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欢迎访问文史天地网—中国历史文化传播平台!

微信扫一扫关注
文史天地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漫步
发稿人: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3-04-23 10:25:39  文章字号:   
后唐庄宗李存勖的三支箭

 张朝阳 

清人诗歌有: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这首雄浑古朴的诗歌吟唱的是残唐五代时一位传奇人物——后唐庄宗李存勖。他为何立马起沙陀?他为何力扶唐社稷?他有着怎样的一生而被千古传唱呢?

一、英雄立马:沙陀李氏集团的出现

李存勖是汉化沙陀人,其祖上本起自西域,为西突厥的别部。公元9世纪时,沙陀部落辗转东迁,移居今山西一带。彼时正值晚唐乱世,曾经辉煌灿烂的唐王朝国力日衰,地方割据势力趁机坐大,各种叛乱不断。沙陀首领硃邪赤心效力朝廷,率领部众讨伐叛乱有功,受封赐姓名“李国昌”并收纳成为李唐宗室成员,从此发迹。

沙陀部落内迁

李存勖是李国昌的孙子,11岁的时候曾经觐见过唐昭宗(889904年在位)。昭宗很欣赏李存勖的一表人才,于是拍着他的背嘱咐道:“儿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新五代史·唐本纪·庄宗下》)昭宗应该是认真的,因为当时的唐王朝风雨飘摇。想必这句真诚又语重心长的话在少年李存勖内心埋下了种子,为他日后只手力扶唐社稷打下伏笔。长大后的李存勖果然文武双全——既精于骑射,又熟悉《春秋》,还爱好曲艺。后梁开平二年(908),李存勖在太原即位成为第二代晋王。

一箭定幽州

原来,李存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李克用。李克用因为镇压黄巢起义和救驾之功被唐昭宗封为晋王,控制了山西一带。后梁开平二年时,唐朝已经被朱温所篡夺,改朝换代为“梁”,但晋王不承认朱温的帝位,仍然沿用唐昭宗的年号“天祐”。这一年正月,李克用病逝。据记载,他临终前将三支箭交给李存勖,并嘱咐他说:“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也,契丹与吾结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李克用号称“独眼龙”,骁勇善战,但却在后梁朱温那儿吃过很多苦头,又遭到旧部刘仁恭(燕王)的叛变和曾经称兄道弟的契丹主阿保机之侵凌,形势窘迫。不击败这三股势力,李氏集团无法发展。这“三支箭”的故事就成为李存勖一生最具传奇色彩的高光时刻。

二、第一箭:消灭刘仁恭

刘仁恭可算是唐末一位乱世豪杰,原本效力于卢龙节度使帐下,颇有战功。但他野心勃勃,于景福二年(893)发动兵变攻打幽州,不料却栽了跟头。狼狈之际,刘仁恭投靠李克用,受到李的重用。心有不甘的他借助李克用的力量最终攻克幽州,还当上了卢龙节度使。志得意满后,刘仁恭原形毕露,不但拒不接受李克用的指挥,并且还动手挖李克用的墙脚,终于两人反目。

继承父亲遗志的李存勖,刚即位就展露出惊人的军事天赋,果断地射出了第一支箭。这一年,他首先平定了一场内乱,然后对后梁发起出其不意的进攻,打败朱全忠的大军(详见后文)。但这几场胜利都只是战神出场的序幕。很快,真正的大戏——歼灭幽州刘氏集团正式上演。

此时刘氏集团的首领已经是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因为早在天祐四年(907),刘守光兵变夺权,囚禁了父亲。自信心膨胀的刘守光自命不凡,根本不把其他各路豪杰放在眼里。李存勖看到他这个性格弱点,采取欲擒故纵之计策,假装对他很佩服,鼓动他不断膨胀自己的野心。果然,刘守光飘飘然了,竟然在后梁开平五年、乾化元年(911)自封为大燕皇帝,激起天下众怒。李存勖看到时机成熟,郑重地从宗庙中取出父亲留给自己的第一支箭,发兵攻打刘氏集团。此时刘守光陶醉在帝王的虚荣之中,根本就没有太多防备。李存勖战役进行得很顺利,可以用势如破竹来形容。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彻底消灭了刘氏集团。史载:“乾化四年(914),杀燕王刘守光于太原,用其父仁恭于雁门。”(《新五代史·唐本纪·庄宗下》)刘仁恭父子就这样凄惨收场了,李存勖的势力也因此从山西扩展到了幽州一带。

三、第二箭:击败阿保机

如果说由于策略正确加上对手昏庸,李存勖诛灭刘氏集团比较顺利的话,那么实现父亲的第二个遗愿——报阿保机一箭之仇——则困难重重。阿保机是谁?他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辽太祖!大辽朝的开国之君!李氏和阿保机的恩怨说起来话长。在唐僖宗时代,李克用曾经有一段时间在中原无法立足,被迫远遁漠北,避难于契丹,与阿保机结识。依仗一箭双雕、百步外骑射马鞭的高超武艺,李克用震慑了契丹。但唐末五代,中原大乱,契丹势力迅速崛起。雄才大略的阿保机不断率领铁骑南下侵扰,成为威胁中原各路豪杰的强大力量。如何击败这样一位可怕的对手?李存勖是犹豫的,但阿保机却先动手了,不断蚕食中原,进而大举进犯。

