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正文 发布时间:2010-02-24


围绕大局求发展 立足民生促和谐

——白云区政协工作回眸

□欧福国

  2009年,白云区政协不断完善协商机制,充实议政内容,丰富建言形式,提高履职成效,政协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夯实基础 履职为民

  区政协始终坚持把加强学习摆在重要位置,大力推进学习型政协组织建设,夯实人民政协履职为民的思想政治基础。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推动委员认真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履行职能所需要的知识,2009年,共举办委员培训班2期,组织30名委员参加省内外各种形式的政协理论研讨会4次。邀请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王国麟和省政协原巡视员郭福基分别作了“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政协委员科学参政”和“人民政协如何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好服务工作”专题辅导讲座。
  坚持学习政协理论、政协业务知识与推动工作相结合,注重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注重对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注重对人民政协工作规律的准确把握,坚持人民政协工作的正确方向。通过主席会议、常委会议、委、办联席会议等,及时部署工作和总结在履职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新经验、好做法,推动政协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协商议政 效果突出

  一年来,区政协不断完善协商机制,充实议政内容,丰富建言形式,提高履职成效,区政协除例行审议人民政协内部事务外,两次听取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工作情况通报,围绕“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加快工业振兴,推进我区新型工业化进程”、“我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及下步工作建议”,“全力推进我区非公经济快速发展”等重大议题开展协商讨论,既让委员知情明政,又使政府广纳群言。协商过程中,大家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建议,得到政府的认同。
  去年,区政协常委会3次召开主席约谈会,先后就“残疾人就业”、“现代化生态都市新城建设与百姓生活”、“财政资金使用及效益”等问题,专题与有关部门进行约谈协商,并邀请部份市民参与讨论,区委、区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与委员和各界群众正面交流,增强了协商的针对性。为了开好约谈会,针对各个约谈主题,分别组织开展会前调研,约谈协商中,主席会议组成人员、职能部门负责人、广大市民共同就解决残疾人就业、治理残专车非法营运;建设现代化生态都市新城与整脏治乱等工作进行专题协商。分别与三镇三办、民政、交通、城管、邮政、电信、移动、联通、工商、税务等15个单位和部门协商解决残疾人就业岗位42个;对治理残专车非法营运工作提出了17条建议;就整脏治乱工作向政府提出了城管、交通、建设以及媒体监督四个方面的15条意见建议。主席约谈会专题协商取了明显效果。
  区政协还积极探索资政建言与民主监督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组织委员通过提案、视察、政协信息等形式开展民主监督,积极为推进和谐白云建设资政建言。区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收到提案原案86件,立案83件、建议3件,确定重点提案3件。办理工作中,通过主席会议督办及领导班子成员领衔督办、区政府领导领办重点提案,走访重点承办单位,编印“重点提案摘报”送区领导阅批,组织面对面协商或视察督办重点提案等形式,增强了提案办理的实效。通过开展提案督办月活动,对30件事关白云发展和民生的提案进行集中督办;适时召开协商会议,对《加大打击挡工堵路、强买强卖工作力度》等18件提案进行会商督办。2009年8月底,83件提案全部办复,办复率100%。涉及问题已解决28件,占33%;正在解决或逐年解决42件,占49%;因条件限制只能以后解决的16件,占18%。在征求委员意见时了解到委员对其中2件提案的答复不满意,经协商,承办部门重新办理答复后,委员表示满理解,满意、基本满意率100%。

专项工作 富有特色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的工作原则,精心选题,充分论证,是提高调研质量的保证。
  一年来,立足白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区政协开展了“白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白云区土地流转情况”、“白云区花卉产业发展现状”、“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等课题的调研,形成并上报区委、区政府调研报告4篇。报告提出的建议意见得到了区委、区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肯定。在围绕全区非公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中,由主席领题,区政协经科委、区经贸、工商联等单位负责人及相关界别委员组成调研课题组,先后深入贵州富山、威顿晶磷等30余家企业,了解非公经济发展现状,找出非公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对策方案,撰写了《危中寻机,重铸环境,再迎发展春天--白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调研报告》,提出的推进高新区和白云区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等6条建议得到区委、区政府的肯定,在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扎扎实实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中采纳了相关建议。
  区政协领导多次深入联系乡村开展调研,与村支两委进行座谈,共同理清思路,共谋发展,找准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并采取具体的帮扶措施,解决联系乡村实际困难。关心帮扶弱势群体。一年来,区政协在办公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出资2万余元,解决凉水村改水,帮扶贫困农户、“计生帮扶户”发展生产。同时,积极争取省、市智力支边办、各民主党派、政府各部门在经费、科技、信息、人才和物资上的支持和帮助,认真组织开展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支边项目和“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圆满完成了与市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侨联对接开展的九个支边扶贫项目。组织农技、种植养殖、医卫、教育等培训班,培训各类技术人才1600余人(次),乡土人才33750余人(次),义诊2000余人(次),赠送相关资料23000余份。

完善机制 工作有序

  一年来,区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不断推进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依托专委会组织界别开展调研视察,撰写界别提案,反映界别要求。去年来,区政协领导和专委会主任约谈委员100余人(次),就党政关心、群众关注的问题听取界别的意见。在常委会组织的重大活动中,重视界别委员的参与,如在“白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中,邀请了区工商联界别和经济界别的部份委员参加;开展界别联组视察,组织少数民族、无党派和农业界的委员就“牛场布依族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座谈讨论,建言献策。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委员履职档案,加强对委员的管理和履职评价。及时调整充实委员活动组,在委员中继续开展“五个一”活动和优秀提案评选活动,调动委员参加政协会议、参与政协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健全会议缺席人员通报制度、重要提案摘报制度,先后对区政协机关多项制度进行补充和修订,努力使政协工作有规可依、有范可守、有序可循。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机关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和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各项学习实践活动。认真落实岗位责任、考勤考核等内部管理制度,加强机关信息化建设。组织政协机关干部职工和部份政协委员参加了趣味运动会和全市政协统战系统纪念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歌咏比赛,既丰富了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的业余生活,又增强了大家热爱家乡、热心政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