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正文 发布时间:2009-10-15


和衷共济创伟业 协力奋进谱新篇

□粟多能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60华诞。60年来,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同新中国一起诞生,与共和国一起成长,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不断发展,共度峥嵘岁月,走过了辉煌的历程。
  1957年7月23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选举产生了政协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员会,从此,黔东南自治州政协在中共黔东南自治州委的领导下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积极探索、追求真理,发扬民主、团结奋进,走过了一条与全州各族人民同舟共济、艰苦奋斗,与全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共同发展的道路,书写了黔东南自治州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黔东南自治州辖16个县市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 个省级循环经济工业区。国土面积3.03万平方公里,聚居着苗、侗、瑶、水等33个民族,总人口446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87%,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总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黔东南是一个不沿江、不沿海,欠发达、欠开发、欠开放的地方。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在半径狭小、对外交流较少的状态下,导致经济社发展相对缓慢。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协调。但黔东南也是自然资源富集的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水能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品种多、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民族文化绚烂多彩、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大力改善,极俱发展潜力。多年来,州政协充分发挥联系面广、人才荟萃的优势,认真履行“三大职能”,扎实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搞好服务,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政治协商,参与决策。多年来,州政协紧紧围绕关系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协商讨论,充分表达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出台的方针政策尽可能体现方方面面的愿望和要求。一是全委会议集中协商。利用全委会议组织广大政协委员认真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算、发展计划和两院工作报告,围绕项目建设、非公经济发展、优化投资环境、加快旅游业发展以及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为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言献策。二是重大问题随时协商。对州委、州政府拟提出的重大方针政策,及时组织有关委员进行协商讨论,广泛征求意见,为党委、政府作出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的决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三是座谈会议专题协商。如为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加快全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程,州政协组成调研组深入基层、深入实地召开座谈会进行专题调研,形成的《关于加快全州林权制度改革的建议案》引起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所提出的意见建议对推动全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民主监督,推动落实。多年来,州政协坚持调研视察相结合,对上一年政协意见建议进行“回头看”,进一步强化了民主监督。如以提案形式连续五次提交《关于改造凯里市华联路并加强管理的建议》,终于使凯里市投入140万元用于华联路改造,并根据政协意见又追加38万元,将单侧人行道改建为双侧人行道,极大改善了群众的步行环境。2009年为确保中央、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的落实,充分发挥新增中央投资的拉动作用,积极开展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的督查和调研,形成了《关于全州项目库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对加强全州项目库建设提出了10个方面的建议和意见,较好地发挥了民主监督的作用。此外,州政协注重发挥好义务监督员的作用。目前在州、县各行各业担任监察员、监督员、行风评议员的政协委员达80余人。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对行风、作风、廉政建设等工作进行监督,进一步拓展了政协民主监督的范围。
    ——参政议政,献计献策。多年来,州政协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一是充分运用调查研究的形式建言献策。如今年为抓好镇远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州政协领导带领由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及镇远县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考察团赴云南、山西等地进行考察,借鉴外地的发展经验与模式,形成考察报告供州委、州政府参考。二是在具体工作中建言献策。如前年州政协《关于加快全州非公有制经济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建议》和《关于支持申报“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基地”的建议》,受到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三是利用提案建言献策。如去年的《关于保护和宣传利用凯里地下党革命遗址的提案》,经过州政协领导与州委领导书面沟通后,得到了及时办理,有关方面立即停止了对原中共凯里小组主要活动场所——李家祠堂的拆除工作,保护了历史文物。
  50多年来,州政协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推动政协事业不断发展。州政协紧紧围绕党委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各个历史时期党委的要求,积极发挥政协的整体功能和作用,思想上与党委同心,目标上与党委同向,工作上与党委同步,积极把党委的意志转变为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并落实到履行职能的各项工作中去。
  50多年来,州政协始终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充分利用人民政协组织上的广泛代表性和政治上的巨大包容性,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密切与社会各界人士的联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做好凝聚人心、协调关系、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工作,为全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一个团结、民主、和谐的社会氛围做出积极的努力。
  50多年来,州政协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历届州政协牢固树立中心意识和大局意识,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州改革开放大局和党委、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努力发挥人民政协人才荟萃的优势,对全州大政方针、重大改革方案和重点工作开展广泛协商;通过视察、提案、反映社情民意、民主评议和特邀监督员工作等形式,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开展民主监督;通过调研、提案、座谈讨论、委员之声等形式,围绕全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积极参政议政。
  50多年来,州政协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永葆政协工作的生机活力。坚持继承和发扬人民政协不断学习的优良传统,努力提升委员整体素质、履行职能水平和政协机关服务水平,积极适应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坚持在继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切实发挥政协常委会的领导作用、委员的主体作用和政协机关的服务作用,充分体现政协的界别特色和群体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领域不断拓宽,工作内容不断丰富,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履行职能水平不断提高,使政协工作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回首过去,历史辉煌,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目前,黔东南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发展机遇,对政协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政协履行职能展示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政协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在未来的岁月里,黔东南自治州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将坚定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将在中共黔东南自治州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州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大局和州委、州政府的中心工作,和衷共济创伟业,协力奋进谱新篇,把黔东南的政协工作不断推向前进,为黔东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黔东南自治州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