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抓机遇 深化改革 促进发展
——省政协常委视察团视察我省发展现代农业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情况侧记
□本报记者 蒋兴华
什么是现代农业?如何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我省的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如何?11月4日至10日,以省政协副主席陈海峰为团长的省政协常委视察团到毕节、安顺等地视察。之前的11月3日,为了对全省的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有所了解,视察团认真听取了省政府办公厅、省农办、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的情况汇报。
一
两个真实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姚朝贵,目前的身份是黔西县双桥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省政协视察团视察第一站选择了他的公司,姚朝贵显得很激动。在接受视察团有关成员的提问时,他说,他原来是搞房地产的,之所以放弃房地产等转行搞农业开发,就是看准了农村的大好发展形势。在房地产开发中有了相应的资本积累后,他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转到双桥村建成了1.5万平方米的养殖场发展养殖业,建起3000吨恒温和150吨的冷冻库。如同姚朝贵所说,黔西县双桥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从2005年组建,到现在已成为一个有规模的绿色农业股份公司。该公司主要经营农产品及其农副产品的冷藏保鲜,加工批发销售,兼营畜牧产品的生产加工,保鲜、批发,建有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基地1000余亩,签约农户400多户,通过订单生产市场适销对路的绿色蔬菜水果鲜品,除为黔西县各大超市及其农贸市场提供充分的货源外,可解决农民季节性和区域性农产品的卖出难的问题。他的公司成立后,为提高老百姓的种地积极性,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丰富居民的菜篮子,带动了本地区域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目前,该公司形成了“公司加农户的管理市场模式”,不仅为黔西县及其毕节地区的蔬菜水果产业的发展和经济作出了贡献,同时,公司每年也创造了30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年销售收入利润达到200多万元……
韦寨村的陈乙卫是第二个故事的主角。陈乙卫虽然只有20多岁,但在大棚种植蔬菜方面,却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他告诉视察团成员,国家的扶农政策很好,他也是看准了农业发展的大好形势,搞起了大棚蔬菜种植。他本来正在北京一家职业学院读大二,因为学费问题,他休学了。回到家乡看到农村的实际情况,他决定要走出一条脱贫致富路来。为了加快发展,在考察了其他发达地区的农民是如何脱贫致富后,他选择了大棚种植蔬菜。在当地政府无偿提供土地、省农科部门供应种子的扶持下,他的大棚蔬菜种植情况非常好。目前,他种植的无根豆芽等已有很高的利润……
看准了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强农业结构调整的大好机遇,部分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开始逐渐向发展现代农业流动;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一批原本在二、三产业有了原始积累的企业家开始转向现代农业投资——在视察中,视察团成员深深感受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气息。
二
什么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我省的现代农业发展得如何?
作为今年省政协常委的第一次视察,视察团一行在黔西县的视察看得仔细,听得认真。在分别视察了黔西县城关镇双桥村、林泉镇韦寨村后,又前往大方县羊场镇桶井村、达溪镇冷地视察有关发展现代农业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情况。
本着“多看、多听、多了解情况”的出发点,每到一处,视察团成员总是要全面了解视察点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在大方县羊场镇桶井村、达溪镇冷底村,视察团视察了岩溶地区农业发展示范点建设和夏秋反季节蔬菜种植情况,详细了解了桶井村雨水积蓄工程、烟水配套工程、坡改梯工程在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及其进村入户询问了新农村建设、劳务输出及沼气池工程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建设情况。
视察团一行在认真视察了两村夏秋反季节蔬菜种植在综合农业发展中取得的实际成效后,很高兴地看到大方县农村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产生的实际成果以及农村生活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对大方县多年来重视“三农”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视察团表示充分的肯定,认为大方县委政府务实认真的开展农村工作,为农村加强现代化建设步伐,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农民的生活显著提高起到较好的作用。
在毕节市梨树镇保河村、鸭池镇下坝村、、威宁自治县秀水乡高峰村、小海镇松科村、镇宁自治县募役乡,视察团一行分别认真视察了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项目等情况,实地了解各地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工作,与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交谈,(下转A2版)
详细了解有关情况,认真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在安顺市西秀区,当得知东关办事处小龙村康发种猪场老板王卫红曾领办骨粉加工厂、屠宰场和饼干厂等企业,在有了资金积累后,于2008年在小龙村投资200万元创建了种猪场,目前已养纯种种猪2501头,预计两年内可收回投资后,视察团一行感受很深。视察团认为,这些原本从事工业企业的能人转向农业后,必将对用现代工业理念提升传统农业水平,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起到较大推动作用。
三
翻山越岭,冒雨前行,顾不上吃饭,也顾不上休息——连日来,省政协常委视察团全体成员不顾疲劳“一路作战”,在分别视察了黔西、大方、毕节市、威宁自治县、镇宁自治县、安顺西秀区以及省农科院等地有关发展现代农业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相关的种养殖项目、生态建设示范点、基本农田建设、特色农产品开发、乡村旅游开发、农业科研等情况后,又分别听取了毕节市委、市政府《毕节试验区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安顺市委、市政府《安顺市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汇报》和省农科院《农业科研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服务的情况汇报》。
耳濡目染,感受至深。在听取以上地区单位所作的情况汇报后,视察团一行对他们发展现代农业和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陈海峰认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我省发展现代农业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部署。以上所视察的地方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和机制,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陈海峰希望,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依然要高度重视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念,做到在战略思维上有新东西,在规划上有新突破,在典型经验上有创新。要充分关注发展现代农业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出现的二、三产业中的创业者向一产转行等好的趋势,通过深入总结研究发展现代农业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新经验、新课题,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的路子。要抓住机遇,让不同身份的人参与到农业投资上来;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农民技术培训;优化农业科研环境,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着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力推动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坚持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发展现代农业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紧密结合我省实际,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我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成绩显著,发展现代农业起步良好,前景喜人。
这表现为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全省粮食生产已连续五年丰收,200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100.8万吨,今年有望达1150万吨,比上年增长4.5%;畜牧生产克服凝冻灾害影响,出现“双增”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省存栏牛514.17万头、猪1513.11万头、羊221.64万只,同比分别增长5.05%、4.75%和9.42%;肉类总产量110.34万吨、牛奶产量3.34万吨、禽蛋产量8万吨,同比增长6.64%、18.72%和15.83%;水产品产量5.46万吨,同比增长1.5%。
与此同时,我省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优势产业健康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发挥重要作用;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精品示范点不断涌现……
视察团认为,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从高要求,我省发展现代农业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繁重、意义深远。由于我省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步较晚,投入能力较弱,在加快发展中还存在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与发展现代农业不相适应,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土地分散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不相适应,农村金融市场发育和农业投融资环境与发展现代农业不相适应,农村的管理体制与发展现代农业不相适应等问题。
视察结束后,结合视察的实际情况省政协常委视察团还将向省委、省政府提交《关于我省现代农业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视察报告》,为把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