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彦卿作为一名武将家庭出身,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杰出将领,具有高超的武艺和丰富的军事理论素养,身经百战。他在戚城、阳城、定州诸战役中多次与契丹交战,名震敌国。特别是在阳城之战后,符彦卿的威名让契丹军队闻之胆寒。元脱脱等撰《宋史·列传第十·符彦卿传》曰:“辽人自阳城之败,尤畏彦卿,或马病不饮龁,必唾而咒曰:‘此中岂有符王耶?’晋少主既陷契丹,德光之母问左右曰:‘彦卿安在?’或对曰:‘闻其已遣归徐州矣。’德光母曰:‘留此人中原,何失策之甚!’其威名如此。”
因符彦卿是后唐名将符存审的第四子,所以被军中称为“符第四”。历朝所赐他的巨额财富,他将其尽皆分给下属,所以士卒都乐于为他效命。《宋史·列传第十符彦卿传》载:“彦卿将家子,勇略有谋,善用兵。存审之第四子,军中谓之‘符第四’。前后赏赐钜万,悉分给帐下,故士卒乐为效死。”
符彦卿著有《人事军律》《五行阵图》,今已佚。符彦卿勇而有谋,善于用兵。《宋史·志第一百七舆服六》载:“军中符信,切要杜绝奸诈,深合机宜。今请下有司造铜兵符,给诸路总管主将,每发兵三百人或全指挥以上即用。又别造传信朱漆木牌,给应军中往来之处,每传达号令、关报会合及发兵三百人以下即用。又检到符彦卿《军律》有字验,亦乞令于移牒、传信牌上,两处参验使用。”此处所说的字验,指的就是军中传递命令和情报的密码,作用非常重要。另外,许多宋代的史料关于阳城之战的记载在谈到符彦卿时,符彦卿除显示了一员猛将的角色外,还扮演了重要的谋士的角色。可见,符彦卿不但有高超的武艺,而且还有较高的军事理论水准。
广顺二年(952),郭威亲征泰宁军节度使慕容彦超,符彦卿前往行在,献上马、锦彩等物及一万石军粮,频频受到郭威赏赐。不久后,符彦卿移镇郓州,任天平军节度使。郭威本想让符彦卿接替王殷任天雄军节度使,但因辽军突起,只得暂留王殷控制局势,所以符彦卿仍留镇天平军。广顺三年(953),王殷获罪被杀,郭威正式授符彦卿为大名府尹、天雄军节度使,并进封他为卫王。《宋史·列传第十符彦卿传》载:“周祖即位,封淮阳王。刘铢诛,以其京城第宅赐彦卿。及征兖州,彦卿朝行在,献马及锦彩、军粮万石,连被赐赉。俄移镇郓州。会召魏府王殷,欲以彦卿代镇。俄辽人起兵,留殷控扼,故彦卿不入朝。殷得罪,即以彦卿为大名尹、天雄军节度,进封卫王。”
三个女儿贵为皇后
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卷二十周世宗家人传第八·皇后符氏》载:“宣懿皇后符氏,其祖秦王存审,父魏王彦卿。后世王家,出于将相之贵,为人明果有大志。初适李守贞子崇训。守贞事汉为河中节度使,已挟异志。……于是决反。而汉遣周太祖讨之,逾年,攻破其城。崇训知不免,手自杀其家人,次以及后,后走匿,以帷幔自蔽,崇训惶遽求后不得,遂自杀。汉兵入其家,后俨然坐堂上,顾军士曰:‘郭公与吾王父有旧,汝辈无犯我!’军士见之不敢迫。太祖闻之,以谓一女子能使乱兵不敢犯,奇之,为加慰勉,以归彦卿。……太祖于后有恩,而世宗性特英锐,闻后如此,益奇之。及刘夫人卒,遂纳以为继室。世宗即位,册为皇后。……师久无功,遭大暑雨,后以忧成疾而崩。……葬于新郑,陵曰懿陵。后立皇后符氏,后妹也。国初,迁西宫,号周太后。”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一·后妃上》载:“懿德符皇后,陈州宛丘人。魏王彦卿第六女也。周显德中,归太宗。建隆初,封汝南郡夫人,进封楚国夫人。太宗封晋王,改越国。开宝八年薨,年三十四。葬安陵西北。帝即位,追册为皇后,谥懿德,享于别庙。至道三年十一月,诏有司议太宗配,宰相请以后配,诏从之。奉神主升祔太庙,后姊,周世宗后也,淳化四年殂。”
《宋史·列传第十符彦卿传》载:“居洛七八年,每春月,乘小驷从家童一二游僧寺名园,优游自适。”从开宝二年下半年至开宝八年的六年多时间里,符彦卿在洛阳的最后几年,心情是愉快的。开宝八年(975),符彦卿卒,享年78岁。
「符号,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区文联主席,作家<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font-family: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indent:="" 2em;="" caret-color:="" red;=""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文史天地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承办:文史天地 联系电话:0851-86827135 0851-86813033 邮箱:wstd3282@sina.com
黔ICP备17008417号-1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499号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