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欢迎访问文史天地网—中国历史文化传播平台!

微信扫一扫关注
文史天地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儒学视野
发稿人:刘丽  来源:文史天地杂志社   发布日期:2023-09-19 17:03:50  文章字号:   
国内外的“阳明学”何以出现大温差

 钱明 

     与近年来阳明学在中国大陆迅速升温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际上尤其是曾经也有过“阳明学热”的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却出现了日渐冷却的趋势。这种现象从王阳明诞辰500周年与王阳明诞辰55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国内外所出现的温度差窥见一斑。
  1972年是王阳明诞辰500周年,中国大陆正处于“文革”动乱之中,王阳明还是“大批判”的对象,故而未举办任何纪念活动及学术研讨会。但在日本、美国等国却举办了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纪念活动和学术研讨会。
  首先是日本。日本的“阳明学热”起始于幕末维新时期,延续于战后的昭和时期,尤以1972年为高峰。这一年为纪念王阳明诞辰500周年,日本学界和商界除了举办各种纪念活动,还启动了一批重大研究工程,1974年出版的由宇野哲人、安冈正笃监修,荒木见悟、山下龙二、冈田武彦、山井涌编纂的十二卷本《阳明学大系》,外加别卷《传习录诸注集成》,即为其中之翘楚。该丛书的问世,不仅将日本的阳明学研究与传播再度推向高潮,而且对国际阳明学的研究与传播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价值至今犹存。
  然后是美国。1972年为纪念王阳明诞辰500周年,美国亚洲学会于3月28日特在纽约华道夫旅馆举行的年会中安排了一项纪念王阳明诞辰500周年的座谈会。座谈会由陈荣捷主持,参加研讨的有哥伦比亚大学的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斯坦福大学倪德卫(David S. Nivison)等。6月14日,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又在檀香山举办了一次具有相当历史意义的“王阳明学术研讨会”。美、欧、日及中国港台地区有一大批新儒家的著名学者,如陈荣捷、狄百瑞、冈田武彦、成中英、方东美、牟宗三、杜维明等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2022年是王阳明诞辰550周年,在严峻的疫情防控情势下,中国大陆各地依然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可谓热火朝天。相比之下,国际社会尤其是中国周边却显得异常冷清,与50年前相比,也是大相径庭。韩国阳明学会及我国港台地区未举办任何纪念活动。日本唯有二松学舍大学阳明学研究中心在2022年9月17日举办了以“近代日本の学術と陽明学”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2022年开始接任二松学舍大学阳明学研究中心主任的牧角悦子教授主持,东京大学教授小岛毅作《陽明学は右か左か》的基调讲演。会议分为三段:第一段的主题为“陽明学研究の現在”,主持人是二松学舍大学教授中根公雄,发表人及发表论文是二松学舍大学大学院山路裕的《定理と「心」——規範の遵守と実践の多様性》、早稻田大学原信太郎的《山田方谷における誠意説の基盤》和早稻田大学大場一央的《陽明学研究におけるテーマ性について》;第二段的主题为“幕末から近代の陽明学”,主持人是二松学舍大学教授和久希,发表人及发表论文是东京音乐大学山村奖的《井上哲次郎以前の「近代日本の陽明学」》、常磐大学松崎哲之的《水戸学における尊王攘夷について》和早稻田大学永冨青地的《安岡正篤の陽明学理解について》;第三段的主题为“近代の学術制度と陽明学”,主持人是二松学舍大学教授牧角悦子,发表人及发表论文是二松学舍大学大学院铃置拓也的《二松学舎をめぐる陽明学——創立から現在まで》、二松学舍大学今井悠人的《陽明学関連資料データベースの構築について》和九州大学藤井伦明的《九州大学における陽明学研究:回顧と展望》。最后是“総合討論”环节,主持人是二松学舍大学町泉寿郎。可见,此次研讨会以二松学舍大学为主,基本上属于该大学阳明学研究中心的一次内部研讨会。
  到了10月31日王阳明诞辰这一天,则唯有旅日华侨、日本京都中国书画院理事长谢春林等旅日侨胞在位于滋贺县高岛郡安昙川町字上小川中江藤树纪念馆内的“阳明园”举办了非常小型的纪念活动。因该园是中国余姚市与日本安昙川町为加强两地文化交流于20世纪90年代建的一座中国式庭园,在此举行纪念活动,不过反映了一些旅日华侨及少数日本友好人士希望中日世代友好的美好心愿。
  反倒是此前的3月18日至22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哲学系召开了一次以“Wang  Yangming and Ming Thought(王阳明与明代思想)”为主题的国际性学术研讨会。线上线下共会集了来自不同学科和背景的四十余位学者参会。发表演讲的有卫斯理大学教授斯蒂芬·安格尔(Stephen Angle)、哈佛大学教授彼得·波尔(Peter Bol)、伦敦大学佛教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詹妮弗·艾希曼(Jennifer Eichman)、玛卡莱斯特学院副教授翰若愚(Rivi Handler-Spitz)、乔治城大学教授艾文贺(Philip J Ivanho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李蕾(Leigh K.Jenco)、普林斯顿大学助理教授哈维·莱德曼(Harvey lederman)、台湾“中研院”研究员林月惠、浙江大学教授彭国翔、复旦大学教授吴震等。研讨的范围也较为广泛,涉及明代哲学、历史、宗教、文学及其与同时期西方文化之比较。
  5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为一瞬间,可是“阳明学”却在国内外出现了如此大的反差,究其原因,大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东亚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时间差有一定关系;二是与中国国力的较快增强有必然关系;三是与国际地缘政治的急剧变化有密切关系。当然,这些只是从大的趋势看,若从小的方面看,则与人文科学在日本等国的衰减有某种关系,也与国际社会将人文学科的注意力转向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研究有紧密关系。
  这个现象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究竟要采取怎样的方式、通过怎样的途径、抱着怎样的心态去落实和推进?这些都需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反思。不能自娱自乐,也不能盲目自信,更不能虚夸自恋。依靠人数优势、地方优势和资金优势,搞形式主义,采取“重大工程”的方式,对于实现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提高中国的“软实力”所产生的效果,令人怀疑,更令人担忧!

本文刊于《文史天地》2023年第9期

文史天地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承办:文史天地 联系电话:0851-86827135 0851-86813033 邮箱:wstd3282@sina.com

黔ICP备2022003284号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3400号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