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以求同 “商”以成事
——白云区政协“社区协商”工作的探索实践
□本报记者 靳春华
“现在我们开始开会,今天会议的议题是……”6月16日,伴随着主持人、白云区泉湖街道党工委委员李睿姝的开场白,泉湖街道政协委员联络组第二季度“社区协商”活动在优品城邦社区居民议事室拉开帷幕。联络组召集了区相关部门、街道负责人,政协委员,以及优品城邦社区、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和居民代表共聚一堂,围绕解决“云环路市政排污管道与优品城邦排污管道交汇处排污道堵塞问题”开展协商。
优品城邦社区下辖优品新城、优品现代城和馨苑三个小区,共有6000余户、2万余名居民。受土方下沉影响,近日,优品城邦17栋负一层电梯门口处渗水严重。下沉位置有光缆、给水管网、电缆线等设施,现场修复难度较大,需各相关部门协商解决。
如何寻找一个快速有效的解决方案,成为摆在泉湖街道党工委面前的一道难题。临近端午佳节,必须尽快解决。为此,泉湖街道政协委员联络组主动认领议题,打算用“社区协商”的方式来寻求解决方案。
“污水是截流还是引流,要有具体的方案”“要明确专人进行督办,给群众一个交待”“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切实提升群众‘三感’”……协商会上,大家踊跃发言,讨论热烈,提出了可操作的意见建议。通过讨论、协商,会议议定:物业公司负责进行污水引流;泉湖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罗德红牵头对接区综执局,协调排污管道堵塞处涉及管线单位到现场进行确认,商议最终修复方案后,由区城维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尽快修复破损管道,恢复路面。
像这样通过定期协商,切切实实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议事会,只是白云区政协推动“社区协商”探索实践的一个缩影。
■方向明,推进“社区协商”贴近民意
“按照省、市政协对‘社区协商’工作的相关要求,我们制定了《白云区政协“品质白云·同心逐梦”五年行动实施方案》和《白云区同心会客室社区协商工作细则(试行)》,指导‘社区协商’工作中‘协’什么、‘商’什么、怎么‘协商’的问题。”区政协主席张雪梅介绍说,区政协紧扣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通过专题协商和常态化协商两种模式,强力推进“同心会客室·请你来协商”品牌建设。
在推动“社区协商”探索实践中,区政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推进模式,用扎实的理论基础,指导工作实践。
通过组织开展“社区协商”专题培训会和专题调度会,不断夯实各政协委员联络组理论基础。截至目前,区政协召开“社区协商”专题培训会2次,参训人数125人次;召开专题调度会4次,组织观摩示范点2次,进行点对点指导20余次,全区10个乡(镇、街道)政协委员联络组实现全覆盖。
区政协主席班子带头下沉包保联系街道,指导“社区协商”工作。2022年至今开展“社区协商”23场,专题协商解决问题25个,常态化协商解决问题46个。
“哪里有利于问题解决就在哪里协商,群众喜欢哪种方式就采用哪种方式协商。”区政协秘书长雷俊说,随着“社区协商”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同心会客室·请你来协商”平台的充分利用,委员与群众的联系越加紧密,这让“社区协商”真正走进了群众,贴近了民意,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委员履职。
在推进“同心会客室·请你来协商”的“社区协商”工作中,区政协又探索形成“一主二亮三关四诊五有”工作法,不断提升“社区协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一主”即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人民群众满意”为主线贯穿基层协商工作始终;“二亮”即政协委员亮身份,协商亮计划;“三关”即聚焦“党政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有针对性地开展走访调研、收集社情民意、开展协商活动;“四诊”即坚持“坐诊、出诊、会诊、复诊”“四诊”合一整体推动;“五有”即“社区协商”有阵地、有机制、有载体、有亮点、有保障。
■机制新,推动“社区协商”走深走实
方向明、机制新,“社区协商”如何呈现形式活、参与广、效果实的良好局面?区政协在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
创新之一:拓宽倾听民生的渠道
