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造性履行职能 努力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
□韦 林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6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60年来,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安顺市政协自1985年底成立省政协安顺联络处沿革至今,已历25年,在推动安顺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撤地设市以来,在中共安顺市委的领导下,市政协团结带领全市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和广大政协委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团结、民主”两大主题,紧扣中心,服务大局,紧密结合安顺实际,创造性履行政协职能,为推动安顺市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回顾安顺市人民政协所走的过风雨历程,无凝是安顺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最好见证,对下一步安顺市人民政协更好履行职能,更好地促进安顺市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抓住重点,找准工作突破口:新时期新阶段人民政协工作任务重、要求高,既要整体推进,又要抓住重点,找准工作突破口。2007年以来,市政协主要通过实施“三大工程”,实现“三个突破”:一是实施政协委员队伍建设基础工程,在提高委员履职能力、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上有新的突破。二是实施政协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在调研、视察成果转化和提案办理实效上有新的突破。三是实施扶贫帮困奉献爱心工程,着力智力支边工作,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上有新的突破。通过近两三年的努力,目前这三个方面都已取得较为明显成效,政协工作有新的起色。
围绕发展大局,创新履职方式,拓宽履职渠道:安顺市是在2000年设立的年轻地级市,市政协对履职的形式和方法需要进行不断完善和新探索,创造性开展工作,才能适应新时期、新阶段、新任务对人民政协工作的新要求。几年来,在抓好各种政协会议、视察、调研等已有的政协履职形式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召开专题议政会。2007年市政协第一次组织召开的“构建和谐安顺专题议政会”,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代表和部份委员抓住事关安顺发展大局、国计民生的11个重大课题,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查研究,提出调研报告并在会上作专题发言,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市委、市政府在工作安排中尽可能吸纳委员提出的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有力地推动了安顺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开展市政协主席会议视察。从2007年开始,市政协针对安顺市生态环境建设、通乡油路建设和中央拉动内需新增水利建设项目进展情况等分别进行主席会议视察3次。由于市政协主席会议视察层次高,选题针对性强,建议切实可行,受到市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十分重视,对视察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整改落实,相关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如2008年,市政协主席会议对我市通乡油路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后,促成了项目炸材购买难、匹配资金到位差、施工进度慢等问题的解决,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发挥政协优势,“走出去、引进来”共推安顺发展。市政协根据政协特点和安顺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了对外联系沟通和交流,特别是加强了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省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的联系,主动上门汇报工作,争取各方支持。主动邀请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到安考察,共商安顺发展。2008年,促成了九三学社中央与九三学社省委与安顺市政府签订了旨在推动安顺发展的 “九顺合作”协议。2009年7月,农工党中央与安顺市政府签订了“农安合作”协议; 2008年,市政协通过与民进中央联系,引进了全国五百强企业雨润集团投资1.6亿元到安顺发展畜牧养殖和肉类食品加工,目前,各个项目进展顺利。其他民主党派中央也明确把安顺作为重点帮扶地区,共同推动安顺加快发展,实现黔中崛起。
——强化提案的回访问效工作,努力提高提案办理实效。2007年以来,市政协共收到提案700余件,通过市政府、市政协联合交办会交办, (下转A2版)(上接A1版)市政协主席会议督办,强化提案的回访问效工作等多种方式督办,使提案办复率达到100%,委员基本满意率100%;许多提案经过办理单位认真办理后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如2008年市政府在办理《降低非税收入比重,切实加强财源建设》的委员提案中,把2008年对各县区目标考核中,将财政收入考核指标调整为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税收收入,督促各级各部门在巩固已有支柱财源的基础上,狠抓特色财源和后续财源建设,着力推进经济结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积极推动政治协商进入决策程序:市政协充分发挥政协组织智力密集和人才荟萃的优势,通过全委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秘书长会议和专门委员会会议等例会,举行市长与委员座谈会,市政协领导与委员约谈会,市政协机关与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无党派人士联谊会等各种会议,积极开展多层次的协商议政,分别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年度发展目标、重要工作安排、重大项目实施等进行协商,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通报情况。会后市政协及时整理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报送市委和政府,对意见和建议的采纳情况进行登记,对市委和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批示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对职能部门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落实。如市政协二届九次常委会,常委们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9条意见和建议,报送市委、市政府,引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市委书记陈坚和市长罗宁作出批示,要求在2009年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采纳。
积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调研、视察、约谈活动,形成的调研、视察报告及约谈纪要等及时报送市委、政府作决策参考。许多意见和建议得到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采纳。如2008年市政协组织同市委统战部等有关部门联合对安顺投资环境建设情况开展调研,对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9个方面意见和建议报市委。市委书记陈坚同志指示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结合实际抓好整改落实,并作为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督查的工作内容,2009年7月,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安顺市优化发展环境督查办公室,着力整合各部门资源,治理和查处全市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着力解决群众、企业和投资者以及社会舆论、媒体反映强烈的问题,督促指导职能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发挥优势、协调各方,为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作贡献:在2007年底的雪凝灾害和2008年安顺市部分县(区)发生洪涝灾害期间,市政协及时向全市政协系统和委员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市政协委员向灾区捐款捐物,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宣传、组织、动员群众工作;召开动员大会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向灾区捐款;领导带头深入灾区指导抗灾救灾;组织驻安省政协委员和部分市政协委员开展“灾后重建工作”视察和“灾后重要文物受损现状及保护措施工作”调研。四川汶川地区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市政协及时倡议、组织动员各级政协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开展捐赠活动,支援四川灾区人民;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领导关于抗震救灾的指示,通报有关情况。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五天,市政协两位副主席就率部分政协委员及非公企业人士,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组织近三十余辆卡车的救灾物资运往四川重灾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市、县(区)政协机关和政协委员多次捐款捐物共计744.58万元,其中为安顺市雪凝灾区捐资80.68万元,为安顺市洪涝灾区捐资73.4万元,向四川灾区捐资捐物(折款)590.5万元(包括特殊党费16.4万元)。
回顾几年来市政协所开展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新时期新任务对人民政协的新要求还有差距,面对未来,深感人民政协所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市政协要在中共安顺市委的领导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团结、民主两大主题,紧扣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安顺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安顺市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