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欢迎访问文史天地网—中国历史文化传播平台!

微信扫一扫关注
文史天地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儒学视野
发稿人:刘丽  来源:文史天地杂志社   发布日期:2023-11-07 15:30:13  文章字号:   
音乐在孔子生命中的地位

 宋锐锐

孔子,不仅是万世敬仰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还是为人津津乐道的“文艺青年”。他在诗书礼乐方面的造诣“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尤其他对音乐的热爱,贯穿于波澜壮阔而又曲折深幽的一生。著名的“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最能说明他与音乐的深厚渊源,对音乐的“痴”像跃然纸上。

孔子为何“痴迷”音乐?音乐对孔子意味着什么?结合史料记载,笔者分析总结了三个关键词:精神食粮、暗夜之光、传承之路,分别概括音乐在孔子不同生命状态和境遇中的地位和影响。

精神食粮

综观史料来看,音乐对于孔子,不夸张地说,犹如阳光、空气和水,一天也离不开。《论语·述而》记载,孔子几乎每天都唱歌,除非这一天有哀戚的事情,“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子路死的时候,老人家仰天长泣,痛悼爱徒的离去。另记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意思是说,孔子不仅自己喜欢唱歌,还喜欢听别人唱歌。每遇到一个唱歌好听的人,他必然会要求对方唱完之后再唱一遍,而且自己也跟着唱。

在世人眼中,孔子是“天纵之圣”“天木之铎”“至圣先师”,就像天边最耀眼的明星,遥不可及。但他对音乐的“痴迷”行为,却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个至情至性、可爱快乐的“小老头”形象,拉近了圣人与我们的距离。虽身处乱世,但他仍像一个未经世事的孩子,哼着小曲,童心未泯,快乐怡然。

孔子原本就是快乐之人,而唱歌让孔子更快乐。关于孔子之“乐”,《梁漱溟讲孔孟》一书作出了独到的解读。书中认为,孔子的“乐”是“原来之乐,小孩有之”,即孩子般天真的快乐。一个成年人,为什么还能葆有孩子般的快乐?书中也给出了答案,即活在当下,保持正念,生机畅达,洋溢则乐。这一点,孔子可以说做到了极致。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称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高度称赞颜回在贫乏的饮食和简陋的居住条件下,仍然能保持快乐。这句话也是活在当下、保持正念、生机畅达的生动诠释。孔子之所以能够读懂并认同颜回的这种“乐”,归根结底因为他也是这样的人。

不难发现,在实现人生理想抱负的路上,孔子是一个不畏艰险、积极求仕的开拓者、践行者,但他终其一生的人生态度,却是秉持着超越荣辱、脱离功利的心念,胸怀大道、纯粹做事,在精神层面活出了纯粹、超凡的境界。圣贤的故事启示着我们:人这一辈子,总归是要有点儿精神坚守的。精神的坚守需要“精神食粮”的滋养。音乐,对于孔子来说,就是能够滋养日常的“精神食粮”。

暗夜之光

回望孔子生活的年代,是历史长卷中晦暗的篇章。古人常用“礼乐崩坏”来形容这个时期的乱象。《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在社会如此剧烈动荡的背景下,孔子想做一个拨乱反正的变革者,可惜报国无门,处处碰壁,遭遇了人生的至暗时刻。

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寻找一位“明君知己”,孔子周游列国14年,其间命运多舛,灾难重重,困顿波折,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在陈绝粮”了。《庄子·让王》中记载:“孔子穷于陈蔡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意思是孔子和他的弟子被围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七天当中几乎断绝了烟火食物,大家饿得脸色难看,身心俱疲。但即便在这样的境遇之下,孔子仍然坚持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弹琴而歌。

如此窘迫的遭遇中,还能弦歌不绝,孔子对音乐绝对是“真爱”。当然,通过音乐,孔子也排解了心中苦闷,甚至还偶遇过“知音”。《论语·宪问》中记载:“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意思是说,孔子卫国失意时在院子里击磬,一位背着草筐的人经过,说:“这个击磬的人有解不开的心事啊!”他听了一会又说:“从抑而不扬的磬声中可知,击磬者在埋怨无人了解自己。无人了解就独善其身罢了,又何必埋怨?这道理犹如过河,水深,穿着衣裳走过去;水浅,撩起衣裳走过去。”孔子听后感叹其理深刻!这个小故事说明,孔子通过击磬准确地表达了郁闷的心情,背草筐的人通过磬声也精准地读懂了孔子的心事。