后梁贞明三年(917),李存勖手下一名驻扎在新州(今河北涿鹿)的将领投降了契丹,为契丹带路攻打新州。李存勖先是修书一封,谴责阿保机背弃双方的友好盟誓,但毫无效果。在阿保机的猛烈进攻下,守将弃城而逃,新州落入契丹之手。李存勖被迫应战,派大将率领3万人马,意欲夺回新州,但却遭到契丹大军的围攻,仓促撤退,伤亡惨重。阿保机乘胜追击,围困了幽州城。一时间谣言四起,有说契丹来了50万大军,有说契丹来了百万大军。放眼望去,渔阳以北满山遍野都是契丹人的牛羊,而投降了契丹的中原人又给契丹传授各种攻城技术,恐怖情绪在李存勖阵营四处弥漫。

一场紧急御前会议因此召开了。李存勖忧形于色,向将领们讲明了幽州的危急形势。怎么办?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李存勖打仗好身先士卒,将领也多勇士。李存审、李嗣源、阎宝三将站出来请求率军驰援幽州。李存勖大喜,命令三将出兵救援。很快,李存勖知道了貌似不可一世的契丹大军之弱点:后勤补给困难。原来,阿保机率领了30万大军来攻。这么庞大的队伍每日耗费军粮数额巨大,很快随行携带的大群牛羊都被军士吃掉了一半。士兵们只好忙着四处打猎觅食,阿保机帐下只有万余人护佑。那么,如果能集中兵力奇袭阿保机,一定能获胜。得到这一重要情报,李存勖命令李存审、李嗣源、阎宝三将率领7万兵马急行军直奔幽州前线。李嗣源表现尤其神勇,以3000骑兵突击,直插幽州城近郊。契丹近万名骑兵飞速出战,与李存审、李嗣源军遭遇,一场大战开始了。史载:“存审、嗣源极力以拒之,契丹大败,委弃毳幕、氈庐、弓矢、羊马不可胜纪,进军追讨,俘斩万计。”(《旧五代史·后唐·庄宗纪二》)这场惨烈的遭遇战以李氏军团大胜而结束,契丹军和物资损失惨重。很快,幽州之围得解。

不甘心失败的阿保机于后梁贞明七年(921)底卷土重来,攻陷了涿州(今河北涿州),进而围攻定州(今河北定州)。这一次,李存勖亲率5000骑兵救援。不想,后梁趁机偷袭李氏集团的大本营。情势危急,众将请求退兵。但李存勖力排众议,出其不意地突袭契丹军,大获全胜,俘虏了阿保机的儿子,阿保机被迫暂时退兵。李存勖不给敌人喘息之机,他马不停蹄,身先士卒,乘胜追击契丹军,彻底赶走了敌人。经此一役,契丹许久不敢再来进犯。这样,李存勖实现了父亲的第二个遗愿——击败阿保机。

四、第三箭:灭梁称帝

如果说诛灭幽州刘氏集团是牛刀小试,击败契丹阿保机是有勇有谋,那么灭梁称帝则是李存勖人生最艰辛、最高光的时刻——这第三支箭其实是最艰难、飞行最漫长的一支。李氏集团和后梁开国皇帝朱温的恩怨实在是太深了。早在镇压黄巢起义时期,两家就结下了不解之仇;作为保皇派的两大干将,朱温忌惮李克用的勇武,曾想害死李克用,未果。之后,这两大势力不断争夺地盘,争夺资源,水火不容,大有不共戴天的阵势。所以后梁开平二年,年方24的李存勖刚即位,尚在服丧之中,就把矛头对准了朱温,千里奇袭三垂冈(山西长治北)。

阿保机画像

此时后梁大军围困潞州(今山西长治),朱温亲征,坐镇泽州(今山西晋城)指挥,志在必得。敌强我弱,李存勖采取了先退后进的策略。他以服丧的原因,先撤回了救援潞州的将士。朱温见到这一异动,判断李氏集团内部出了大事。他了解到老对手李克用已经去世,认为李氏没了这样的灵魂人物已不足为惧,潞州必然是囊中之物。失去了让他敬畏的对手,朱温突然觉得兴味索然,因此先行返回洛阳大本营,留下将领继续攻城。但老奸巨猾的朱温这次中计了。李存勖撤军就是为了麻痹敌人。看到了朱温的反应,李存勖当机立断,千里奔袭正在围困潞州的后梁军。李氏大军行进到三垂冈这个战略要地埋伏了下来。此处是潞州城外一片连绵十多里的土石山冈,李存勖年幼时曾随父亲路过,李克用一时兴起,命伶人清唱一曲咏叹人生的《百年歌》。听到悲凉处,李克用却笑起来,指着爱子存勖说:“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新五代史·唐本纪·庄宗下》)想不到这句话竟然神奇地应验了。第二天早上,趁着大雾,李存勖突袭麻痹大意的后梁部队。见到从天而降的李存勖,后梁军队惊慌失措,阵脚大乱,大将被斩杀,军士死伤惨重,最终狼狈逃窜。远在洛阳的朱温听说自己的军队吃了败仗,大为惊讶,一改对李存勖的轻视,脱口说出了“生子当如李亚子”(李亚子即李存勖)这句千古名言。

