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章检索
关键字: 标 题: 作 者:
3737期 本期36774版 当前A1下一版
正文 发布时间:2025-02-14

黔东南州政协:


“三大协商”架起基层治理“连心桥”


□本报通讯员  潘期武


“院坝协商”“社区协商”“园区协商”经验做法被省政协信息专报刊发;

“理响中国·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中央网络主题采访团专程到黔东南采访报道“院坝协商”创新实践;

“社区协商”解民忧、济民困,“园区协商”推动协商民主向园区覆盖等履职实践得到中央和省级媒体宣传报道;

……

2024年,在省政协的有力指导和黔东南州委的坚强领导下,黔东南州政协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实施意见》,全力打造“院坝协商”“社区协商”“园区协商”三大特色协商品牌,深入推进基层协商民主,为建设和美乡村、和谐社区、和合园区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高位推动,强化部署实现良好“开题”

州政协将“三大协商”工作作为政协履职的中心任务,多次召开党组会议、主席会议以及工作调度会、部署会,建立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会议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定期调度工作进展,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024年9月11日至12日,州政协召开“三大协商”工作调度会,组织参会人员深入县(市)实地调研,部分县(市)政协在会上分享经验,促进了各地政协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为加强工作指导,州政协成立工作指导组,班子成员分片负责联系县(市)政协,形成州、县联动工作格局。同时,制定并出台“三大协商”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方法步骤和保障措施,为县(市)政协开展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鼓励各县(市)政协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协商品牌。


高度聚焦,深入调研实现精选“议题”

选题是协商工作的关键环节。州政协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三大协商”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从党委全会、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筛选协商议题,确保协商内容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

施秉县政协围绕“移风易俗”“美化环境”“保护生态”“助力和美乡村建设”等议题开展“院坝协商”,有效推动乡村治理水平提升;丹寨县政协在兴仁镇台辰村围绕“红先锋农机服务队”开展“院坝协商”,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此外,州政协还发动政协委员深入基层调研,广泛收集社情民意,鼓励委员提出协商议题。在选题过程中,充分考虑乡村、社区、园区各方需求,确保协商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各方参与协商的积极性。


高效协商,凝聚共识实现有效“破题”

协商过程中,州政协及各县(市)政协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深入调研分析问题根源,为解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如,凯里市政协通过“社区协商”,助力易地搬迁安置区群众开辟“共享菜园”、整治小区周边环境卫生,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三穗县政协围绕“家校协同携手共育”开展“社区协商”,为解决易地搬迁小区“家校共育”问题探索出有效路径。

州政协充分发挥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搭建协商平台,组织委员、部门和群众代表共同协商,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基层治理格局。针对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道路损毁、企业运输困难等问题,通过“园区协商”推动相关部门解决路网维护难题,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为推动协商成果有效转化,州政协积极协调对口部门,从政策法规、实际需求等方面进行解读和沟通,促使各方达成共识。围绕麻江县“蓝莓创意工坊入驻企业生产用电困难”问题,通过州、县两级联动“政企协商”,推动供电设施资产移交管理、开设独立用电账户、增强部门服务意识,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为更好推进联动协商,州政协主动上下对接,围绕“助力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再生资源循环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省州县三级政协联动“园区协商”,共同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2024年,州政协在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建成“院坝协商”阵地412个,开展“院坝协商”829场次,办成民生实事508件,革除陈规陋习101项;建成“社区协商”阵地80个,开展“社区协商”102场次,解决矛盾问题76个;建成“园区协商”阵地28个,开展“园区协商”75场次,形成协商成果58个。这些成果有力推动了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全省政协系统开展基层协商民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