。管理部门根据站点间的距离、客流量,以及闸门的有无等,划定路线起止点、裁定冰床的数量。

1925年冬,冰床经营者聚集在一起开会,计划当年设置冰床250张,分六段运营,分别是:第一段,德胜门外松林闸至角楼;第二段,西直门外至阜城闸;第三段,西便门至广安门;第四段,角楼至右安永定左安诸门;第五段,二闸至东直朝阳安定诸门;第六段,什刹海。1926年冬,河道管理处通知:德胜门外松林闸一站,设冰床15张;安定门二道闸至东便门,按段设置冰床83张;其余河湖段设置冰床130张,总共228张,和上一年差不多。

为了避免恶性竞争,保证人人都有收入,从业者们还有行业规矩。在什刹海的“码头”,十几辆冰床按照顺序拉乘客,不能加塞;将客人拉到对岸后,要在对岸的队尾继续排队,不能立刻返回。

从上述资料看,冰床业已有类似行业公会的组织,作为从业者的代言人,向管理部门提议冰床交通系统的线路设置、车辆配备等。而管理部门基本接受了行业公会的建议。

既然已成为一个产业,管理部门自然要征收捐税。1924年12月,河道管理处对六条线路的总共200张冰床收捐,“每床一块,按月征收铜圆七十枚”;1925年,征收标准为“每拖床一张,按月纳捐大洋三角”;1926年后,河道管理处又因为经费紧张,将捐额大幅提高到每月六角。

偶然发生交通事故

管理部门也会从市民安全的角度,对冰床的运营时间段进行限制。1927年2月,什刹海、积水潭等处的冰面,随着天气转暖已经变得酥脆,不时有行人落入冰窟中。警察厅因此责令内右三区,立即将湖面上运营的30多张冰床驱除,随后东西南北四郊的警署,也勒令护城河各段上的冰床撤出,当年的营业季正式结束。1935年12月,因为上游来水少,护城河阜成门段河水很浅,所结之冰较薄,且集中在河中央一线。担心冰床行驶发生危险,当年,工务局禁止冰床在此段运营。

即便如此,各类交通事故还是时有发生。1923年1月,一张冰床载着乘客,经过东便门二闸附近时,冰面突然裂开,连床带人全部落水,经周围人出手相救才脱险;1923年12月,家住南锣鼓巷马尾巴胡同的婆媳二人,坐冰床过什刹海走亲戚,结果因为拉车人起步过猛,两人一齐摔了下来,婆婆头上摔了个大洞,血流如注;1926年1月,因为天气偏暖,护城河冰层不坚,一冰床搭载3名客人,由朝阳门向北,路过大柳树附近时,突然一声巨响,冰面裂开一道口子,4人全部落水。警察和路过的行人前来搭救,但仍有1人溺水死亡。

不只北京,同时期的天津等北方城市,冰床也是冬天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不过,冰床的线路有限制,没有河道的地方就不能运行;又因是“敞篷车”,乘坐时无处躲避寒风,所以20世纪40年代起,随着自行车、汽车的增多,冰床作为“公交车”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作为游览和游戏的工具,它一直存在。现在的什刹海等处,每年冬天仍有各式冰车、冰床,为游客们带来欢乐。

本文刊于《文史天地》2024年第4期

文史天地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承办:文史天地 联系电话:0851-86827135 0851-86813033 邮箱:wstd3282@sina.com

黔ICP备2022003284号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3400号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