李存勖经三垂冈一战成名,正式接过了父亲的旗帜,踏上与后梁争夺统一中原霸业的漫长征途。当时的朱温已经称帝建立了后梁政权,控制的地盘和整体军事实力远超李存勖。但李存勖有勇有谋,不断抓住各种机遇削弱后梁的力量,壮大自己的势力。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军事斗争同时,李存勖又非常勤政,留意民生疾苦,发展经济,整顿吏治和司法,大得民心。与李存勖的励精图治相反,朱温晚年猜忌心极重,原本归顺他的将领纷纷叛变。后梁乾化二年(912),朱温竟然被自己的儿子杀死,一代枭雄惨淡收场。很快,弑父者又被自己的兄弟杀死。后梁上层争权内斗不断,下层百姓纷纷起义,国力日衰。就这样一升一降,李存勖逐渐扭转了双方的力量对比。

这个长达十多年的过程中发生了多场重大战役。例如,开平四至五年(910911)柏乡之战,李存勖歼灭了后梁数万装备精良的精锐部队,沉重打击了朱温。后梁贞明四年(918)胡柳陂之战,双方皆伤亡惨重,最终胜利天平倒向了李存勖。经过十多年的征战,李存勖终于可以傲视群雄了。后梁龙德三年(923)夏四月,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称帝,改元同光,国号大唐。或许他的脑子里闪现年幼时的画面:唐昭宗拍着他的背说“儿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李存勖虽号称恢复大唐社稷,但绝对无意请出李唐后嗣来享有自己拼命打的天下。他建立的这个“唐”史称“后唐”。称帝这一年,李存勖发动了消灭后梁的最后一役——奇袭汴州。

后唐疆域地图

当时后梁还保留有较强大的军事力量。当年五月,后梁大军乘舟自河而下,攻陷了后唐的德胜城(今河南濮阳),并趁势攻击黄河边的要塞杨刘城(今山东东阿)。李存勖亲率大军救援杨刘,激战月余才解了杨刘之围。之后,后梁又派出主力渡河北上,大举进攻,一支后梁军队甚至与李存勖的亲兵交锋。当时后唐的一些边镇发生叛变,又有人勾结契丹入侵,李存勖的处境突然变得非常艰难。怎么办?有大臣提议与后梁划河而治,达成妥协。但李存勖决定趁着后梁主力在外,后防空虚的时机,奇袭后梁的大本营汴州(今河南开封)。李存勖先渡河拿下后梁的中都(今山东汶上),之后连夜奔袭汴州。当时的汴州不啻为一座不设防的空城。李存勖兵不血刃就占领了汴州,梁末帝死于非命。与此同时,数万在外的后梁主力来不及回防救援,眼睁睁看着大势已去,只好放下武器投降了。至此,李存勖基本上完成了父亲遗命,统一了北方。随后,李存勖又攻灭割据四川盆地的前蜀政权,而其他残存的割据势力也纷纷表示臣服。一时间,恢复大唐气象似乎将要成为现实。然而,李存勖却虎头蛇尾了。

五、凄凉的结局:一叶落

当一个个对手被消灭,当四裔八方臣服在他脚下时,李存勖被胜利冲昏头脑,对军事、对治国失去兴趣。他其实并不是一介武夫。他感情细腻,多才多艺,擅作诗词,也好歌舞戏剧,常常登台演出,还取了一个“李天下”的艺名。这些爱好本无可厚非,甚至是他人格魅力的体现。但过犹不及,他开始放纵自己,沉溺于娱乐,尤其宠幸伶人,导致朝政昏暗,吏治腐败,百姓不满。称帝不到四年就众叛亲离。终于在后唐同光四年(926),曾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李嗣源也造反了,李存勖最终死于兵变,时年43岁。

最后我们来欣赏一首李存勖的词作《一叶落》:

一叶落,搴珠箔。

此时景物正萧索。

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

吹罗幕,往事思量着。

此词隽永细腻,尤其是最后一句“吹罗幕,往事思量着”。让我们透过历史的帷幕,反复品味李存勖的兴亡史。


本文刊于《文史天地》2023年第3期

文史天地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承办:文史天地 联系电话:0851-86827135 0851-86813033 邮箱:wstd3282@sina.com

黔ICP备2022003284号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3400号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