马克思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音乐可以传递人们用语言表达不了的意思,使人们心意相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思想上的碰撞和交流。音乐还可以抚慰心灵,调节情志,陶冶情操,激昂斗志,“音乐是人类灵魂的避难所”,在孔子落难时,音乐给予他慰藉,身体被困但灵魂随同自由的音符驰骋向远方,望见寂寥大海上那盏不灭的灯塔。音乐,对于孔子来说,是照亮前路的“暗夜之光”。

孔子作歌丘陵

传承之路

孔子在音乐上的造诣非同一般,除了会弹琴、击磬,还会吹笛吹箫,作词谱曲,“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孔子对音乐如此“痴迷”,仅仅是由心而发、因自身丰富的情志、有趣的灵魂所致吗?不尽然。很大程度上,醉心于音乐也是他对人生理想信念的坚守写照,是他对心中的“白月光”周代礼乐的不懈传承和躬行。

作为高山仰止的圣人,孔子也有自己的偶像。《论语·述而》记载,孔子常常希望自己能梦见周公,“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他还称周文王为“三代英”。周代是孔子心中最理想的时代,《论语·八佾篇》记载,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其中“文”指的就是周代礼乐。孔子一生都致力于宣扬推广周代礼乐,以传承周代的礼乐制度、重建礼仪之邦为己任,不断游说各国当政者。纵然颠沛流离中被人取笑为“丧家之狗”,但他从未放弃对礼乐文化的推崇和坚守。

毕生的坚守也许并没有带来政治抱负上的“得志”,但他在音乐上的贡献却足以造福后世。他修正不断失落的周代礼乐,发掘研究三代雅乐,使诗、礼、乐得到了复兴。他还为世人留下了《龟山操》《猗兰操》等伟大文艺作品。

孔子通过钻研和思考,形成了宝贵的礼乐思想。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孔子认为一个人的修养,从学习《诗》开始,自立从礼仪开始,完成于音乐。通过学习礼乐提升人格和审美水准,使人走上一条通向快乐的道路,“言而履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孔子家语》)。孔子还认为,音乐与道德同等重要,提倡以音乐来提高人的品德和文明程度,强调音乐对于塑造人的优秀品质具有积极作用。孔子主张音乐“和民声”“治人心”,强调音乐的律动有助于人们养成秩序、规则、礼仪和互相尊重的品格。

孔子的礼乐思想在他生活的年代受到冷遇,但在之后绵延两千余年随时而变,对后世治国理政及中国教育、文艺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汉代以后的礼乐文化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国家政治层面和社会层面,广泛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人心。在某种意义上,孔子对礼乐文化的坚守与推广,具有继往开来的色彩。音乐,对于孔子来说,是通往彼岸的“传承之路”。

结  语

综上,音乐在孔子的生命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孔子离不开音乐,音乐“反哺”着孔子。孔子个人品格的养成、人生理想抱负的追求、宝贵礼乐思想的形成,都和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孔子对音乐的追求和对礼乐文化的坚守,其正确性和深远性也得到了时间的验证。礼乐文化在数千年的实践中,早已融合融通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根基。音乐,作为表达人们思想感情、丰富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一种文艺形式,和文学、绘画等艺术类型一样,成为抒情言志、成风化人、培根铸魂的重要载体。

如今,历史方位已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儒学专家提出,“文明中国”需要礼乐的滋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新征程上,我们要充分重视并传承好孔子的音乐情怀和宝贵思想,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像夫子那样怀赤子之心,树凌云之志,举精神之旗,走传承之路。

本文刊于《文史天地》2023年第11期

文史天地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承办:文史天地 联系电话:0851-86827135 0851-86813033 邮箱:wstd3282@sina.com

黔ICP备2022003284号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3400号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