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高度重视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孙淦一席谈
□李光平
“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和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宗旨。《报告》有许多新亮点,要高度重视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我们的政协工作一定要在这些方面做出贡献”。3月6日,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孙淦在京接受有关新闻媒体采访时,谈了他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突出感受和对进一步做好政协工作的感想。
孙淦说,政府工作报告把高度重视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作为2006年政府工作的主要原则之一,它不仅反映出政府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的高度重视,而且将民生与改革发展大局紧密结合起来,这就说明,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广大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同时,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政府也将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加以解决。对于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又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和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比如: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方面,中央财政就安排了就业补助资金251亿元,比上年增加了42亿元;在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报告》就对切实保证各项社会保险金及时支付,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救助、农民救济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抓好医疗卫生工作,着眼于解决群众看病难方面,《报告》就提出了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几条具体措施;在加强安全生产方面,《报告》强调了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等等。这一切说明,今后的政府工作将更加关注民生、以人为本,我们在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时,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各地实际,把《报告》中提出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孙淦指出,在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方面,“十五”期间,贵州各级党委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扶助城镇困难群体;加强就业工作,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等等。这些方面的成绩,为贵州能在“十五”期间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将采取许多新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西部欠发达省区的扶持力度,在新农村建设以及其它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投入,为我们进一步解决好许多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创造了良好条件。我们一定要抓紧机遇,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制订相应的落实措施,使我省经济社会能在“十一五”期间更好更快地发展,尽快实现由温饱到小康水平的历史性跨越。
孙淦说,高度重视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仅是党委政府的事,也是人民政协在履行职能中要落实的问题。当前,我们国家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一五”规划纲要为我们描绘了今后五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明确了具体的奋斗目标和主要方针。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一定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原则,紧紧围绕促进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充分发挥政协组织联系面广、智力密集、包容性强等方面的优势,为实施好“十一五”规划,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做出应有贡献。为此,我们要在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组织和动员广大政协委员在各行各业、各个界别中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二是要充分发挥政协组织的政治优势,紧紧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参加政协的各个党派、各个界别的力量动员和凝聚起来,把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努力形成一个为实施好“十一五”规划而共同奋斗的良好氛围;三是要加强政协的专题调研,精心选择一些带有综合性、前瞻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努力为实施好“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特别要着重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扶贫攻坚,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改善投资环境,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献策出力;四是要充分发挥政协组织作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反映社情民意,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为实施好“十一五”规划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创造宽松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
孙淦最后强调,面对新形势和任务,人民政协大有可为,我们一定要坚持更新观念、适应形势、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把人民政协事业不断推向前进。