为更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各乡(镇、街道)加强载体建设,在“同心会客室”里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线上协商平台,在传统协商模式上,增添了新的协商路径,巧妙化解群众“当面不好说”“当面不愿提”的顾虑。
“码上优品”是优品城邦社区致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造的线上服务平台,通过“居民下单、社区派单、协商接单”的工作模式,收集建议和问题,分类受理,促进问题解决。泉湖街道优品城邦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何阳会说,“码上优品”平台自上线以来,共收到居民建议371条,“我们都及时进行了分类受理”。
云城街道公众号专门开设“您的来音·委员倾听”板块,通过问题收集、研判分析、委员领题,将群众呼声大、反映强烈的问题转化成提案,均得到办理回复。云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政协委员联络组组长王金利说:“我们真正做到及时回应居民关切、解决居民诉求,在畅通反映社情民意渠道的同时,推动委员认真履职,让区委、区政府能听到真言,形成了良好交流沟通的常态机制和有效渠道。”
创新之二:化解难题的方式更加多样
“‘同心会客室’里的议事亭、议事室、议事长廊,是开展‘会诊’的有效阵地,也是委员与群众‘闲话家常’的平台。”区政协副主席郭敏说,白云区各街道依托“同心会客室”整合区直部门、辖区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各方资源,多方汇智联动,形成了高质量的意见建议,确保群众的事要解决。
3月16日,龚家寨街道政协委员联络组在塔山社区政协议事长廊开展议题为“践行绿色低碳 聚焦垃圾分类”的“社区协商”,委员们不仅向居民介绍垃圾分类知识及街道开展分类设施设置、湿垃圾快收快运等情况,还对《贵阳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进行了解读。短短两个小时,围绕垃圾分类投放、收发转运、垃圾处理、监督管理等问题,协商提出意见建议10余个。
创新之三:大力培育协商文化
“清水江,啊咦哟,长有长咿,吊脚楼在高坡上咯……”4月6日,区政协在泉湖街道“同心书香”活动阵地“泉心悦读会”开展“‘同心书香’·传承篇”分享活动,贵阳市政协委员潘兴周(苗族名字“蝶当久”)携手区政协委员韩丹,从一个“说不好汉话的苗族小伙如何唱向世界”的故事讲起,围绕《演唱发声技巧及苗歌与流行音乐作品赏析》,开启了一段音乐分享之旅。
推进政协工作创新,需大力培育协商文化。为此,区政协把协商文化建设贯穿“社区协商”全过程,通过“阵地建设”“同心书香”“文艺创作表演”等方式形成环境浸润。目前,全区5个街道政协委员联络组,分别形成了“融”“汇”“信”“和”“善”的协商文化主题,夯实了“社区协商”有序有力的文化基底。
云城街道政协委员联络组通过不断探索,走出了“社区协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子,形成“听四面来音、解八方难事”的“社区协商”“融”文化,助力“村民”到“市民”身份的顺利转换,加快实现城乡融合、产城融合;泉湖街道政协委员联络组将“汇”文化贯穿其中,“倾听大众声音、汇聚八方力量”聚焦“强省会”五年行动各项工作任务,切实发挥政协委员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大山洞街道政协委员联络组以“社区协商”为抓手,将“信”文化贯穿其中,形成“集众人之言、办群众之事”的良好协商氛围;龚家寨街道政协委员联络组围绕打造“心和、事和、人和”的“和”字品牌,营造“和各方意愿、悦百姓生活”的“社区协商”文化氛围,在实践中探索形成“有事好商量,共议向民心,聚力办实事”的服务理念;都拉营街道政协委员联络组将“善”文化与“社区协商”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推动“社区协商”走深走实。
“协”的都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商”出的却是党委政府关心的“大事”。
“在‘一协一商’的过程中,夯实了政协工作基础,凝聚了各方共识,团结了人民群众,也切实把协商成果有效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张雪梅表示,区政协将持续发力,聚焦党政中心大局,充分发挥政协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优势作用,力争用五年时间,把“品质白云·同心逐梦”打造成具有白云标识度的政协工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