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正文 发布时间:2009-07-29


帮助广大群众实现老有所养

——贵阳市政协“城市老有所养促和谐”主席约谈会侧记

□本报记者 顾娜 霍屏宇 

  社会养老保险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迫切、最关心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关注和要求越来越高,成为当前社会的焦点、群众的热点、政府的难点。加快建立和完善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使人人享有社会养老保险,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如何帮助广大群众实现老有所养的问题?多年来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不断探讨的话题。
  近日,贵阳市政协举行“城市老有所养促和谐”主席约谈会,其目的就是希望能进一步推动和促进贵阳市和谐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更好地为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约谈会上,二十余位来自全市社会各界的市民代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市政协的领导面对面,围绕“城市老有所养促和谐”这一主题畅所欲言、出谋划策。会场气氛热烈,市民发言踊跃。
  现象一:针对目前贵阳市老年人看病难、出行难、生活难、自理难问题,市民代表、贵阳市社会福利院负责人建议:把供养人员医疗事项纳入“110”绿色通道,从而解决好老年人看病难问题。市民代表李仕福认为:老年人看病难、出行难、生活难、自理难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城市老有所养促和谐”需大家共同努力,相互支持,特别是社会养老关系到千家万户,政府要加大参保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对社保机构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等。
  现象二:社会正义,公平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国有企业退休的广大职工,特别是退休早的老同志,其养老金收入较低,就这一情况,市民代表段云鸿建议:大幅度提高企业老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基数”,对交不起房改基金的现有困难企业职工,应比照行政部门退休人员一样,按月发给房改“增量补贴”。
  现象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养老问题成为了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市民代表赵萍感言:面对众多老龄化的一个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可抗拒的衰老现象逐渐突现,疾病的不断侵袭,老年人逐渐失去防御功能,这时医疗、护理、保健等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主体,希望社会各界和各级领导应加强重视,组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推动公益事业服务机构,利用好现有的社会资源,促进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
  现象四:为进一步做好“城市老有所养促和谐”的工作,市民代表戴启绵认为:应该加大“居家养老”的工作力度,贵阳市的社区居委会将辖区“居家养老”的孤寡老年人建立档案工作,社区医院医务工作者要定期上门为“居家养老” 的孤寡老年人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工作。市民代表陈岱认为:社会各界应加大对民办养老院的支持,政府应给予政策上的帮扶,进一步规范民营养老院,提高养老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推动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