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履职尽责
黔东南自治州政协重视社情民意工作显成效
本报讯 (刘亦兵 何亚聃) 黔东南自治州政协充分发挥政协优势,关注民生,履行职能,积极探索社情民意收集反馈及督办工作新途径、新办法,受到各界人民群众的好评,为构建和谐黔东南作出了贡献。
州政协紧扣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完善工作机制,畅通收集、交办、办理和反馈渠道,切实提高社情民意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为党委、政府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使此项工作成为州委、州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有效途径。
每年年初,州政协都在年度工作要点、视察工作计划、常委会年度会议计划中对社情民意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在调研课题中安排有社情民意关注的课题,在常政协委会上安排有专门征集社情民意的时间,工作内容中安排有对社情民意的反馈处理,切实把社情民意工作提上了政协的重要工作日程。
在今年初的全州政协工作会议上,州政协主席粟多能专门就政协系统如何加强社情民意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求树立服务理念,搭建工作平台,充分发挥政协联系面广、渠道畅通的优势;二是要求加强对社情民意工作的领导,建立对社情民意督查落实等工作制度,使政协系统的社情民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三是要求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营造社情民意良好的工作氛围。
今年以来,州政协通过各种方式共收集到190多条涉及各领域的社情民意。经过整理,以《委员之声》专刊向州委、州政府反馈了130余条。对一些与民生密切联系的社情民意,黔东南州政协通过主席会议进行明确分工,安排相关的专委会进行调查核实,联系相关工作的政协副主席负责对存在问题进行督促检查,抓好整改和落实,同时将处理结果和落实情况在常委会议上向委员们进行通报。如在今年4月召开的十届八次常委会上,黔东南州政协共收集整理了39条委员及各县市政协反映的社情民意,从中梳理出涉及教育、卫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领域的10条急需要办理的社情民意,在提交州政协主席会议讨论后,由联系相关工作的班子成员亲自带领由相关专委会及部分委员组成的调查组深入一线,对存在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和督促整改。如在对“凯里地区部分中小学校门外流动饮食摊点混乱卫生状况差的问题”进行督促检查中,调查组深入到一中、三中、四中、凯里学院附中、五小、七小、八小、电子信息学院和凯里学院新校区(开发区)等进行实地了解。针对存在的食品卫生问题已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对“桶装饮用水质量问题”的调研中,调研组督促主管部门对辖区的所有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进行了排查,对三个达不到卫生许可条件擅自生产的加工场所采取查封、禁止生产等强制措施,对监管不力的部门已采取相应行政处罚措施。州疾控中心已组织对全州桶装水成品水进行了抽样检测,还召开了全州桶装水生产企业负责人培训工作会议,对全州桶装水生产情况进行了针对性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